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章节习题(189题)


第61题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液压系统中,由于超载或者油缸到达终点油路仍未切断,以及油路堵塞引起压力突然升高,造成液压系统损坏。为控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系统中必须设置(  )。


A.安全阀

B.切断阀

C.止回阀

D.调节阀


参考答案:A


解析:液压系统中,可能由于超载或者油缸到达终点油路仍未切断,以及油路堵塞引起压力突然升高,造成液压系统破坏。因此系统中必须设置安全阀,用于控制系统最高压力。最常用的是溢流安全阀。


第62题 气瓶是用于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的可重复充装的压力容器。关于气瓶安全附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瓶瓶阀的手轮必须具有阻燃性能

B.气瓶瓶帽必须用灰口铸铁制造

C.防震圈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气瓶受到直接冲撞

D.气瓶安全泄压装置只能用安全泄压阀


参考答案:C


解析:盛装易燃气体的气瓶瓶阀的手轮,选用阻材料制造。瓶帽应当有良好的抗撞击性,不得用灰口铸铁制造。目前气瓶安全泄压装置有4种,即易熔塞合金装置、爆破片装置、安全阀和爆破片-易熔塞复合装置。


第63题 司索工是指在起重机械作业中从事地面工作的人员,负责吊具准备、捆绑、挂钩、摘钩、卸载等,其工作关乎整个吊装作业安全。 关于司索工安全操作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捆绑吊物前必须清除吊物表面或空腔内的杂物

B.可按照吊物质量的120%来准备吊具

C.如果作业场地是斜面,必须站在斜面上方作业

D.摘索时,应使用起重机抽索


参考答案:D


解析:摘钩时应等所有吊索完全松弛再进行,确认所有绳索从钩上卸下再起钩,不允许抖绳摘索,更不许利用起重机抽索。


第64题 按燃烧方式不同,锅炉可分为层燃炉、室燃炉、旋风炉和流化床燃烧锅炉。下列不同类型锅炉燃烧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层燃炉采用火室燃烧,即燃料随同空气喷入炉膛中进行燃烧,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

B.室燃炉采用火床燃烧,即燃料以一定厚度分布在炉排上进行燃烧,适用于固体燃料

C.旋风炉采用旋风燃烧,即燃料在高温的旋风筒内高速旋转,部分燃料被甩向筒壁液态渣膜上进行燃烧,适用于油品燃料

D.流化床燃烧锅炉采用流动燃烧,大粒燃煤在炉排上面翻腾燃烧,小粒燃煤随空气上升并燃烧,适用于劣质煤燃料


参考答案:D


解析:A选项错误。层燃炉采用火床燃烧,主要用于工业锅炉,火床燃烧是固体燃料以一定厚度分布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方式。B选项错误。室燃炉采用火室燃烧,电站锅炉和部分容量较大的工业锅炉采用室燃方式,燃料为油、气和煤粉。火室燃烧(悬浮燃烧)是燃料以粉状、雾状或气态随同空气喷入炉膛中进行燃烧的方式。C选项错误。旋风炉采用旋风燃烧,炉型有卧式和立式两种,燃用粗煤粉或煤屑。旋风燃烧是燃料和空气在高温的旋风筒内高速旋转,部分燃料颗粒被甩向筒壁液态渣膜上进行燃烧的方式。


第65题 起重机脱绳事故是指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坠落溃散的事故。下列5种情形中,属于起重机脱绳事故的是(  )。

①捆绑方法不当,造成重物坠落

②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造成重物坠落

③吊装重心选择不当,偏载起吊,造成重物坠落

④斜吊斜拉切断钢丝绳,造成重物坠落

⑤吊装遭到碰撞摇摆,造成重物坠落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参考答案:A


解析:A选项正确。脱绳事故是指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造成脱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重物的梱绑方法与要领不当,造成重物滑脱;吊装重心选择不当,造成偏载起吊或吊装中心不稳,使重物脱落;吊载遭到碰撞、冲击而摇摆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第66题 压力容器充装介质时,充装速度不宜过快,尤其要防止压力快速升高,因为过快的充装速度会降低压力容器本体材料的(  )。


A.耐腐蚀性

B.耐热性能

C.介电性能

D.断裂韧性


参考答案:D


解析:D选项正确。压力容器开始加载时,速度不宜过快,尤其要防止压力突然升高,过高的加载速度会降低材料的断裂靭性,可能使存在微小缺陷的容器在压力的快速冲击下发生脆性断裂。


第67题 某建筑公司在施工现场使用流动式起重机(汽车吊)吊装一混凝土构件,根据构件材质和尺寸,目测构件重量约1t。吊装人员在吊装前,选择吊具的最小起重量应取(  )。


