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章节习题(456题)


第121题 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检测器和现场报警器的安装位置需要符合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B.检测比重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安装高度应低于释放源

C.检测器应安装在无振动、无冲击、无电磁干扰的场所

D.安装探头的地点与周边管线或设备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净空和出入通道


参考答案:B


解析:检测比重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 m


第122题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符合有关规定。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


A.25%爆炸下限

B.50%爆炸下陌

C.100%最高容许浓度

D.200%最高容许浓度


参考答案:B


解析: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爆炸下限。(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爆炸下限。(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最高容许浓度,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最高容许浓度。


第123题 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


A.信号检测一信号处理一状态识别一诊断决策

B.信号检测一状态识别一信号处理一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一信号检测一信号处理一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一状态识别一诊断决策一信号处理


参考答案:A


解析:故障诊断是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信息,进而识别、预测和监视机械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如下:信号检测一特征提取(或称信号处理)一状态识别一诊断决策。


第124题 典型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等, 下列关于以上典型的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储运过氧化物的设备和容器必须非常清洁,应采用玻璃等非金属材料

B.硝化反应是吸热反应,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

C.卤化反应包括了氯化反应、氟化反应以及溴化反应和碘化反应

D.硝化反应腐蚀性很强,应注意设备防腐


参考答案:B


解析:

B选项中,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髙,硝化反应速率越快, 放出的热量越多。


第125题 化工生产中的加氢裂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加氢裂化装置类型较多。下列关于加氢裂化过程存在的危险和控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高压下与钢接触,会提高钢的强度

B.要防止油品和氢气的泄漏,以避免发生火灾爆炸

C.加热炉要平稳操作,防止局部过热,烧穿炉管

D.反应器必须通冷氢以控制温度


参考答案:A


解析:加氢裂化是在催化剂及氢存在条件下,使重质油发生催化裂化反应,同时伴有烃类加氢、异构化等反应,从而转化为质量较好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的过程。加氢裂化装置类型很多,按反应器中催化剂放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床、沸腾床等。加氢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且需要大量氢气,一旦油品和氢气泄漏,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加氢是强烈的放热反应。氢气在高压下与钢接触,钢材内的碳分子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使钢的强度降低,产生氢脆。


第126题 某化工装置内须进行动火作业,作业前对作业点周边进行气体检测。测爆仪测得的数据为20% LEL 。下列关于该测爆仪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为20%(V)

B.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为20%(m)

C.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为该气体爆炸上限的20%

D.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为该气体爆炸下限的20%


参考答案:D


解析: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直接给出可燃气环境危险度,即该可燃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与其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所以,这种监测有时也被称作“测爆”,所用的监测仪器也称“测爆仪”。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环境空气中可燃气含量/该可燃气爆炸下限值)× 100%,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我们称这个场所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0% ,即100%LEL 。如果可燃气体含量只达到其爆炸下限的20% ,我们称这个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20% 。


第127题 需要办理安全许可的密闭空间作业,应采取安全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密闭空间外设置标志

B.在作业前,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

C.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D.安全生产责任人必须与作业人员一起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参考答案:D


解析:对于密闭空间作业有两种形式的管理规定:一是经定时监测和持续进行机械通风,能保证在密闭空间内安全作业,并不需要办理准入证的密闭空间,称为无须准入密闭空间;二是具有包含可能产生职业有害因素,或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危害,或具有内部结构易使进入者落入引起窒息或迷失,或包含其他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征的密闭空间,称为需要准入密闭空间(简称准入密闭空间)。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以下简称被准入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以下简称监护者)及其职责;②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③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④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容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⑥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⑦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第128题 根据射线检测的特点,射线检测对()缺陷检出率高。


A.裂纹

B.夹渣

C.未熔合

D.白点


参考答案:B


解析:射线检测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清类)检出率高,对面积型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宜检验较厚的工件;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和锻件等;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较困难;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射线对人体有害。


