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3题 常用于治疗五更泄泻的药物是
A.丁香
B.附子
C.干姜
D.吴茱萸
E.小茴香
参考答案:D
解析:
吴茱萸用于治疗虚寒泄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如四神丸。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
第565题
肉桂入煎剂、研末冲服时的剂量分别是
A.0.1~0.3g、0.5~1g
B.1~2g、0.1~1g
C.1~5g、1~2g
D.5~15g、3~6g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肉桂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第566题 补气养血药中加入适量肉桂,其主要目的是
A.引火归原
B.鼓舞气血生长
C.散寒止痛
D.补而不滞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在补益气血方中加入少量肉桂,可鼓舞气血生长。故最佳的选项是B。
第567题 既能温中止痛,又能杀虫,可用于蛔虫腹痛、呕吐或吐蛔的药物是
A.干姜
B.吴茱萸
C.砂仁
D.小茴香
E.花椒
参考答案:E
解析:
花椒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病证: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
第568题 既能温中回阳,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A.生姜
B.干姜
C.高良姜
D.炮姜
E.煨姜
参考答案:B
解析:
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生姜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高良姜功效:温中止痛,温中止呕。
炮姜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第570题 具有温肾阳,温脾阳,温通血脉,引火归原功效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E.桂枝
参考答案:C
解析:
肉桂
性能: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第572题 附子、干姜共同的功效是
A.补火助阳
B.回阳救逆
C.温肺化饮
D.温中止呕
E.温经止痛
参考答案:B
解析:
附子与干姜二药均能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常用于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脾胃有寒之脘腹冷痛泄泻。然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并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可用于各种阳虚证以及风寒湿痹证。干姜回阳救逆之功不及附子,长于温中散寒,常用于中焦寒证;又有温肺化饮之功,用于寒饮停肺证。
第573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附子的主治证
A.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寒凝血瘀,经闭阴疽
C.命门火衰,阳痿早泄
D.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阳虚外感,寒痹刺痛
参考答案:B
解析:
附子的主治(1)亡阳证。本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如四逆汤。若治亡阳气脱者,可配人参回阳固脱,如参附汤。
(2)阳虚证。附子能温一身之阳,肾、脾、心诸脏阳虚皆可用之。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脾肾阳虚、寒湿内盛,脾肾阳虚、水肿,心阳衰弱、心悸气短及阳虚外感风寒,均可选用本品。
(3)寒痹证。本品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走而不守,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如甘草附子汤。
第574题 丁香的功效是
A.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B.温中止痛,补火助阳,降逆止呕
C.降逆止呕,补火助阳,纳气平喘
D.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E.温胃降逆,温肾纳气,助阳止泻
参考答案:D
解析:
丁香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第575题 治寒疝疼痛,睾丸偏坠疼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肉桂
B.沉香
C.小茴香
D.丁香
E.木香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茴香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主治病证: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疼痛,少腹冷痛,痛经;中焦虚寒气滞证。
第576题 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亡阳与气脱并见,应选下列哪一对药物
A.附子、黄芪
B.附子、人参
C.白术、附子
D.附子、干姜
E.附子、肉桂
参考答案:B
解析:
附子主治亡阳证。本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如四逆汤。若治亡阳气脱者,可配人参回阳固脱,如参附汤。
第579题 吴茱萸的功效是
A.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B.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助阳止泻
C.回阳救逆,温肾助阳,降逆止呕
D.温中止痛,祛风杀虫,降逆止呕
E.温中降逆,理气和胃,助阳止泻
参考答案:A
解析:
吴茱萸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第580题 既善疏肝又能暖肝的药物是
A.肉桂
B.花椒
C.山茱萸
D.吴茱萸
E.芍药
参考答案:D
解析: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