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
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
B.早发现、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
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参考答案:C
第43题 2014年5月,某省突然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一时间社会上流言满天,此时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机构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国务院办公厅
参考答案:B
第47题 下列事件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突然发生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食物中毒
B.突然发生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C.突然发生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E.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故选A。
第48题 2015年,某省人民政府接到该省某市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报告,此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
A.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2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3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4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E.5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A
第51题 该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后,应做到下列事项,除外
A.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B.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
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E.向毗邻的省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参考答案:E
解析: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故选E。
第52题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的机构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国务院办公厅
参考答案:B
第53题 对流动人口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处理的原则是
A.就地控制、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B.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C.就地控制、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D.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E.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就地康复
参考答案:D
第54题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县级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事件的是
A.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C.发生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D.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E.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参考答案:C
第57题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的机构是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国务院办公厅
参考答案:D
第59题 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A.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
B.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C.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
D.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
E.健康教育措施
参考答案:C
解析:
行为干预措施包括:针对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等措施;针对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措施,以及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等措施;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个人规范意识以及减少危险行为的针对性同伴教育措施。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