A.1.0t

B.1.2t

C.1.4t

D.1.6t


参考答案:B


解析:B选项正确。司索工准备吊具时,对吊物的质量和重心估计要准确,如果是目测估算,应增大20%来选择吊具。


第68题 电动叉车的安全检查分为每日检查、每月检査和年度检查。下列电动车检查项目中,属于每日检査的项目是(  )。


A.货叉、离合器、制动器

B.制动器、紧急报警装置、离合器

C.货叉、制动器、紧急报警装置

D.货叉、操控控制装置、离合器


参考答案:C


解析:

场(厂)内机动车辆检查方面,使用单位应进行场(厂)内机动车辆的自我检查、每日检査、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1)年度检查。每年对所有在用的场(厂)内机动车辆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査。停用1年以上、发生重大车辆事故等的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前都应做全面检查。

(2)每月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可靠性和精度;重要零部件(如吊具、货叉、制动器、铲、斗及辅具等)的状态,有无损伤,是否应报废等;电气、液压系统及其部件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动力系统和控制器等。停用一个月以上的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前也应做上述检查。

(3)每日检查。在每天作业前进行,应检查各类安全装置、制动器、操纵控制装置、紧急报警装置的安全状况,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作业。注意本题涉及的叉车为电动叉车。不是所有电动叉车都有离合器。


第69题 压力容器是否设置安全泄压装置与其盛装的介质密切相关。下列压力容器中,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钢瓶

B.氯气钢瓶

C.溶解乙炔钢瓶

D.二氧化氮钢瓶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泄压装置的设置原则:

(1)车用气瓶或者其他可燃气体气瓶、呼吸器用气瓶、消防灭火器用气瓶、溶解乙炔气瓶、盛装低温液化气体的焊接绝热气瓶、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集束装置、长管拖车及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应当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2)盛装剧毒气体的气瓶,禁止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3)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宜装设安全泄压装置。


第70题 复杂固体物质其本身不能燃烧。复杂的固体物质在燃烧时的顺序是(  )。


A.分解为气体→燃烧→氧化分解

B.氧化分解→分解为气体→燃烧

C.气化→氧化分解→分解为液体→燃烧

D.分解为液体→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参考答案:D


解析: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第71题 石蜡的燃烧属于(  )


A.扩散燃烧

B.混合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参考答案:C


解析:可燃液体在火源和热源的作用下,蒸发出的蒸气发生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第72题 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C.E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D.F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火灾


参考答案:B


解析: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钦、错、锉、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第73题 对于柴油、煤油、汽油、蜡油来说,其自燃点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汽油—煤油—蜡油—柴油

B.汽油—煤油—柴油—蜡油

C.煤油—汽油—柴油—蜡油

D.煤油—柴油—汽油—蜡油


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比如,下列油品的密度: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而其闪点依次升高,自燃点则依次降低。


第74题 下列关于物质火灾危险性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B.一般情况下燃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

C.一般情况下固体可燃物粉碎的越细,其自燃点越低

D.一般情况下物质最小点火能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


参考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一般情况下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引燃能是指释放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也叫最小点火能,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和加热时间。


第75题 爆炸现象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周围介质发生持续振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

B.爆炸瞬间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C.爆炸点附近产生浓烟

D.爆炸瞬间附近温度急剧升高


参考答案:B


解析: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第76题 属于液相爆炸的有(  )。


A.液氧和煤粉等混合引起的爆炸

B.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C.空气中飞散的铝粉引起的爆炸

D.油压机喷出的油雾液滴引起的爆炸


参考答案:A


解析: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第77题 不属于气相爆炸的有(  )。


A.高锰酸钾和浓酸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B.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C.空气中飞散的铝粉引起的爆炸

D.乙炔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参考答案:A


解析: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称喷雾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A属于液相爆炸。


第78题 爆炸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低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

B.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

C.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反复较长时间的地震波

D.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导致地面上的粉尘扬起,引起火灾


参考答案:B


解析: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会使积存在地面上的粉尘扬起,造成更大范围的二次爆炸等。


第79题 下列关于分解爆炸所需能量与压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B.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C.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D.与压力的变化无关


参考答案:C


解析:分解爆炸的敏感性与压力有关。分解爆炸所需的能量,随压力升高而降低。


第80题 燃烧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反应过程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

B.燃烧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收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粒子

C.燃烧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阶段是指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惰性分子和稳定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

D.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巨大的能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扩散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所需时间称为扩散时间。

(2)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所需时间称为感应时间。

(3)化学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所需时间称为化学反应时间。

三段时间相比,扩散阶段时间远远大于其余两阶段时间,因此是否需要经历扩散过程,就成了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