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5.5.15-2公共建筑内,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其他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 50m² 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15m、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m² 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可设置 1 个疏散门。
A.7.35
B.7.875
C.10.5
D.12
参考答案:A
解析:
3500÷2=1750㎡,1750×0.6=1050人,1050×1/100=10.5m。A防火分区通向B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所需疏散总净宽度的30%,因此A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疏散净宽度至少为10.5×70%=7.35m。
第363题 某建筑高度128m的超高层公共建筑,在第13层和26层分别设置了两个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但可燃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B.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直接开向避难区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C.避难层中应急照明地面水平照度不应小于5.0lx
D.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
参考答案:A
解析:
《建规》5.5.23-4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A正确)。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B错误)。
5.5.23-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D错误。
《应急照明》表3.2.5避难层中应急照明地面水平照度不应小于3.0lx。C错误。
A.歌舞厅内任一点到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9m
B.四层就餐部室内任一点到最近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C.酒店客房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客房,其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D.酒店就餐部的疏散门距防烟楼梯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表5.5.17,A项,应≤9×1.25=11.25m,A错误。C项,应≤15×1.25=18.75m,C错误。
表5.5.17注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 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 25%。B项,应≤30×1.25=37.5m,B错误。D项,应≤10×1.25=12.5m,D正确。
A.10
B.12
C.15
D.18
参考答案:D
解析:
1800×1/100=18m。
第366题 某8层综合楼,裙房与高层主体连通部位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裙房3层,建筑面积5000㎡,耐火等级为一级,裙房商业区为商店营业厅和餐厅。裙房第三层的百人宽度指标应为( )m/百人。
A.0.65
B.1.00
C.0.75
D.0.85
参考答案:C
解析:
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时,裙房的疏散宽度指标可按有关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建规》表5.5.21-1,一级耐火等级,三层,0.75m/百人。
A.1.30m
B.1.40m
C.1.50m
D.1.80m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表5.5.18,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双面布房的疏散走道,≥1.40m。
第368题 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正确的是()。
A.避难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B.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所有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之和
C.避难走道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A级
D.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建筑面积不小于6㎡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6.4.1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A错误)
3 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B错误)
4 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C正确)
5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D错误),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A.防烟楼梯间
B.封闭楼梯间
C.剪刀楼梯间
D.敞开楼梯间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5.5.12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注: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疏散楼梯可按本规范有关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第370题 下列厂房可设1个安全出口的是( )。
A.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80㎡,且同时作业人数≤8人
B.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120㎡,且同时作业人数≤15人
C.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200㎡,且同时作业人数≤25人
D.地下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50㎡,且同时作业人数≤10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3.7.2 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 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²,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A错误)
2 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²,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B错误)
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m²,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C错误)
5 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²,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 (D正确)
第371题 下列关于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高档别墅内,地下室与地上层可共用楼梯间
B.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C.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D.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类液体管道,设置丙类液体管道时需加设相应防火措施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6.4.4-3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A正确。
6.4.1-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B正确。
6.4.1-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C正确。
6.4.1-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D错误。
第372题 根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病房楼应设置避难间,下列关于避难间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楼梯间和电梯的合用前室兼做避难间
B.避难间最多服务于3个病房护理单元
C.避难间的墙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隔墙
D.避难间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为0.50h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5.5.24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B错误),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²确定。
2 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适合用作避难间,以防止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A错误)
3 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C正确)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6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D错误)
第373题 某歌舞娱乐厅共4层,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歌舞厅的厅、室建筑面积均为3000㎡,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一至四层的疏散楼梯所需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 )m。
A.15
B.9.75
C.11.25
D.10.75
参考答案:A
解析:
3000×0.5=1500人,1500×1/100=15m。
A.37.5
B.30
C.25
D.11.25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表5.5.17注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 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 25%。(本条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场所,包括开敞式办公区、会议报告厅、宴会厅、观演建筑的序厅、体育建筑的入场等候与休息厅等,不包括用作舞厅和娱乐场所的多功能厅。)
表5.5.17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应≤9m,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增加25%。
第375题 多层办公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置了两座敞开楼梯间,该建筑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位于三层位于走道尽端的办公室,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 )m。
A.20
B.22
C.25.5
D.27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表5.5.17,多层办公建筑,二级耐火等级,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的疏散门≤22m。(22×1.25-2=25.2m)
A.0.65
B.0.75
C.1.00
D.1.25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表5.5.21-1,≥4层,≥二级,1.0m/百人。
第377题 根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避难走道与两个防火分区相通时,应至少设置2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B.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C.避难走道的防烟前室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
D.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采用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6.4.1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A正确);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B正确)。
4 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D正确)。
5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C错误),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第378题 某三级耐火等级礼堂建筑的观众厅内走道采用阶梯式,该观众厅设有1000个座位,根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该观众厅疏散门的最小疏散总净宽度为( )m。
A.6.5
B.7.5
C.8.5
D.10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1000×1.00m/100=10m
第379题 某剧场有2500个座位,耐火等级为一级,采用阶梯地面,下列关于该剧场安全疏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剧场疏散走道最小疏散总净宽度为18.75m
B.疏散门的数量不应少于10个
C.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
D.前后排座椅的排距小于0.90m时纵走道之间座位数不宜超过26个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表5.5.20-1,一级耐火等级,阶梯地面,疏散走道百人疏散指标取0.75m/百人,2500×0.75/100=18.75m,A正确。
5.5.16-1剧场、电影院、礼堂和体育馆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对于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2000÷2500+500÷400≈10个,B正确。
5.5.20-1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观众厅内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C正确);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D错误);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0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第380题 关于逃生疏散辅助设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缓降器无需配置动力系统
B.人员可利用疏散滑梯靠重力下滑至安全区域
C.室外疏散救援舱由逃生救援舱和滑轨两部分组成
D.室外疏散救援舱不能向上运行
参考答案:D
解析:
缓降器由摩擦棒、套筒、自救绳和绳盒等组成,无需其他动力,通过制动机构控制缓降绳索的下降速度。A正确。当发生火灾时,病房楼中的伤病员、孕妇等行动缓慢的病人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由外连通阳台进入避难滑梯,靠重力下滑到室外地面或安全区域。B正确。室外疏散救援舱由平时折叠存放在屋顶的一个或多个逃生救援舱和外墙安装的滑轨两部分组成。C正确。发生火灾时,专业人员用安装在屋顶的绞车将展开后的逃生救援舱引入建筑外墙安装的滑轨,逃生救援舱可同时与多个楼层走道的窗口对接,将髙层建筑内的被困人员送到地面,在上升时又可将消防救援人员送到建筑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