“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382题)


第361题 下列哪项不是阴虚风动的临床表现


A.筋脉拘挛

B.手足蠕动

C.低热起伏

D.脉细如丝

E.神昏谵语


参考答案:E


解析:

阴虚风动指阴气衰竭,宁静、抑制功能减退而动风的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后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阴虚则阳亢,抑制能力减弱,加之筋脉失之滋润,变生内风。临床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红少苔、脉细如丝等阴气衰少表现。神昏谵语多见热极生风


第362题 属于反治的是


A.寒者热之

B.以寒治寒

C.以寒治热

D.以热治寒

E.热者寒之


参考答案:B


解析: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相符的病证,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假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究其实质,仍然是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包括:①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②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③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④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


第363题 属于从治的是


A.治热以寒

B.寒者热之

C.阳病治阴

D.用热远热

E.以通治通


参考答案:E


解析:

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即采用方药或措施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以通治通是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真实假虚之候,如食积腹泻,治以消导泻下;瘀血所致的崩漏,治以活血化瘀等,这种以通治通的方法,又叫通因通用。


第364题 对热结旁流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表现。腑实证,大便一般多见燥结不通,但有时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屎泻出,若有阳明腑实证者,称之为“热结旁流”。主方大承气汤。通因通用:是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之法。


第365题 对真寒假热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热因热用: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即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形成里真寒外假热的症候。治疗时针对疾病的本质,用热性药物治其真寒,真寒一去,假热也就随之消失了。


第366题 热者寒之属于


A.正治、逆治

B.反治、从治

C.正治、从治

D.反治、逆治

E.标本同治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治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第367题 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


A.治标

B.治本

C.标本兼治

D.先治本后治标

E.反治


参考答案:C


解析:

病变过程中标本错杂并重时,当标本兼治。如素体气虚,抗病力低下,反复感冒,如单补气则易留邪,只解表则易伤正,当标本兼顾,治宜益气解表等。


第368题 塞因塞用属于


A.治本

B.逆治

C.反治

D.治标

E.正治


参考答案:C


解析:

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相符的病证,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假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


第369题 下列疾病中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是


A.二便不通

B.脾虚泄泻

C.阳虚外寒

D.阴虚内热

E.气血两亏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则治标,适于病情严重,在疾病过程中又出现某些急重症状的情况。这时则应当先治或急治。此时的危重症状已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若不及时解决就要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故必须要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频繁呕吐,二便不通等,可分别采用缓急止痛、降逆止呕、通利二便等治标之法。


第370题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未病先防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时制宜是根据时令气候特点,考虑用药的治则。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第371题 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


A.塞因塞用

B.攻补兼施

C.实者泻之

D.虚者补之

E.通因通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塞因塞用,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即以补开塞。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因此,以补开塞,主要是针对病证虚损不足的本质而治。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


第372题 适用于脾虚腹胀的治则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塞因塞用,系反治法之一。谓因塞证而用塞法。前塞为塞法,指补养固涩;后塞为塞证,指本虚标实之满胀不通的病证。脾虚需健脾补脾,腹胀为本虚标实,不可破气攻逐,否则更伤脾气,应用塞因塞用之法。


第373题 适用于真热假寒证的治则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寒因寒用指治疗内真热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亦即内真热而外假寒,须用寒凉药治疗。


第374题 塞因塞用适用于


A.食滞腹泻

B.肠热便结

C.瘀血闭经

D.脾虚腹胀

E.热结旁流


参考答案:D


解析:

塞因塞用: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治疗时应采取补脾益胃的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职,气机升降正常,脘腹胀满自除。这种以补开塞之法,就是塞因塞用。


第375题 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第376题 用补益药治疗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


第377题 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的方法称为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非


参考答案:A


解析:

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例如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


第378题 属于既病防变的是


A.调摄精神

B.锻炼身体

C.起居有节

D.药物预防

E.早期诊治


参考答案:E


解析: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A、B、C、D属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第379题 属于正治的是


A.热因热用

B.以通治通

C.热者寒之

D.用热远热

E.以补开塞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治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第380题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阳明脉衰,面始焦”的年龄是


A.三七

B.四七

C.五七

D.六七

E.七七


参考答案:C


解析: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