第129题 压力容器器壁内部常常存在着不易发现的各种缺陷。为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需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检验。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其中,对气孔、夹渣等体积性缺陷检出率高,适宜检测厚度较薄工件的检测方法是()。


A.超声波检测

B.射线检测

C.磁粉检测

D.涡流检测


参考答案:B


解析:射线检测的特点: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检出率高,对面积型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宜检验较厚的工件;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和锻件等;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较困难;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射线对人体有害。


第130题 针对一项即将展开的工作,首先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识别,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种危害分析方法是()。


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B.故障假设分析(WIA)

C.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D.工作危害分析(JHA)


参考答案:D


解析:工作危害分析法是针对一项即将展开的工作,首先将作业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识别,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131题 动火作业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意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下列关于动火作业说法错误的是()。


A.动火作业分为特殊、一级、二级动火,遇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B.动火作业为避免旁人灼伤,应单独操作

C.气焊作业时乙缺瓶应直立,与氧气瓶之间距离不小于5m

D.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参考答案:B


解析: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不应单独操作。


第132题 气焊、电焊、喷灯、电钻、砂轮均属于动火作业,下列关于动火作业说法错误的是()。


A.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块瓶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小于10m

B.应在负压条件下进行作业

C.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D.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30 min,中断超过60min应重新分析


参考答案:B


解析:动火作业应在正压条件下进行作业。


第133题 某容器中的混合气体含有甲烷、乙烷。甲烷的爆炸下限为5.0%,上限为15.0%;乙烷的爆炸下限为2.9%,上限为13.0%。动火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不得超过( )。


A.2%

B.1%

C.0.5%

D.0.2%


参考答案:D


解析:动火分析标准: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体积比,下同);若使用其他化学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时,其浓度应小于1%;当爆炸下限小于10%、大于或等于4%时,其浓度应小于0.5%;当爆炸下限小于4%、大于或等于1%时,其浓度应小于0.2%。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本题中,乙烷的爆炸下限为2.9%,小于4%,其浓度应小于0.2%。


第134题 吊装作业是指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下列关于吊装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吊装重物质量为50 t,属于三级吊装作业

B.二级以上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

C.吊装作业安全起见应单独作业

D.大雪、暴雨、大雾及6 级以上风时,不应露天作业


参考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吊装作业按照吊装重物质量m 不同分为:a)一级吊装作业:m>100t;b)二级吊装作业:40t≤m ≤100t;c) 三级吊装作业:m <40t。B选项中,三级以上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C选项中,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第135题 动火作业分为特级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其中,特级动火作业的安全作业证审批部门应为( )。


A.动火点所在车间

B.安全管理部门

C.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D.动火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二级动火作业安全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一级动火作业安全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安全管理部门审批,特级动火作业安全作业证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


第136题 临时用电是指正常运行的电源上所接的非永久性用电,下列关于临时用电作业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临时用电应设置保护开关,使用前检查电器装置和保护设施的可靠性

B.临时用电应有良好的绝缘,绝缘导线耐压等级不低于500V

C.临时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D.对需埋地敷设的电缆线路应设有走向标志和安全标志


参考答案:C


解析:临时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15 d,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一个月。


第137题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敷设时,下列有关管道敷设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输油气管道在其他管道上方

B.输油气管道在其他管道下方

C.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D.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上方穿过


参考答案:C


解析:管道敷设应是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第138题 动火作业使用测爆仪时,被测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 )。


A.0.2%

B.0. 5%

C.10%

D.20%


参考答案:D


解析:动火作业使用测爆仪时,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第139题 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要加强动火作业管理。下列作业中,不属于动火作业的是( )。


A.使用喷灯作业

B.使用电钻作业

C.使用砂轮打磨

D.操作电动闸门


参考答案:D


解析: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 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属于动火作业。


第140题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并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这种危险特性属于( )。


A.化学性

B.腐蚀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5种特性。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并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这种危险特性属于毒害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