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助理医师 医学心理学题库(100题)


第81题 对恋物癖者电击的方法属于


A.家庭脱敏

B.冲击疗法

C.厌恶疗法

D.松弛疗法

E.自由联想


参考答案:C


解析:

常见的行为治疗及其适应证:①脱敏疗法:社会恐惧症、广场恐惧症、考试焦虑等。②冲击疗法:恐惧症、强迫症等。③厌恶疗法:酒精依赖、海洛因依赖、同性恋、窥阴癖、露阴癖、恋物癖、强迫症等。松弛疗法常与系统脱敏疗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惧症。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疗法,不属于行为疗法。故选C。


第82题 替代学习疗法属于


A.询者中心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行为疗法

D.认知疗法

E.生物反馈疗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行为疗法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减轻或改善来访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总称。故选C。


第83题 女,19岁。因急性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治疗,术后被安置于无菌病房中。根据病情,需限制亲属探视。在此期间患者出现心情烦躁不安,针对此情况,心理治疗师指导其采用冥想结合深呼吸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情绪,这种应对方式属于


A.调整认知评价

B.取得社会支持

C.自我调节放松

D.消除应激来源

E.心理防御机制


参考答案:C


解析:

松弛疗法是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是人体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紧张反应造成的紊乱的心理生理功能的一种行为疗法。常用的松弛疗法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自主训练、冥想、瑜伽等。故本题选C。


第84题 患者,13岁。在生活中养成不良的吸烟习惯,父母非常恼火。心理医师建议其采取的较有效地行为治疗是


A.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

B.环境因素和操作动作相结合

C.厌恶刺激与不良行为相结合

D.通过对不良行为的认识来矫正

E.用转变注意力的方法来矫正


参考答案:C


解析:

厌恶疗法:是心理治疗当中的行为疗法的一种,即用引起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相结合,使病人在发生反应的同时感到痛苦,从而对不良行为厌恶,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故选C。


第85题 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最适合于


A.急性患者

B.绝症患者

C.慢性患者

D.重症患者

E.精神病患者


参考答案:C


解析:

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是一种以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为指导思想而建立的医患关系。这种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生帮助患者自我恢复”,在医疗活动中,患者不仅是积极的合作者,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这种模式适用于慢性疾病且具有一定知识的病人。故选C。


第86题

医患沟通中的非言语沟通形式不包括


A.面部表情

B.身段姿态

C.目光接触

D.引导话题

E.人际距离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语言性沟通表达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目光、利用空间、声音和触觉等方式产生的,它可以伴随着言语性沟通而发生。故本题选D。


第87题

一个昏迷患者被送到医院,医生对他进行处理,这种医患关系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是一种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而建立的医患关系模式。这种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生为患者做什么”,模式的原型是“父母-婴儿”。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的地位,而患者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医疗的从属地位。所有的医疗活动,只要医生认为有必要,即可施加于患者,无需征得患者同意。故选A。


第88题

医生劝患者“你应该参加一些晨间锻炼”,这种医患关系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是一种主要以疾病治疗为指导思想而建立的医患关系。这种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生告诉患者做什么和怎么做”,模式的原型是“父母-儿童”。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的权威性在医患关系中仍然起主要作用,但患者可以向医生提供有关自己疾病的信息,也可以向医生提出自己对疾病治疗的意见和观点。这种模式较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前进了一步,允许患者参与到自己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尊重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故选B。


第89题 男,55岁。机关干部。患胃溃疡多年,本次因胃出血入院,手术治疗后,病情平稳。此时,医患关系模式为


A.共同参与型

B.指导-合作型

C.被动-主动型

D.主动-主动型

E.主动-被动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模式是一种主要以疾病治疗为指导思想而建立的医患关系。这种医患关系的特点是“医生告诉患者做什么和怎么做”,模式的原型是“父母-儿童”。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的权威性在医患关系中仍然起主要作用,但患者可以向医生提供有关自己疾病的信息,也可以向医生提出自己对疾病治疗的意见和观点。故选B。


第90题 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建立起来的真诚、信任、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所患疾病的性质,医患双方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双方的交往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美国学者Szasyt和Hollander提出了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故选D。


第91题 根据求医的决定权,可将求医行为分成


A.主动型、参与型、强制型

B.主动型、指导型、合作型

C.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

D.参与型、指导型、合作型

E.参与型、被动型、强制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求医行为是人类进行防病、治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行为,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和强制性求医行为。故选C。


第92题 不属于患者权利的内容是


A.受到社会尊重和理解

B.遵守医疗部门规章制度

C.享受医疗服务

D.保守个人秘密

E.免除或部分免除病前社会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的权利:①享受医疗服务的权利。②享有被尊重、被了解的权利。③享有对疾病诊治的知情同意权。④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⑤享有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⑥享有免除病前社会责任的权利。故选B。


第93题

不影响患者行为的因素是


A.病人的经济状况

B.季节因素

C.年龄

D.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E.文化教育程序


参考答案:B


解析:

影响患者行为的因素:①年龄。②对疾病的认识水平。③个性因素。④文化教育程度。⑤社会经济状况。故选B。


第94题

昏迷患者的求医行为属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95题

儿童患者的求医行为属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96题

在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常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符合,像回到婴儿时期,此患者的心理状态被称为


A.焦虑

B.回避

C.猜疑

D.愤怒

E.退化


参考答案:E


解析:

治疗疾病的过程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以恢复健康为目的的意志活动,患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意志行为的主动性降低,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加,如有的患者意志力减退,不能按医生的要求完成治疗,使疗效受到影响。许多患者有行为退化的现象。行为退化指的是患者的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显得幼稚,退回到婴幼儿时期的模式。故选E。


第97题 由患者的家长、家属或他人作出求医决定的求医类型是


A.主动型

B.被动型

C.强制型

D.顾虑型

E.合作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被动型求医行为指的是患者无法和无能力做出求医决定和实施求医行为,而由第三者帮助代为求医的行为,如婴幼儿患者,处于休克、昏迷中的患者,垂危患者等,必须由家长、亲友或者其他护理人员帮助才能去求医。故选B。


第98题

期望继续享有患者角色所获得的利益,是患者角色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角色行为强化:随着躯体的康复,患者的角色行为也应转化为正常的社会角色行为。如果这种转化发生阻碍,个体“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角色的行为与其躯体症状不相吻合,过分地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和忧虑,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退缩和依赖性,这就是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故选D。


第99题

否认自己有病,不及时就医是患者角色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角色行为缺如:患者未能进入患者角色,不承认自己是患者。虽然医生已做出疾病的诊断,但患者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患病或不愿承认自己是患者。由于患病意味着社会功能下降,与求学、就业及婚姻等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有关,致使患者不愿接受患者角色。故选A。


第100题

不把自己当患者,仍坚持带病工作是患者角色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角色行为减退:个体进入患者角色后,由于某种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社会角色的责任,放弃了患者角色去承担其他角色的活动。如出于某种强烈的动机或对某种需要的迫切追求,超过求医治病的动机,患者可能会走出患者角色去承担其正常时角色的责任和义务,这常常会使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故选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