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理化、健康、环境
B.爆炸、中毒、污染
C.理化、中毒、环境
D.爆炸、中毒、环境
参考答案:A
解析:《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按物理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将化学品分为三大类。
第42题 甲化工厂设有3 座循环水池,采用液氯杀菌。该工厂决定用二氧化氯泡腾 片杀菌,消除了液氯的安全隐患。这种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措施属 于( )。
A.变更工艺
B.替代
C.改善操作条件
D.保持卫生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是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替代液氯杀菌,故应选B。
第43题 某企业使用氯气作为循环冷却水的杀菌剂。为防止氯气泄漏事故,该企业 改进了生产工艺,采用对人无害的物质作为杀菌剂。该企业采用的预防事 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属于( )。
A.消除危险源
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C.隔离
D.故障一安全设计
参考答案:A
解析:消除危险源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 的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
第44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 B 18218) 下列可以划分为一个独 立评价单元的是( )。
A.两个用切断阀隔断的生产单元
B.两个被防火堤分隔的储罐区
C.一个储存了两种不同危化品独立的库房
D.两个用切断阀分隔的生产系统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 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用于储存危险化 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 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定级: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四级重大危险源A*<1.5。
第46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危化品的危险性分级与危险 控制程度分析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元的危险性越小,要求的受控级别越高
B.一级重大危险源的受控标准应在B 级以上
C.二、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受控标准应在C 级以上
D.一级重大危险源的受控标准应在A 级以上
参考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单元危险性越大,要求的受控级别越高。一级重大危 险源在A 级以上;二级重大危险源在B 级以上;三级和四级重大危险源在C 级以上。
A.一级重大危险源
B.二级重大危险源
C.三级重大危险源
D.非重大危险源
参考答案:D
解析:生产场所存有的10%甲醛溶液为9. 5 + 0. 5= 10 (t) , 因此生产场 所存有甲醛的总量为0. 1x10=1 ( t )。储存区内,储存设备存有25 t 12%的甲 醛溶液,因此储存区存有甲醛的总量为0.12x25 = 3 (t) 。甲醛的最大总量为 1 + 3 = 4 ( t )。甲醛的临界量是50 t , 按照辨识标准的计算法则AQR = 4 / 50 = 0. 08< 1, 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不是重大危险源。
A.认定为非重大危险源
B.认定为1 个重大危险源
C.认定为2 个重大危险源
D.认定为3 个重大危险源
参考答案:B
解析:该单位存有的储罐和管道属于同一个生产单元,因此只能划分为一个单元。生产场所中存在6套存放液化气的管道系统,每套系统的最大容量为0. 15 t , 因此管道系统存有液化石油气气体的总量为6x0. 15 = 0.9 (t) 。共 有1个储罐,每个储罐的最大容积为60 t , 因此储罐的最大总容积量为1x60 = 6 0 ⑴ 。液化气的最大总量为60+0. 9 = 60. 9 ⑴ 。液化气的临界量是50 t,按 照辨识标准的计算法则AQR = 60. 9÷50=1. 22 1, 所以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一 个重大危险源。
第49题 下列关于危化品的危险性及事故严重 程度的评价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 事故形态考虑
B.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不大, 则按统计平均原 理估计
C.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量和临界量比值多1 的应采用定 量风险评价方法
D.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量和临界量比值多1 的应采用定 性风险评价方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一)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 1 的;(二)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 1 的。
第50题 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根据规范进行危险性评估,评估 结束后应出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的内容是( )。
A.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B.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C.重大危险源安全经济学评估报告
D.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参考答案:C
解析: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 结论明确、措施可行,并包括下列内容:①评估的主要依据;②重大危险源的 基本情况;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④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 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⑤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⑥重大危 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⑦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⑧事 故应急措施;⑨评估结论与建议。
第51题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场所中,生产设备存有9.5t10%的甲醛溶液,管道系统存有0.5t10%的甲醛溶液,储存区内,储存设备存有25t12%的甲醛溶液,甲醛的临界量是50t,该生产经营单位属于()。
A.—级重大危险源
B.二级重大危险源
C.三级重大危险源
D.非重大危险源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产单元:9.5*10%+0.5*10%=1t<50t,非重大危险源;储存单元:25*12%=3t<50t,非重大危险源。
