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61题 在防排烟系统中,风管的安装质量对系统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下列关于风管的安装不符合规定的是()。
A.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垫片厚度为2mm
B.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
C.风管与风机连接的转弯处加装导流叶片
D.吊顶内的排烟管道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与可燃物保持250mm的距离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6.3.4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垫片厚度不应小于3mm,不应凸入管内和法兰外;排烟风管法兰垫片应为不燃材料,薄钢板法兰风管应采用螺栓连接。故选项A错误。4.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不燃材料的柔性短管连接。当风机仅用于防烟、排烟时,不宜采用柔性连接。故选项B正确。5.风管与风机连接若有转弯处宜加装导流叶片,保证气流顺畅。故选项C正确。7.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故选项D正确。
第1162题 某建筑高度为45m的老年人照料设施,长度50m,宽度25m,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下列关于防排烟系统应满足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系统
B.该建筑应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防烟
C.系统调试前,建设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
D.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隔热,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00mm的距离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1.3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7.1.4系统调试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故选项C错误。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故选项D错误。
第1163题 检测机构对某新建商务楼进行防排烟系统设置情况进行验收。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下列检测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A.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为30m
B.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m
C.测得排烟口的风速为11m/s
D.现场测试排烟口的情况发现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同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4.4.12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排烟口的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故选项A正确。5.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故选项B、D错误。7.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故选项C错误。
第1164题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属于每季度应对防排烟系统进行检查的项目是()。
A.活动挡烟垂壁功能检测启动试验
B.排烟防火阀自动启动试验
C.排烟阀手动启动试验
D.排烟系统联动试验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9.0.3每季度应对防烟、排烟风机、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进行一次功能检测启动试验及供电线路检查,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2.3条?第7.2.5条的规定。故选项A正确。9.0.4每半年应对全部排烟防火阀、送风阀或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进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一次,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2.1条、第7.2.2条的规定。故选项B、C错误。9.0.5每年应对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一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动功能和性能根据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3节和第8.2.5条?第8.2.7条的规定。故选项D错误。
第1165题 防烟排烟系统竣工后,应进行工程验收,下列不属于施工单位应提供资料内容的是()。
A.设计审核意见书、竣工图
B.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C.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D.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8.1.4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1竣工验收申请报告;2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通知书和设计审核意见书、竣工图;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4防烟、排烟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5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故A、B、D属于。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属于相关管理单位要保存的资料,故C不属于。
第1166题 下列关于挡烟垂壁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活动挡烟垂壁距墙面的缝隙为50mm
B.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搭接宽度为50mm
C.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距楼地面1.5m
D.对挡烟垂壁的安装质量进行全数检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6.4.4挡烟垂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3.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故选项C、D正确。
第1167题 施工单位对某办公楼的防排烟系统进行联动调试,调试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当任何一个常闭送风口开启时,相应的送风机均能联动启动
B.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时,当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后,送风机在15s内启动
C.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均能联动启动
D.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机械排烟系统能启动全楼层的排烟阀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7.3.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联动调试方法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任何一个常闭送风口开启时,相应的送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故选项A正确。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时,当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后,应在15s内启动与设计要求一致的送风口、送风机。故选项B正确。
7.3.2机械排烟系统的联动调试方法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故选项C正确。2.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机械排烟系统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排烟风机;启动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排烟风机应与设计和标准要求一致,其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故选项D错误。
第1168题 建筑防排烟系统运行周期性维护管理中,下列检查项目中,属于每半年检查项目的是()。
A.排烟风机
B.活动挡烟垂壁
C.排烟防火阀
D.自动排烟窗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9.0.4每半年应对全部排烟防火阀、送风阀或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进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一次。故选项C正确。
第1169题 在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安装中,下列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建筑的不同墙面上
B.风机外壳至墙壁的距离为500mm
C.因建筑物周围环境所限,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在同一面上垂直布置,排烟出口在送风机进风口正上方17m
D.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时,使用金属减振器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6.5.1风机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排烟风机的出口与加压送风机的进口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本标准第3.3.5条的规定。
3.3.5-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A选项符合要求。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C选项符合要求;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6.5.2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B选项不符合要求。
6.5.3风机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且不应设置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且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D选项符合要求。
第1170题 排烟窗的型号、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关于其安装及检查数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
B.自动排烟窗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应灵活、可靠
C.手动开启机构或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
D.排烟窗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符合有关门窗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6.4.5排烟窗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型号、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应牢固、可靠,符合有关门窗施工验收规范要求(D选项正确),并应开启、关闭灵活;3手动开启机构或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并应便于操作、明显可见(C选项正确);4自动排烟窗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并应灵活、可靠(B选项正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A选项错误)。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操作检查、动作检查。
