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题库(1109题)


第581题 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肉桂补火助阳,益阳消阴,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常与附子相须为用,如肾气丸。


第582题 治疗脾肾虚寒,久泻,五更泄泻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吴茱萸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如四神丸。


第583题 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丁香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第584题 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茴香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第585题 上述各项中,属于肉桂功效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肉桂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第586题 上述各项中,属于干姜功效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第587题 具有散寒解表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生姜与干姜二药均能温中散寒,温肺止咳,同治胃寒呕吐、冷痛及肺寒咳喘。但干姜温里散寒力强,偏于温肺散寒而化饮;生姜长于温胃止呕,尤善治胃寒呕吐。不同功效:干姜又能回阳通脉,又可治亡阳证;生姜又能发汗解表,又可治风寒表证。


第588题 具有温中回阳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姜与干姜二药均能温中散寒,温肺止咳,同治胃寒呕吐、冷痛及肺寒咳喘。但干姜温里散寒力强,偏于温肺散寒而化饮;生姜长于温胃止呕,尤善治胃寒呕吐。不同功效:干姜又能回阳通脉,又可治亡阳证;生姜又能发汗解表,又可治风寒表证。


第589题 治疗寒饮咳喘,痰多清稀,宜选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干姜主治寒饮喘咳。本品能温肺散寒化饮,常与细辛、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第590题 治疗元阳亏虚、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脉微弱者,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肉桂大热入肝肾,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故曰引火归原。用治元阳亏虚、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脉微弱者,常与山茱萸、五味子、人参等同用。


第591题 均具有补火助阳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附子与肉桂二药均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常用治里寒实证、虚寒证以及寒湿痹痛。但附子能回阳救逆,并长于温补脾肾;肉桂长于温补命门,还能引火归原,温通经脉,并能鼓舞气血生长,以治阴疽与虚寒性溃疡等。


第592题 均具有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细辛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细辛和干姜均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


第593题 既能温中止痛,又可温中止呕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第594题 既能温中止痛,又可杀虫止痒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595题 治疗睾丸偏坠胀痛,应选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596题 治疗阳痿之肾阳不足证,应选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丁香的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丁香的应用:①胃寒呕逆。②脘腹冷痛。③阳痿、宫冷。


第597题 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治疗应选用的药物是


A.干姜

B.高良姜

C.吴茱萸

D.丁香

E.小茴香


参考答案:C


第598题 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的药物是


A.肉桂

B.桂枝

C.干姜

D.附子

E.吴茱萸


参考答案:A



第600题 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应首选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E.茴香


参考答案: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