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61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组成。
A.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B.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C.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D.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E.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成。
第1162题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中,下列可以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的有( ) 。
A.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B.同一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C.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D.同一防火分区内的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E.同一防火分区内的两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参考答案:AC
解析:
《火规》4.5.2 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
2 应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第1163题 下列关于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A.火灾声警报器设置带有语音提示功能时,应同时设置语音同步器
B.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声光警报器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
C.同一建筑内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应同时启动和停止
D.所有火灾报警系统都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
E.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火规》4.8.4 火灾声警报器设置带有语音提示功能时,应同时设置语音同步器。A正确。
4.8.2未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声光警报器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声光警报器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B正确。
4.8.5 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C正确。
4.8.7 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D错误。
4.8.10 在消防控制室应能手动或按预设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系统,并应能监听消防应急广播。E正确。
第1164题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监视范围不同可分为()。
A.点型
B.线型
C.面型
D.复合型
E.区域型
参考答案:AB
解析:
火灾探测器根据其监视范围的不同,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火灾探测器。
第1165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包括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和控制线路,这些线路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完成报警和控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布线设计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报警总线应采用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B.采用穿管水平敷设时,除报警总线外,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
C.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
D.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E.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火规》1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A错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C正确),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D正确)。
11.2.6采用穿管水平敷设时,除报警总线外,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B正确。
11.2.3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E错误。
第1166题 感烟火灾探测器即响应悬浮在空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可分为( )和吸气型等探测器。
A.离子感烟探测器
B.光纤感烟探测器
C.光电感烟探测器
D.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E.缆式线型探测器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感烟火灾探测器,即响应悬浮在大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进一步可分为离子感烟、光电感烟、红外光束、吸气型等火灾探测器。
第1167题 下列场所中,宜选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有( )。
A.吸烟室
B.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
C.发电机房
D.烘干车间
E.电梯机房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火规》5.2.5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1 相对湿度经常大于 95% 。
2 可能发生无烟火灾。
3 有大量粉尘。
4 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气滞留的场所。(A正确)
5 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C正确)、烘干车间(D正确)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
6 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B正确)
7 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第1168题 以下关于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正确的有()。
A.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联动控制该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
B.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联动控制该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C.疏散通道上防火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m~5m内应设置不少于2只专门用于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D.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可以手动控制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降落
E.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可以手动控制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降落
参考答案:BCE
解析:
《火规》4.6.2 防火卷帘的升降应由防火卷帘控制器控制。
4.6.3 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动控制方式,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 1.8m 处(A错误);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在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m~5m 内应设置不少于 2 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C正确)。
2 手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D错误、E正确)。
4.6.4 非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B正确)
2 手动控制方式,应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
第1169题 火灾报警区域的划分,下列说法符合规范规定的有( )。
A.一个火灾报警区域只能是一个防火分区
B.一个火灾报警区域只能是一个楼层
C.一个火灾报警区域可以是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
D.一个火灾报警区域可以是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楼层
E.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参考答案:CDE
解析:
《火规》3.3.1 报警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A、B错误,C、D正确)
4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E正确)
第1170题 下列有关火灾探测器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A.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越过100m
B.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宜选择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C.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区域长度不宜大于100m
D.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大于150m
E.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200m
参考答案:ABE
解析:
《火规》3.3.2-2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A正确)
5.3.3-2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宜选择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B正确)
8.2.4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区域长度不宜大于60m。(C错误)
6.2.17-3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200m(D错误、E正确),单管长度不宜超过100m,同一根采样管不应穿越防火分区。采样孔总数不宜超过100个,单管上的采样孔数量不宜超过25个。
第1171题 下列场所中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有( )。
A.洗浴中心(相对湿度95%以上)
B.办公楼的厅堂
C.饭店的厨房
D.书库
E.电影院的放映室
参考答案:BDE
解析:
《火规》5.2.2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1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B正确)、卧室、办公室、商场、列车载客车厢等。
2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E正确)等。
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
4书库(D正确)、档案库等。
第1172题 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时,( )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A.水流指示器
B.信号阀
C.压力开关
D.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
E.末端试水装置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火规》4.1.2-3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第1173题 火灾报警控制器属于火灾报警装置的一种,其基本功能包括( )。
A.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电源
B.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
C.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
D.接收来自现场设备的反馈信息
E.进行声光报警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A正确),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B正确),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C正确),进行声光报警(E正确),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
第1174题 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中,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3
B.6
C.10
D.20
参考答案:D
解析:
《烟规》3.3.5-3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第1175题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列关于防烟排烟系统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防烟系统中加压送风机应能现场手动启动
B.排烟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应能自动启动
C.当火灾确认后,担负两个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应能打开所有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
D.设有机械防烟系统的建筑,当防火分区火灾确认后,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
参考答案:C
解析:
《烟规》5.1.2-1加压送风机的启动应能现场手动启动,A正确;
5.2.2-4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B正确;
5.2.4 当火灾确认后,担负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应仅打开着火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呈关闭状态,C错误;
5.1.3-1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D正确。
第1176题 下列关于防烟排烟系统控制的说法,不符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要求的是( )。
A.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
B.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C.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60s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
D.当自动排烟窗采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时,自动排烟窗应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储烟仓时间内开启完毕
参考答案:B
解析:
《烟规》5.1.3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A正确;
5.2.3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和现场手动开启功能,其开启信号应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并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B错误;
5.2.5 活动挡烟垂壁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60s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C正确;
5.2.6 自动排烟窗可采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和温度释放装置联动的控制方式。当采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时,自动排烟窗应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储烟仓时间内开启完毕。D正确。
第1177题 下列关于自然通风设施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 2.0 ㎡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B.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 2.0 ㎡
C.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 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1.0 ㎡
D.设置在高处不便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1.3~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
《烟规》3.2.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 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A错误;
3.2.2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 2.0 ㎡,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不应小于 3.0 ㎡,B错误;
3.2.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 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 2.0㎡,C错误;
3.2.4可开启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设置在高处不便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 1.3m~1.5m 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D正确。
第1178题 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
B.自然排烟窗(口)应逆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
C.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2.0m
D.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设有乙级防火窗时,距离不限
参考答案:A
解析:
《烟规》4.3.3 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A正确)
2 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B错误)
3 当房间面积不大于200㎡时,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方向可不限;
4 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3.0m;(C错误)
5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D错误)
第1179题 某大型商场地上6层,建筑高度33.6m,关于本建筑中防烟楼梯间设置防烟设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有2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分别为3㎡,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B.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时,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C.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设置一个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为6 ㎡,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D.防烟楼梯间前室有2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分别为2㎡,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参考答案:C
解析:
《烟规》3.1.3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B正确)
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 ,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0㎡。(A、D正确,C错误)
第1180题 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相关附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械加压送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距离≥10m
B.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C.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且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
D.机械加压送风机设在专用机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参考答案:A
解析:
《烟规》3.3.5-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A错误。
3.3.7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B正确。
3.3.10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且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C正确。
3.3.5- 5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送风机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2+1.5+甲)。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