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般事故
参考答案:A
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伤亡人员统计包含应急救援人员的伤亡。
第782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解析: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现场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1h内报告给单位负责人
B.此次火灾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此次事故自发生之日起15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D.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
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h。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国务院
B.A省省级
C.B市市级
D.C县县级
参考答案:B
解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A.事故报告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
B.道路交通事故自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C.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h内向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重大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应当遵照完整性的原则,尽量能够全面地反映事故情况。
A.该铁矿和 L 镇党委
B.该铁矿和 G 县政府
C.H 市应急管理局和 G 县政府
D.该铁矿负责人和 L 镇党委书记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根 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该铁矿在事故发生后自始至终没有上报事故,构成瞒报; G 县政府 10 日 19 时许在收到事故报告后选择暂不上报,在市应急管理部门从其他渠道获知消息,要求其核实后才选择将 11 日 20 时 5 分作为接报时间上报,构成迟报。
第788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内容包括( )。
A.造成30人以上死亡
B.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C.造成100人以上重伤
D.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E.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ACD
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789题 对事故造成的伤害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受伤时间
B.受伤地点
C.受伤部位
D.受伤性质
E.不安全状态
参考答案:CDE
解析:对事故造成的伤害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人体受伤的类型)、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第790题 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向政府部门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A.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B.初步估计的间接经济损失
C.已经采取的措施
D.现场调查情况
E.事故处理情况
参考答案:AC
解析: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791题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 )。
A.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B.采取有效措施
C.防止事故扩大
D.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E.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参考答案:BCD
解析: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甲市人民政府
B.乙市人民政府
C.丙市人民政府
D.丁市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B
解析: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事故发生乙市。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第793题 某矿业公司发生矿井爆炸事故,造成25人死亡、6人重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本次事故的调查应由( )组织进行。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B
解析:事故造成25人死亡、6人重伤属于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A.国务院
B.甲省人民政府
C.乙市人民政府
D.丙县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B
解析:瓦斯爆炸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补报后人员伤亡为10人死亡、9人重伤,属于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A.王某、赵某操作失误
B.杨某违章指挥
C.玻璃板材质存在缺陷
D.应急处置不当
参考答案:C
解析:玻璃板正常生产中突然爆裂,相关人员不但作出了正确处置,而且在短时间内出现同样问题的情况下,又进一步采取了更为安全的措施,整个过程站长杨某指挥正确,值班员王某、赵某操作无误,应急处置得当。液位计玻璃板出现频繁爆裂的原因是其自身质量存在缺陷。
A.张某擅自委托叶某代为保管危险化学品库房钥匙,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B.叶某进入危险化学品仓库将危险化学品混放,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C.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主要负责人管理不到位,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D.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存在管理失职,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参考答案:B
解析: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被定义为直接责任者。
第797题 某柴油机工厂连杆班职工徐某用砂机抛光转动中的柴油机凸轮轴时,凸轮轴上的法兰盘螺栓挂住了徐某左手上的手套,导致其左臂严重受伤,根据以上情景分析,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不安全束装和附件有缺陷
B.不安全束装和个体防护用具缺陷
C.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和附件有缺陷
D.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和个体防护用具缺陷
参考答案:A
解析:直接原因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到某个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有人和物两方面因素共同存在,也可能人和物只有其中一个因素。
本题事故背景是需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去分析,在有转动凸轴轮操作时不应戴手套,而戴手套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属于不安全束装。而凸轴轮上凸出的螺栓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属于附件有缺陷。
A.违规动火引爆罐内油气
B.罐内污油没有清理干净
C.未拆除人孔盖板
D.未办理动火手续
参考答案:A
解析:直接原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把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视作直接原因。
A.罐内缺氧导致窒息
B.没有可靠的通信联络
C.周某摘掉防毒面具
D.周某喊:“啊,不行了!”
参考答案:A
解析:直接原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把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视作直接原因。
第800题 事故调查职责之一是通过事故调查分析,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事故责任认定可分为( )。
A.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管理责任
B.技术责任、行为责任、领导责任
C.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
D.直接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
参考答案:C
解析:对认定为责任事故的,要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分别认定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