第1171题 某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128m,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避难层等避难设施,避难层的可开启外窗占地面面积的3%,且每个朝向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均大于2㎡;下列关于该避难层的消防要求,不符合规范的是()。
A.避难层采用自然通风
B.设备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C.管道井开向避难区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D.设备间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2.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故选项A正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2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故选项B错误,选项C、D正确。
第1172题 下列关于防排烟系统维护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季度应对防烟、排烟风机、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进行一次功能检测启动试验及供电线路检查
B.每半年应对全部排烟防火阀、送风阀或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进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一次
C.每年应对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一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动功能和性能根据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D.当防烟排烟系统采用无机玻璃钢风管时,应每年对该风管质量检查,检查面积应不少于风管面积的10%;风管表面应光洁、无明显泛霜、结露和分层现象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9.0.3每季度应对防烟、排烟风杋、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进行一次功能检测启动试验及供电线路检查,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2.3条~第7.2.5条的规定。A选项正确。
9.0.4每半年应对全部排烟防火阀、送风阀或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进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一次,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2.1条、第7.2.2条的规定。B选项正确。
9.0.5每年应对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一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动功能和性能根据数符合原设计要求,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3节和第8.2.5条~第82.7条的规定。C选项正确。
9.0.7当防烟排烟系统采用无机玻璃钢风管时,应每年对该风管质量检查,检查面积应不少于风管面积的30%;风管表面应光洁、无明显泛霜、结露和分层现象。D选项不正确。
第1173题 下列关于防排烟系统的检测验收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排烟防火阀距墙端面为200mm
B.排烟口距可燃构件的距离为1.5m
C.活动挡烟垂壁与墙面的缝隙为50mm
D.风机外壳至墙壁的距离为50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6.4.1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排烟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应大于200mm.故选项A正确。
6.4.2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固定牢靠,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故选项B正确。
6.4.4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故选项C正确。
6.5.2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故选项D错误。
第1174题 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mm的距离。
A.100
B.150
C.200
D.250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6.3.4风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7.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故选项B正确。检查数量:各系统按不小于30%检查。
A.相应防火分区的防火阀开启,并联动相应的排烟风机,排烟口处的风速仪测试结果为8.5m/s
B.相应防火分区的防火阀开启,并联动相应的排烟风机,排烟口处的风速仪测试结果为12m/s
C.相应防烟分区的排烟阀开启,并联动相应的排烟风机,排烟口处的风速仪测试结果为8.5m/s
D.相应防烟分区的排烟阀开启,并联动相应的排烟风机,排烟口处的风速仪测试结果为12m/s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4.4.12排烟口的设置应按本标准第4.6.3条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除本标准第4.4.13条规定的情况以外,排烟口的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7.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7.3.2机械排烟系统的联动调试方法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2.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机械排烟系统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排烟风机;启动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排烟风机应与设计和标准要求一致,其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故选项C正确。3.有补风要求的机械排烟场所,当火灾确认后,补风系统应启动。调试数量:全数调试。
第1176题 某公共建筑内设置了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的排烟系统,下列有关风机及其部件的安装,错误的是()。
A.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为500mm
B.风机设在混凝土基础上,使用橡胶减震装置
C.排烟窗的手动开启装置安装在距楼地面1.4m
D.排烟口距离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6m
E.排烟口距离可燃物最小的距离为1.5m
参考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6.5.2 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故A项错误;
6.5.3 风机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且不应设置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且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故B项错误;
4.4.5-3 手动开启机构或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故C项正确;
4.4.12-5 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故D正确;
6.4.2 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故E项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AB。
第1177题 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已完工的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检查,下列有关排烟防火阀设置位置的检查结果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A.排烟风机的出口处设置了排烟防火阀
B.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置了排烟防火阀
C.送风机的入口处设置了排烟防火阀
D.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了排烟防火阀
E.一个排烟系统中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上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4.4.10,排烟管道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
1)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2)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上。
3)排烟风机入口处。
4)穿越防火分区处。
排烟风机的入口处应设置排烟防火阀,A选项错误;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防烟系统的管道上不需要设置排烟防火阀,C选项错误。
第1178题 某3层建筑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划分为三个防烟分区,对建筑内施工完成的防烟排烟系统进行调试,调试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有()。
A.模拟三层发生火灾,位于三层的常闭送风口全部打开
B.模拟二层发生火灾,首层和三层的常闭送风口全部打开
C.模拟二层一个防烟分区发生火灾,该防烟分区内的活动挡烟垂壁30s内下降到设计高度
D.模拟首层一个防烟分区发生火灾,该层常闭送风口全部打开和该防烟分区内排烟口全部打开
E.手动关闭排烟风机入口处总管上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停止并反馈信号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7.2.2-2,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的常闭送风口和同一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联动开启,A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根据7.2.3-2,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挡烟垂壁应在60s以内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C选项正确。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4.5.5,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应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E选项正确。
第1179题 消防工程施工单位对安装在某大厦地下车库的机械排烟系统进行系统联动调试。下列调试方法和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有()。
A.手动开启任一常闭排烟口,相应的排烟风机联动启动
B.模拟火灾报警后12s,相应的排烟口、排烟风机联动启动
C.补风机启动后,在补风口处测得风速为8m/s
D.模拟火灾报警后20s,相应的补风机联动启动
E.排烟风机启动后,在排烟口处测得的风速为12m/s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第1180题 防排烟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
A.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B.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C.施工人员施工登记记录
D.防烟、排烟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E.防排烟系统调试记录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8.1.4 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故选项A正确。
2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通知书和设计审核意见书、竣工图。
3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故选项B正确。
4 防烟、排烟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故选项D正确。防排烟系统调试记录属于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故选项E正确。
5 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