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火药爆炸
B.矿山爆炸
C.瓦斯爆炸
D.其他爆炸
参考答案:C
解析:瓦斯达到爆炸极限,因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属于20类事故类别中的瓦斯爆炸。
第522题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下列属于从总平面布局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A.作业场所光照不足
B.加油站应位于居民区全年最小风频方向上风向
C.运转中的机床零件松动
D.建筑物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从总平面布局进行识别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B.对照、经验法
C.类比方法
D.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C
解析: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第524题 某金矿在建设期间,由李某和黄某进行爆破作业,李某和黄某自认为经验丰富,未按规定装卸炸药。在卸炸药时发生爆炸,导致3人重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起事故属于( )。
A.放炮
B.火药爆炸
C.瓦斯爆炸
D.其他爆炸
参考答案:B
解析: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第525题 某水泥厂拟建一条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包括厂房建设、压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等。关于物料储运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类比方法
B.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属于对照、经验法
C.物料储运过程中,运输车辆落物引起的事故属于物体打击
D.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参考答案:D
解析:A选项错误。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对照、经验法。
B选项错误。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属于类比方法。
C选项错误。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丹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A.从功能分区,分析、识别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属于厂址的内容
B.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析、识别耐火等级等属于建(构)筑物的内容
C.分析、识别地形地貌、水文,周围环境属于总平面布置的内容
D.分析、识别道路、储运设施等属于道路运输
参考答案:B
解析:(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和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道路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门和围栏缺陷
B.作业场所自然通风差
C.密封件磨损造成密封不良
D.无安全通道
参考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问的是“不属于”。密封件磨损造成密封不良属于物的因素。
A.监护失误
B.电焊烟尘
C.作业场地狭窄
D.防护不当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防护不当,指防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不包括防护距离不够。
A.车间劳动组织不合理属于管理因素
B.夏季温度高,员工室外作业容易中暑,属于综合性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C.车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计缺陷属于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D.运输车辆集中时段进出工厂,导致交通不畅属于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
(1)人的因素: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③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②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③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④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②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④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⑤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⑥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车间劳动组织不合理属于人的因素。夏季温度高,员工室外作业容易中暑,属于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中的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运输车辆集中时段进出工厂,导致交通不畅属于人的因素中的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A.物体打击事故
B.起重伤害事故
C.其他伤害事故
D.机械伤害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B选项正确。
A.①
B.②
C.④
D.③
参考答案:C
解析:氨气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使用铍铜合金助力扳手有助于消除静电火花,不属于事故隐患。同样,压缩机房采用防爆排风机也不属于事故隐患。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依据《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氨气浓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氨制冷机组及忙氨容器上方的机房顶板上。因此,氨浓度检测仪安装在液氨储罐上方不属于事故隐患。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氨制冷机房应设事故排风机,在控制室排风机控制柜上和制冷机房门外墙上应安装人工启停控制按钮。事故风机启停钮安装在压缩机房内属于事故隐患。
A.采场存在的α粒子是环境因素
B.采场风钻噪声超标是物的因素
C.放矿口信号显示错误是物的因素
D.顶板冒落浮石是物的因素
参考答案:A
解析:《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类。
(1)人的因素: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③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②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③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④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②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④职业安全卫生投人不足;⑤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⑥其他管理因素缺陷。采场存在的α粒子是物的因素。采场风钻噪声超标是物的因素。放矿口信号显示错误是物的因素。顶板冒落浮石是物的因素。
A.主要通风机应在10min内实施反风
B.井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能低于19.5%
C.半煤岩巷掘进应采取湿式凿岩措施
D.井下矿工每人供风量至少保障4m³/min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九条,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故A选项正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故B选项错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五十一条,井工煤矿在煤、岩层中钻孔作业时,应当采取湿式降尘等措施。故C选项正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八条,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故D选项正确。
第534题 某公司对餐厨垃圾处理和利用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该项目包括餐厨垃圾接纳系统、传送系统、油水分离系统、脱水干燥系统和固态物发酵系统等。关于脱水干燥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标准,脱水干燥系统安全标志不清晰属于环境缺陷
B.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脱水干燥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属于类比法
C.根据相似工程系统的统计资料,对脱水干燥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的方法属于对照、经验法
D.考虑脱水干燥系统起因物造成的伤害方式,辨识该系统存在烫伤危险因素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安全标志不清晰属于物的因素。故A选项错误。
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脱水干燥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属于对照、经验法。故B选项错误。
根据相似工程系统的统计资料,对脱水干燥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的方法属于类比方法。故C选项错误。
A.喷漆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属于人的因素,用于通风系统的离心风机噪声危害属于环境因素
B.罩光烘干后产品堆放无序属于物的因素,未明确现场管理的兼职管理人员属于管理因素
C.喷漆厂房的通道狭窄属于环境因素,工人长时间加班属于人的因素
D.动火作业产生明火易引起爆炸属于物的因素,烘箱上无警示标志属于管理因素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喷漆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属于人的因素,用于通风系统的离心风机噪声危害属于物的因素,罩光烘干后产品堆放无序属于环境因素,未明确现场管理的兼职管理人员属于管理因素,喷漆厂房的通道狭窄属于环境因素,工人长时间加班属于人的因素,动火作业产生明火易引起爆炸属于物的因素,烘箱上无警示标志属于物的因素。
第536题 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等单元进行系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防火间距”危害因素的辨识属于( )单元的辨识。
A.厂址
B.总平面布置
C.道路及运输
D.建(构)筑物
E.作业环境
参考答案:BD
解析: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第537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有( )。
A.作业场地涌水
B.房屋基础下沉
C.烟雾
D.激光
E.超负荷劳动
参考答案:AB
解析:作业场地涌水属于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房屋基础下沉属于室内作业场地环境不良,都属于环境因素。
第538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关于事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高处坠落事故
B.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
C.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物体打击事故
D.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
E.电焊作业过程中,因焊渣引发火灾进而造成电焊工皮肤灼烫的伤人事故应为火灾事故
参考答案:BDE
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个类别。触电坠落事故应为触电事故,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伤人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火灾进而造成皮肤灼烫事故应为火灾事故。
第539题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事故的有( )。
A.某施工作业人员被高空坠落的瓦片砸伤
B.某车间作业人员被电机甩出的铁片划伤
C.某职工在整理作业环境时被人为乱扔杂物砸伤
D.起重机吊运货物时货物从空中坠落砸伤某作业人员
E.某仓库管理人员在作业时被堆置物倒塌砸伤
参考答案:AC
解析:某车间作业人员被电机甩出的铁片划伤:机械伤害,起重机吊运货物时货物从空中坠落砸伤某作业人员:起重伤害,某仓库管理人员在作业时被堆置物倒塌砸伤:坍塌。
第540题 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属于坍塌事故的有( )。
A.桅杆式起重机由于缆风绳设置不当造成倒塌
B.高大模板拆除过程由于混凝土强度未达标而造成的构筑物坍塌
C.爆破作业用药量超限导致井下巷道坍塌
D.货车行驶中遇颠簸致使货物掉落砸伤路人
E.供暖锅炉房进煤口煤堆突然塌陷,上煤工不幸被埋身亡
参考答案:BE
解析:桅杆式起重机由于缆风绳设置不当造成倒塌—起重伤害,爆破作业用药量超限导致井下巷道坍塌—放炮,货车行驶中遇颠簸致使货物掉落砸伤路人—车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