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根据《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包括()。
A.以人才培养为基础
B.以人才使用为根本
C.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
D.以人才流动为动力
E.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ABCE《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发展思路上明确了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的总体要求。
第22题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具体负责本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的部门是()。
A.审计部门
B.民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D.财政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B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
第23题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到2020年,我国要人才培训基地()家。
A.200
B.300
C.400
D.500
参考答案:B
解析:
B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原则,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等现有培训资源,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故选B。
第24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列关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审批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C.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里疏导等专业服务
E.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提供社会救助项目、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参考答案:ACDE
解析: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选项A正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将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选项B错误;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选项C正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选项D正确;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提供社会救助项目、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选项E正确。
第25题 某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受理了魏某一家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遂组织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下列人员,应当计入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有( )。
A.魏某妻子,48周岁,因病失业在家
B.魏某女儿,23周岁,全日制研究生
C.魏某儿子,20周岁,全日制本科生
D.魏某母亲,72周岁,一直在魏某妹妹家生活
E.魏某岳父,75周岁,中风瘫痪后一直在魏某家生活
参考答案:AC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第七条规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以下 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故 AC 正确。注意 B 是全 日制研究生,故不选。D 是没有与魏某共同生活在一起,故不选。E 不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下列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1)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2)在监狱内服刑、在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或者宣告失踪人员;(3)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本条原则和有关程序认定的其他人员。故A、C项正确。
第26题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下列关于分类复核的说法,正确的有()。
A.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原则上按月复核
B.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原则上按季复核
C.对短期内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的低保家庭,可每半年复核一次
D.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是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年复核一次
E.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
参考答案:DE
解析: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考虑到低保家庭的各种情况不同,民政部政策规定: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核查期内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变化的,不再调整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度。
第27题
居民钱某申请低保,街道办事处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束后即将进入民主评议程序。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下列关于民主评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A.居民评议应当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
B.居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参加评议总人数的1/2
C.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民主评议
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派人参加民主评议
E.民主评议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居委会党组织和居委会成员、熟悉钱某情况的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参加
参考答案:ADE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规定: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束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在村(居)民委员会的协助下,以村(居)为单位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民主评议。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民主评议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成员、熟悉村(居)民情况的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等参加。村(居)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参加评议总人数的2/3。选项B错误,选项E正确;有条件的地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派人参加民主评议。选项D正确。
第28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教育救助应当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多种方式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下列方式中,属于教育救助的有()。
A.免除学杂费
B.安排勤工助学
C.给予降分录取
D.补贴课外培训费
E.减免住宿费
参考答案:AB
解析: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第29题 根据《法律援助法》,下列人员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有( )。
A.小赵,烈士赵某的儿子,为维护赵某的人格权益
B.小王,因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
C.小李,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D.小张,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E.小刘,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民事赔偿
参考答案:ABE
解析:在非刑事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1)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2)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3)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4)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
第30题 某地发生自然灾害后收到了一批社会捐赠的无指定意向的救助款物,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于这批救助款物的使用,正确的有( )。
A.将收到的帐篷、棉被发放给受灾人员
B.将收到的发电机、柴油发放到受灾停电的医院
C.向因灾遇难人员亲属发放慰问品
D.租赁库房存储部分救助物资
E.将剩余的部分捐款发放给参加救灾工作的志愿者
参考答案:ABCD
解析:《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社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用于自然灾害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应当用于受灾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A 正确)、医疗救助、教育和医疗(B 正确)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的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D 正确)和运输、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C 正确)等项支出。
第31题
某企业在一年时间内聘用了多名有劳动能力、处于失业状态的低保家庭成员。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该企业可以享受的就业扶持政策有( )。
A.税收优惠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险补贴
D.小额担保贷款
E.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
第32题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的情形有( )。
A.未经事先告知,擅自离开救助站的
B.救助期已满,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
C.辱骂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其他受助人员的
D.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被救助站发现的
E.以救助站饮食不合胃口为由,故意扰乱就餐秩序的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教助站已经实施教助或者教助期满,受助人员应当离开救助站。对无正当理由不愿意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教助。除此之外,以下三种情况下,救助站应当终止教助:(1)救助站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2)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放弃教助离开救助站的,救助站不得限制。(3)流浪乞讨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33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我国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有( )。
A.基尼系数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消费支出比例法
D.人均可支配收入法
E.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
参考答案:BCE
解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政策措施提出,应科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恩格尔系数法、消费支出比例法等测算方法,动态、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故选BCE。
第34题
某法律援助机构拟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根据《法律援助条例》,下列被告人中,无须审查其经济状况,就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有( )。
A.李某,盲人
B.杨某,双腿残疾
C.曲某,17周岁
D.孔某,65周岁
E.吕某,可能被判处死刑
参考答案:ACE
解析:
被告人是视力、听力、语言有障碍的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辩护时,无须审查经济状况,就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35题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医疗救助的审批部门是县级人民政府( )。
A.民政部门
B.医疗保障部门
C.财政部门
D.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直接办理。
第36题 某市急救中心收治了一名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的重病患者,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该患者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 )支付。
A.医疗救助资金
B.大病保险资金
C.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D.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第37题
王某从户籍地甲市搬迁到乙市居住并入职某劳务派遣公司,该公司住所地在丙市,后王某被派遣到丁市某工厂工作,因劳动报酬问题,王某拟申请法律援助,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王某应向( )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参考答案:C
解析: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因该公司住所地在丙市,所以应向丙市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38题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受助人员出现下列情形,应当终止救助的是 ( )。
A.受助人员在救助期间辱骂其他受助人员
B.受助人员在救助站内患传染病
C.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
D.受助人员救助期满但因急病正在住院治疗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除此之外,在下列3种情况下,救助站也应终止救助:第一,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第二,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救助站不得限制;第三,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39题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要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定期核查机制,加强分类动态管理。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应当( )核查一次。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
第40题 某县遭受重大洪涝灾害,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关于该县救助款物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款物应有县人民政府调拨、分配、管理
B.政府部门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捐款,应由县财政局统筹安排用于自然灾害救助
C.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救灾物资,应转交应急管理局统筹划拨使用
D.县纪委监委,县审计局应当依法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定向捐赠的款物,应当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政府部门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社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并监督使用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应急管理、财政等部门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