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41题 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说法正确的有( )。
A.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 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等于 70°,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C.当采用推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D.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
E.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 1/2 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烟规》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A正确)
2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竖向投影面积计算。(B错误)
3 当采用推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C正确)
4 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D正确)
5 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E正确)
6 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4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第1242题 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排烟风机的控制方式说法正确的有( )。
A.排烟风机可以通过现场手动启动
B.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自动启动
C.排烟风机可以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D.排烟风机可以通过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E.排烟防火阀在250℃时自行关闭,并连锁关闭排烟风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烟规》5.2.2 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手动启动;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3 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4 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
5 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
第1243题 下列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挡烟垂壁的有()。
A.纸面石膏板
B.防火玻璃
C.不燃无机复合板
D.矿棉板
E.钢板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挡烟垂壁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如钢板、防火玻璃、无机纤维织物、不燃无机复合板等,纸面石膏板与矿棉板都是B1级材料。
第1244题 补风系统可采用疏散外门、手动或自动可开启外窗等自然进风方式以及机械送风方式,防火门、窗不得用作补风设施。下列关于补风系统说法正确的有( )。
A.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
B.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 50%
C.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10m/s
D.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3m/s
E.补风系统应与排烟系统联动开启或关闭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烟规》4.5.2 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B正确)
4.5.5 补风系统应与排烟系统联动开启或关闭。E正确。
4.5.6 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C错误、D正确)
4.5.7 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50h。(A正确)
第1245题 下列工业建筑中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有( )。
A.人员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
B.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为5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C.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为40m的疏散走道
D.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仓库
E.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建规》8.5.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A、B正确)
2 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的丁类生产车间;(D错误)
3 占地面积大于1000m²的丙类仓库;(E正确)
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C正确)
第1246题 下列民用建筑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有( )。
A.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B.设置在四层且房间建筑面积为100㎡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C.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D.某地上建筑首层内的两个无窗房间,总建筑面积为300㎡且经常有人停留
E.设置在地下室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建规》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²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B、E正确)
2 中庭;
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²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A错误)
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C正确)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²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D正确)
第1247题 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烟气的热浮力和外部风压等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开口将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的做法中,错误的有( )。
A.建筑面积为180㎡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时,自然排烟窗的可以选用下悬窗
B.防烟分区任一点与最近自然排烟窗水平距离为40m
C.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排烟窗之间水平距离为1.50m
D.室内空间净高为2.9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
E.自然排烟窗分散均匀布置,每组排烟窗的长度取3m
参考答案:BC
解析:
《烟规》4.3.3 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D正确)
2 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
3 当房间面积不大于200㎡时,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方向可不限;(A正确)
4 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3.0m;(E正确)
5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C错误)
4.3.2 防烟分区内自然排烟窗(口)的面积、数量、位置应按本标准第4.6.3条规定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B错误)。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2.8倍;当公共建筑空间净高大于或等于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7.5m。
第1248题 下列关于防烟排烟系统控制的说法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A.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启动该防火分区内全部加压送风机和常闭送风口
B.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应能15s内联动开启
C.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
D.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30s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
E.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参考答案:AD
解析:
《烟规》5.1.3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B正确)
2 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A错误)
5.2.2-5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C正确)
5.2.3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和现场手动开启功能,其开启信号应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并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E正确)。
5.2.5 活动挡烟垂壁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 60s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D错误)。
第1249题 在排烟系统中,可开启外窗有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平推窗、平开窗和推拉窗等多种形式,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的说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A.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竖向投影面积计算
C.当采用推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D.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
E.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参考答案:AB
解析:
《烟规》4.3.5 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A错误);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B错误);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竖向投影面积计算。
3 当采用推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C正确)
4 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D正确)
5 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E正确)
