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习题(1607题)


第1401题 下列关于地铁建筑防烟分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站厅公共区和设备管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B.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²

C.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²

D.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m²

E.挡烟垂壁或划分防烟分区的建筑结构应为不燃材料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地铁规》8.1.5 站厅公共区和设备管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A正确)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²(B正确、D错误),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m²(C错误)。

8.1.7 挡烟垂壁或划分防烟分区的建筑结构应为不燃材料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E正确),凸出顶棚或封闭吊顶不应小于0.5m。挡烟垂壁的下缘至地面、楼梯或扶梯踏步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3m。


第1402题 某城市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为4800㎡,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应至少划分为( )个防火分区。


A.3

B.5

C.6

D.4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12.1.10 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²。


第1403题 某一类单孔通行机动车的封闭隧道,总长度为2500m,当该隧道内两侧出入口处均有灭火器设置点时,该隧道内设置的灭火器总数量不得少于( )具。


A.100

B.200

C.104

D.208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12.2.4 隧道内应设置ABC类灭火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行机动车的一、二类隧道和通行机动车并设置3条及以上车道的三类隧道,在隧道两侧均应设置灭火器,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4具;

2 其他隧道,可在隧道一侧设置灭火器,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具;

3 灭火器设置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题干中表明,隧道内两侧出入口处均有灭火器设置点,则隧道一侧至少应设置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为26个,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4具,即每侧不应少于104具灭火器,一类隧道两侧均应设置灭火器,总数不应少于104×2=208具。


第1404题 某城市新建一条单孔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的隧道,隧道全长1200m,其中全封闭段长度为1100m,下列关于该隧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隧道按用途分类应为二类隧道

B.隧道内的嵌缝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C.在计算确定隧道内的消防用水量时,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可按2h来确定

D.隧道内应设置ABC类灭火器,灭火器设置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参考答案:C


解析:

二类隧道,A正确。

《建规》12.1.5 除嵌缝材料外,隧道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B正确。

12.2.2- 2消防用水量应按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和隧道全线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计算确定。一、二类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h;三类隧道,不应小于2.0h。C错误。

12.2.4-3隧道内应设置ABC类灭火器,灭火器设置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D正确。


第1405题 某长5000m的隧道内发生了车辆相撞并引发火灾的事故,顿时隧道内浓烟滚滚,但烟气很快直接从火源附近排走,那么烟气直接从火源附近排走的排烟模式称为( )。


A.纵向排烟

B.横向排烟

C.半横向排烟

D.重点排烟


参考答案:D


解析:

重点排烟是将烟气直接从火源附近排走的种方式,从两端洞口自然补风,隧道内可形成一定的纵向风速。该方式在隧道纵向设置专用排烟风道,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排烟口。发生火灾时,火源附近的排烟口开启,将烟气快速、有效地排离隧道。


第1406题 隧道火灾由于其危险性及自身特点,应对隧道采取针对性的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下列有关隧道内报警设施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隧道入口外100-150m处,应设置警报信号装置

B.隧道封闭段长度超过1000m时,宜设置消防控制室

C.封闭段长度为2000m的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机动车的隧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一类隧道内每隔60m处设置发光警报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12.4.1隧道入口外100m~150m处,应设置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能提示车辆禁入隧道的警报信号装置。A正确。

12.4.2 一、二类隧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C正确),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火灾自动探测装置;

2 隧道出入口和隧道内每隔100m~150m处,应设置报警电话和报警按钮;

3 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或应每隔100m~150m处设置发光警报装置。D错误。

12.4.5 封闭段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宜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建筑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8.1.7条和第8.1.8条的规定。B正确。


第1407题 隧道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建筑形式。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隧道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下用任何方法按照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面积大于( )㎡的洞室。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1970 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隧道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下用任何方法按照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面积大于2㎡的洞室。


第1408题 隧道封闭长度超过( )m 时,宜设置消防控制室。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参考答案:A


解析:

《建规》12.4.5 封闭段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宜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建筑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8.1.7条和第8.1.8条的规定。


第1409题 隧道建筑内的下列场所中,耐火等级可以为二级的是( )。


A.地下设备用房

B.风井

C.消防救援出入口

D.地面运营管理中心用房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12.1.4 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风井和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面的重要设备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属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1410题 某地区有一条城市交通隧道,长度1500m,按照防火规范要求,隧道内设置了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种消防设施。下列关于隧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纵向排烟方式时,排烟风速纵向气流的速度不应小于2m/s,并应大于临界风速

B.排烟风机应能在280℃下连续正常运行不小于 2.0h

C.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h

D.机械排烟系统与隧道的通风系统应共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建规》12.3.3 机械排烟系统与隧道的通风系统宜分开设置。合用时,合用的通风系统应具备在火灾时快速转换的功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要求。D错误。

