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试题(586题)


第41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负责特困人员供养申请受理,调查审核的主体是申请人本人户籍所在地的( )。


A.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C.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D.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参考答案:C


解析: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由申主表家庭确定一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做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第42题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关于低保家庭复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陈,城市“三无”人员家庭,可不复核

B.老张一家,非农业户口,儿子重度残疾,家庭收入基本固定,可每季度复核一次

C.老林一家,非农业户口,短期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可每半年复核一次

D.老秦一家,农业户口,有劳动能力,家庭收入来源不固定,可每半年复核一次


参考答案:D


解析: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经济状况定期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及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增发、减发、停发手续。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


第43题 小田偶遇年近70的刘大爷沿街乞讨,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救助刘大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田应联系公安机关将刘大爷送到救助站,不得私自护送

B.小田若帮刘大爷向救助站求助,刘大爷可自行决定是否求助

C.刘大爷若不同意向教助站求助,救助站应当主动为刘大爷提供救助

D.刘大爷向救助站求助后,若无法提供个人情况,救助站应先查明再提供救助


参考答案:B


解析:《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愿原则,当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表达出求助意愿时,救助站才会考虑是否施行救助。故B项正确,C项错误。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气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不予救助并告知理由。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故D项错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故A项错误。


第44题 小刚,甲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在乙市丙高校攻读全日制本科,拟申请教育救助,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小刚应当向( )提出。


A.甲市民政局

B.甲市教育局

C.乙市民政局

D.丙高校


参考答案:D


解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申请教育救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就读学校提出,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45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负责社会救助申请受理、调查审核的是( )


A.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改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第46题 老赵,甲县乙镇丙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因病在丁医院住院手术,经报销后仍难以承担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申请医疗救助,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老赵的医疗费用应由( )。


A.甲县医疗保障局直接办理

B.乙镇人民政府审批

C.丙村村委会审核

D.丁医院向主管部门申请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直接办理。


第47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关于临时救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临时救助申请须本人提出,不得委托他人

B.对于持有当地居住证的个人提出的临时救助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

C.申请人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后,方可受理临时救助申请

D.临时救助金应当支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不得直接发放现金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规定,凡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均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同时也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申请;对于具有本地户籍、持有当地居住证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因情况紧急无法在申请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先行受理;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发放实物、提供转介服务的方式提供临时救助。


第48题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方法》,下列特困人员,可以继续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是( )。


A.周某,65岁,走失后被宣告失踪

B.吴某,经康复训练后恢复了劳动能力

C.郑某,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

D.王某,考入某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答案:D


解析:《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的意见》: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


第49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承担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受理、调查审核职责的是(   )。


A.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①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③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50题

张某一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张某儿子最近参加工作,民政部门终止了张某一家的低保待遇。张某认为,虽然儿子已就业,但是家庭收入仍然很低,应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张某依法可以(   )。


A.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申请复查,如对复查结果不服,可越级上访

C.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D.申请行政复议,如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十五条,城市居民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减发、停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51题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下列已依法办理特困人员供养的人员中,应当及时终止供养的是(   )。


A.小华,16周岁,品学兼优,刚刚考入某市重点中学

B.小丽,19周岁,肢体残疾,刚刚到某福利企业就业

C.老王,65周岁,因盗窃罪被判缓刑2年

D.老李,70周岁,经过康复治疗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二十四条,特困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终止救助供养:①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②经过康复治疗恢复劳动能力或者年满18周岁且具有劳动能力;③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④收入和财产状况不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⑤法定义务人具有了履行义务能力或者新增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法定义务人。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满18周岁后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只有选项B符合,故选B。  


第52题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下列人员,可纳入特困人员救助或供养范围的是( )。


A.朱某,19周岁,无直系亲属,生活困难,以打零工为生

B.秦某,35周岁,四级肢体残疾,与父母相依为命,依靠父母工资生活

C.尤某,60周岁,丧偶:生活困难,唯一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

D.许某,67周岁,无亲无故,承包地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参考答案:D


解析: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四条规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1)无劳动能力;(2)无生活来源;(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1)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3)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53题 城市居民老韩一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全家无固定收人来源,老韩身体残疾无法工作,依靠妻子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当地街道办事处对老韩一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应当()核查一次。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核查期内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变化的,不再调整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前款规定的核查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54题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一般是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


A.2

B.1.8

C.1.5

D.1.2


参考答案:C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一般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


第55题

社区里的四位老人谈论起“救助站”的话题。吴大爷说:“我的养老金不高,以后到外地旅游,可以找救助站免费吃住。”李大爷脑袋一晃,说道:“想得美,那吃住可不是免费的,要干活,得劳动。”章大爷接过话茬:“进了救助站,还得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陈大爷抢着说:“救助站也就给个吃住,犯个心脏病什么的,就不管了。”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四位老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吴大爷的说法

B.李大爷的说法

C.章大爷的说法

D.陈大爷的说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吴大爷不属于救助对象,选项A错误。救助站提供的食物和住所是免费的,选项B错误。救助站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选项D错误。


第56题 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救助方式以门诊救助为主,同时兼顾住院救助

B.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是无劳动能力的老年重症患者

C.城乡医疗救助基金要首先确保资助救助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D.对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个人自负的医疗费用,不予救助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救助方式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是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其他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经济困难群众;首先确保资助救助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可直接给予救助。


第57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关于就业救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就业救助对象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应当按规定合理收取费用

B.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待遇

C.就业救助对象拒绝接受介绍的工作,民政部门可以取消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收回已发放的低保金

D.就业救助的方式包括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选项A错误。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选项B错误。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选项C错误。


第58题 李大爷为特困供养人员,被安置在养老院集中供养。某日,李大爷听说还有住房救助政策,便准备申请。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关于李大爷住房救助申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大爷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

B.李大爷符合领取住房租赁补贴条件

C.李大爷符合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条件

D.李大爷不符合住房救助申请条件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


第59题

夏某一家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因住房困难通过街道办事处向区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交了住房救助申请。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审核阶段,应由(   )审核确认其家庭收入、财产状况。


A.社区居民委员会

B.街道办事处

C.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区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

城镇家庭申请住房救助的,应当经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其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


第60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列人员中,符合教育救助条件的是(   )。


A.小叶,5周岁,幼儿园学童,特困供养人员子女

B.小梦,9周岁,小学生,父母是福利企业残疾职工

C.小张,13周岁,初中生,低保家庭成员

D.小陈,19周岁,在职夜大学生,低保家庭成员


参考答案:C


解析: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小张既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又是低保家庭成员,符合教育救助的条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