第52题 以下是工业毒性的常用评价指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绝对致死量(LD100)是指全组的染毒的小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
B.最小致死量(MLD)是指全组的染毒的小动物中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
C.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全组的染毒的小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
D.最大耐受剂量(LD0)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
参考答案:B
解析:MLD或MLC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第53题 下列关于爆炸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烟火物质属于爆炸物
B.爆炸性物质对静电、机械比较敏感
C.很多爆炸性物质都具有放射性
D.爆炸物的破坏作用主要由碎片冲击和冲击波引起
参考答案:C
解析:很多爆炸物都有一定的毒性,例如,TNT、硝化甘油、雷汞酸等。
第54题 很多物理危险的危险化学品可以细化分类,下列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类别可以分为3类,遇热可能引起爆炸、燃烧或无明显效应
B.自热物质和混合物危险类别分为3类,第3类为大量存在时自热发生着火
C.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危险类别分为7类,E类遇热可能引起燃烧
D.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和混合物危险类别分为2类,B类产生易燃气体
参考答案:C
解析: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有机过氧化物危险类别共分为7类:A类,遇热可能引起爆炸。B类,遇热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C、D、E、F类,遇热可能引起燃烧。G类,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无效应,且无任何爆炸力。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第1类,自热,着火;第2类,大量时自热,着火。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均分为3类:1类,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2/3类,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1类,可自燃气体,2/3类,易燃气体。
第55题 安全技术说明书须包含16部分内容,这16部分内容( )。
A.16项内容不得随意删除,里面重复内容可以合并,但不得缺少信息
B.16大项下有若干小项,表明C项者为必填项
C.生态学信息主要提供化学品的环境影响、归宿方面及毒性作用
D.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描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特定危险性
参考答案:D
解析: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十六大项内容在编写时不能随意删除或合并,其顺序不可随意 变更。各项目填写的要求、边界和层次,按“填写指南”进行。其中十六大项为必填项,而每个小项可有3种选择,标明[A]项者,为必填项;标明[B]项者,此项若无数据,应写明无数据原因(如无资料、无意义);标明[C]项者,若无数据,此项可略。生态学信息主要提供化学品的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和归宿方面的信息。
第56题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将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三大类。下列物质中属于物理危险类的是( )。
A.急性毒性气体
B.易燃气体
C.致癌性液体
D.腐蚀性液体
参考答案:B
解析:物理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体、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物。健康危害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道或皮肤致敏、生殖细胞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吸入危害。
A.皮肤腐蚀
B.吸入危害
C.有机过氧化物
D.水生毒性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目录》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理化)、健康危害及环境危害三大类,28小类。物理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体、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物。健康危害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道或皮肤致敏、生殖细胞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吸入危害。
第58题 下列关于剧烈急性毒性化学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用最小致死计量或浓度来作为评价指标
B.大鼠实验中,口服LD100≤5mg/kg的为剧毒化学品
C.经皮LD50≤50mg/kg的为剧毒化学品
D.吸入尘、雾MLD≤0.5mg/L的为剧毒化学品
参考答案:C
解析:剧烈急性毒性判定界限: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大鼠实验,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50mg/kg,吸入(4h)LC50≤100mL/m3(气体)或0.5mg/L(蒸气)或0.05mg/L(尘、雾)。
第59题 根据国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的要求,下列关于重点工 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光气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开启自来水喷管进行喷淋并启动通风排毒系统
B.光气生产环节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防止突发断电
C.氯化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是氯化反应签、氯气储运单元
D.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反应更为剧烈
参考答案:A
解析:A选项中,光气生产工艺应安装自动氨或碱液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应开启氨水、碱液喷淋,启动通风排毒系统,将事故部位的有毒气体 排至处理系统。
第60题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合成氨工艺的反应类型为(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吸放热平衡反应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B
解析:合成氨工艺是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