12.3.4 隧道内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时,可通过排风管道排烟。

2 采用纵向排烟方式时,应能迅速组织气流、有效排烟,其排烟风速应根据隧道内的最不利火灾规模确定,且纵向气流的速度不应小于2m/s,并应大于临界风速。A 正确。

3 排烟风机和烟气流经的风阀、消声器、软接等辅助设备,应能承受设计的隧道火灾烟气排放温度,并应能在250℃下连续正常运行不小于1.0h。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B、C错误。


第1411题 隧道内应设置消防给水系统,且宜独立设置。其消火栓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且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 )L/s。


A.10

B.15

C.20

D.30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12.2.2-5 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隧道外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对于长度小于1000m的三类隧道,隧道内、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可分别为10L/s和20L/s。


第1412题 连拱形隧道和矩形隧道可采用( )建造。


A.盾构法

B.沉管法

C.明挖法

D.钻爆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明挖法是采用放坡或围护的形式,从地表向下分段开挖、分段浇筑结构后回填覆盖,从而形成地下通道。连拱形隧道和矩形隧道可采用此法建造。


第1413题 隧道火灾的可燃物主要有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提供,可能出现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燃烧,当可燃气体、蒸气预混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发生爆炸,这是隧道火灾的()特点。


A.火灾多样性

B.起火点的移动性

C.燃烧形式多样性

D.灭火救援艰难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隧道火灾的可燃物主要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提供,可能出现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燃烧,当可燃气体、蒸气预混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发生爆炸,这是隧道火灾燃烧形式多元化的表现。


第1414题 隧道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向、横向(半横向)及重点模式,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其中( )排烟方式较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大的隧道。


A.纵向

B.横向

C.组合

D.重点


参考答案:A


解析:

不同的排烟方式,其适用范围也不同其中,纵向排烟方式较适用于单向行驶、交通量不的隧道横向(半横向)排烟方式适用于单管双向交通或交通量大、阻塞发生率较高的单向交通隧道重点排烟适用于双向交通的隧道或交通量较大、阻塞发生率较高的隧道。


第1415题 单孔和双孔隧道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下列关于隧道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封闭段长度为 1500m,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属于一类隧道

B.封闭段长度为 2000m,可通行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属于二类隧道

C.封闭段长度为 1000m,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属于三类隧道

D.封闭段长度为 2000m,仅限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属于四类隧道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12.1.2 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的规定。



第1416题 某隧道内设有变电站、通风机房等辅助用房,该辅助用房与车行隧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 的防火隔墙和( )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分隔。


A.2.00,甲

B.2.00,乙

C.3.00,甲

D.3.00,乙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12.1.9隧道内的变电站、管廊、专用疏散通道、通风机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等,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与车行隧道分隔。


第1417题 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总建筑面积3600㎡,应至少划分( )个防火分区。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12.1.10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²,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与车道或其他防火分区相通的出口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至少设置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²且无人值守的设备用房可设置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600÷1500=2.43


第1418题 某长度为1400m的城市交通隧道,顶上悬挂有若干射流风机。该隧道的排烟方式属于( )方式。


A.纵向排烟

B.重点排烟

C.横向排烟

D.半横向排烟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生火灾时,隧道内烟气沿隧道纵向流动的排烟模式为纵向排烟模式,这是一种常用的烟气控制方式,可通过悬挂在隧道内的射流风机或其他射流装置、风井送排风设施等及其组合方式实现。


第1419题 某城市建有长度为1500m单洞双向公路隧道,该隧道的排烟方式宜采用( )。


A.纵向排烟

B.横向排烟

C.重点排烟

D.半横向排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12.3.2 隧道内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长度大于3000m的隧道,宜采用纵向分段排烟方式或重点排烟方式;

2 长度不大于3000m的单洞单向交通隧道,宜采用纵向排烟方式;

3 单洞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重点排烟方式。



第1420题 下列关于某一类城市隧道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是( )。


A.隧道内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B.隧道内、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均为 25L/s

C.管道内的供水压力能保证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最不利点处的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 10.0m

D.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 0.5MPa 时,应设置减压设施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12.2.2-4隧道内宜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A正确)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应采取防冻措施;当采用干式给水系统时,应在管网的最高部位设置自动排气阀,管道的充水时间不宜大于90s。

12.2.2-5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隧道外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B错误)对于长度小于1000m的三类隧道,隧道内、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可分别为10L/s和20L/s。

12.2.2-6管道内的消防供水压力应保证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最不利点处的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0m。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C、D正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