6 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4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第1250题 下列关于防烟设施,设置错误的有( )。
A.某办公楼建筑高度为50m,防烟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B.某办公楼建筑高度为160m,其避难层一定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加压送风量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³/(㎡·h)计算
C.某住宅建筑高度为100m,建筑层数33层,当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D.某住宅建筑高度为100m,防烟楼梯间前室有两面外墙,其中在一侧外墙上设有2㎡的可开外窗,防烟楼梯间可不考虑防烟设施
E.避难走道的前室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自然排烟
参考答案:BDE
解析:
《烟规》3.1.3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A正确);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
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 ,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0㎡。(D错误)
2 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C正确);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8 避难层的防烟系统可根据建筑构造、设备布置等因素选择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B错误)
3.1.9 避难走道应在其前室及避难走道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E错误。
第1251题 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防烟楼梯间宜每隔4~5层设置一个加压送风口
B.前室或合用前室应选用常闭式加压送风口
C.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
D.机械加压送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时,其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E.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烟规》3.3.6 加压送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层〜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A错误)
2 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C正确)
3.1.7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B正确。
3.3.5-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D正确。
《建规》5.5.23-9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E正确。
第1252题 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消防应急灯具组成,下列有关该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急灯具的电源由集中电源提供
B.集中电源可直接联锁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
C.该系统无集中控制功能
D.应急照明控制器通过集中电源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
参考答案:C
解析:
集中控制型系统中设置有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器采用通信总线与其配接的集中电源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集中电源通过配电回路和通信回路与其配接的灯具连接,为灯具供配电,并与灯具进行数据通信。应急照明控制器通过集中电源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集中电源也可直接联锁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应急照明控制器能够采用自动和手动方式控制集中电源及其配接灯具的应急启动,接收并显示其工作状态。
第1253题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灯具应符合要求,下列说法不符合《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要求的是( )。
A.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的面板可以采用厚度4 mm及以上的钢化玻璃
B.在疏散路径上方设置的灯具的面板应采用玻璃材质
C.标志灯应选择持续型灯具
D.B型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4
参考答案:B
解析:
《应急照明》3.2.1灯具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5 灯具面板或灯罩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的面板可以采用厚度4 mm及以上的钢化玻璃(A正确)外,设置在距地面1m及以下的标志灯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质;
2)在顶棚、疏散路径上方设置的灯具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玻璃材质。(B错误)
7 灯具及其连接附件的防护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室外或地面上设置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
2)在隧道场所、潮湿场所内设置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3)B型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4。(D正确)
8 标志灯应选择持续型灯具。(C正确)
第1254题 下列关于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性能与设置,不符合《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要求的是( )。
A.集中电源供电方式的灯具,主电源和蓄电池电源在集中电源内部实现输出转换后由同一个配电回路为灯具供电
B.自带蓄电池供电的灯具,主电源通过应急照明配电箱一级分配电后为灯具供电
C.自带蓄电池供电的灯具,应急照明配电箱的主电源输出断开后,灯具能够自动转入自带蓄电池供电
D.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输入及输出回路中装设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参考答案:D
解析:
《应急照明》3.3.1 系统配电应根据系统的类型、灯具的设置部位、灯具的供电方式进行设计。灯具的电源应由主电源和蓄电池电源组成,且蓄电池电源的供电方式分为集中电源供电方式和灯具自带蓄电池供电方式。灯具的供电与电源转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灯具的主电源和蓄电池电源应由集中电源提供,灯具主电源和蓄电池电源在集中电源内部实现输出转换后应由同一配电回路为灯具供电;(A正确)
2 当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时,灯具的主电源应通过应急照明配电箱一级分配电后为灯具供电,应急照明配电箱的主电源输出断开后,灯具应自动转入自带蓄电池供电。(B、C正确)
3.3.2 应急照明配电箱或集中电源的输入及输出回路中不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输出回路严禁接入系统以外的开关装置、插座及其他负载。(D错误)
第1255题 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中,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组成的系统称为( )。
A.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
B.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
C.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D.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配电箱、应急照明控制器和消防应急灯具组成。
第1256题 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不包括( )。
A.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B.应急照明控制器
C.输入模块
D.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
参考答案:C
解析:
灯具的蓄电池电源采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供电方式的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第1257题 下列不属于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组成部件的是( )。
A.应急照明控制器
B.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C.应急照明配电箱
D.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
参考答案:B
解析:
灯具的蓄电池电源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方式的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
第1258题 安装在室内地面使用的消防应急灯具最低防护等级为( )。
A.IP34
B.IP54
C.IP55
D.IP67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3.2.1-7灯具及其连接附件的防护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室外或地面上设置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
2)在隧道场所、潮湿场所内设置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3)B型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4。
第1259题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中,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输出回路不应超过()路。
A.6
B.8
C.12
D.18
参考答案:B
解析: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3.3.7-4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输出回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输出回路不应超过8路;B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输出回路不应超过12路;
2)沿电气竖井垂直方向为不同楼层的灯具供电时,应急照明配电箱的每个输出回路在公共建筑中的供电范围不宜超过8层,在住宅建筑的供电范围不宜超过18层。
第1260题 某高危险场所使用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该系统在应急转换时,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s。
A.5
B.1.5
C.3
D.0.25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3.2.3 火灾状态下,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熄灭的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危险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0.25s;
2 其他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
3 具有两种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场所,标志灯光源点亮、熄灭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