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A.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者
B.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C.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D.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
E.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
参考答案:C
解析: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第302题 《伤寒论》原著中,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是
A.桂枝汤证过汗
B.桂枝汤证误下
C.小柴胡汤证误汗
D.小柴胡汤证误下
E.大承气汤证应下失下
参考答案:D
解析:
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在于少阳证误用下法,损伤了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虚内犯,以致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成,表现为“但满而不痛”。
第303题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B.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
C.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
D.柴胡、人参、黄芩、生姜、甘草
E.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参考答案:E
解析:
半夏泻心汤组成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小柴胡汤组成是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二方共有的药物包括半夏、黄芩、人参、大枣和炙甘草。故选E
第305题 逍遥散所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A.阴虚肝郁,横犯脾胃
B.肝血不足,疏泄失常
C.肝气郁滞,耗伤阴血
D.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E.营血虚滞,肝失疏泄
参考答案:D
解析:
逍遥散所治病证主因肝郁不舒,营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
第306题 四逆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A.柴胡
B.陈皮
C.枳实
D.芍药
E.炙甘草
参考答案:B
解析:
四逆散的组成为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第308题 四逆散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实邪闭阻,抑遏阳气
B.气机不畅,阳气内郁
C.血虚受寒,寒客经脉
D.少阴阳虚,阴寒上逆
E.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参考答案:B
解析:
四逆散病证,因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疏,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
第309题 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A.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B.柴胡、黄连、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C.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干姜、人参、炙甘草
D.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E.柴胡、黄芩、干姜、人参、茯苓、炙甘草、大枣
参考答案:A
解析:
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第310题 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
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C.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D.清热利湿,逐瘀退黄
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参考答案:E
解析:
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第311题 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
A.往来寒热
B.心烦喜呕
C.胸胁苦满
D.泄利下重
E.口苦咽干目眩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柴胡汤主治:(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之伤寒少阳证;(2)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之热入血室证;(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泄利下重为四逆散证之一。
第312题 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是
A.四逆散
B.逍遥散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半夏泻心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柴胡汤是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第316题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用意是
A.升发清阳
B.祛风解痉
C.疏风散寒
D.疏风宽肠
E.散肝舒脾
参考答案:E
解析: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
第317题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治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