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1题 下列关于建筑内楼梯间设置的做法,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某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主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使用功能为商店和歌舞厅,裙房的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B.某采用敞开式外廊的5层小学教学楼,层高3m,其疏散楼梯间采用敞开楼梯间
C.某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建筑高度为30m,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D.建筑高度为33m的住宅建筑,每户的入户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其疏散楼梯间采用敞开楼梯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5.5.13A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宜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不能与敞开式外廊直接连通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大于 24m 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第342题 下列关于疏散楼梯间布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楼梯间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0m
B.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C.楼梯间内不应设置液体管道
D.当住宅的封闭楼梯间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A错误)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B正确)
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C错误,供水管道可以)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D错误)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第343题 火灾时消防员进入建筑后,能利用楼梯间内两梯段及扶手之间的空隙向上吊挂水带,快速展开救援作业,减少水头损失,对于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 )mm。
A.100
B.120
C.150
D.180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6.4.8 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第344题 下列工业建筑中,其楼梯间的选型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的是( )。
A.建筑高度为35m且每层人数为10人的制砖车间
B.建筑层数为3层且每层人数为25人的面粉加工厂房
C.建筑高度为33m且每层人数为11人的棉花加工厂房
D.建筑高度为28m的地上9层铝材仓库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3.7.6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第345题 下列建筑设置的楼梯间,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A.建筑高度为33m的病房楼,设置封闭楼梯间
B.超高层公共建筑的裙房,设置封闭楼梯间
C.地下三层埋深9m的民用建筑,设置封闭楼梯间
D.建筑高度为54m且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住宅建筑,设置敞开楼梯间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5.5.1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A错误)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B正确)
5.5.27-3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D错误)
6.4.4-1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C错误)
第346题 设置剪刀楼梯是当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难以满足不应小于5m时的变通措施,高层公共建筑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m。
A.5
B.10
C.7
D.12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5.5.10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
第347题 某纺织厂房,地上3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18m,建筑面积16800㎡,设置4部疏散楼梯间(编号①②③④)。下列关于各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号疏散楼梯间靠外墙布置,并具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设置为封闭楼梯间
B.③号封闭楼梯间开设防火门确实有困难,采用防火卷帘代替
C.④号疏散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采光,将其设置为防烟楼梯间
D.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材料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6.4.1-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第348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140m的住宅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关于避难层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在避难层设置的设备用房与避难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
D.在避难层设置消火栓、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用电话
参考答案:D
解析:
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而非排烟。
第349题 避难层(间)是建筑内用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某综合楼地上41层,建筑高度为148m,标准层的建筑面积为2800㎡,根据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应至少设置( )层避难层。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5.5.23-1 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第350题 下列关于疏散门开启方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单层制衣车间,同一时间作业人数60人,设置了2个内开门
B.某单层高锰酸钾厂房,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0人,设置了2个外开门
C.某教室有45个座位,设置了2个外开门
D.某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办公室,设计使用人数为40人,设置了1个内开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6.4.11-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第351题 下列多层医院病房楼内的房间中,可设置1个疏散门的是( )。
A.位于两个封闭楼梯间之间的房间,建筑面积为100㎡
B.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为60㎡
C.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为50㎡且房门的净宽度为0.90m
D.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房间内最远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为15m,建筑面积为20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为1.40m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5.5.15 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2 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C、D错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 1 个疏散门:
1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²;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 75m²(A错误、B正确);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 120m²;
A.一层位于两部疏散楼梯之间,建筑面积为50㎡的房间,设置了1个向外开启的平开门
B.三层位于袋形走道两侧,建筑面积为100㎡的房间且经常停留人数为50人,设置了2个推拉式玻璃门
C.五层位于袋形走道两侧,建筑面积为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为15人的房间,设置了1个向内开启的平开门
D.八层位于两个疏散楼梯之间,建筑面积为380㎡的观众厅,设置了2个向外开启的平开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6.4.11-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B错误。
第353题 某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玩具制造厂房,地上5层,每层建筑面积2000㎡,设置了2座封闭楼梯间。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他消防设施,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m。
A.40
B.50
C.60
D.75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表3.7.4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丙类厂房,≤60m。
第354题 某综合楼,建筑高度35m,一至三层为商场营业厅,四层为KTV,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他消防设施。关于四层KTV部分安全疏散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
B.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25m
C.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2.5m
D.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5m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表5.5.17,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25×1.25=31.25m(D错误);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9×1.25=11.25m(A错误);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9×1.25=11.25m(B错误)。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11.25+11.25=22.5m(C正确)。
第355题 根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设置要求中,叙述错误的是()。
A.避难走道与两个防火分区相通时,应至少设置2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B.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C.避难走道的防烟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D.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6.4.1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D正确)
2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A正确);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3 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B正确)
4 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C错误,无短边要求),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第356题 下列关于疏散楼梯间设置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建筑高度30m的医院,其防烟楼梯间可自然通风,未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B.与高层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的3层裙房为办公楼,其疏散楼梯采用敞开楼梯间
C.8层的住宅,建筑高度为24m,户门为木质门,其楼梯间采用了敞开楼梯间
D.建筑高度为32m每层建筑面积为900㎡的电信楼,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规》5.5.27-2 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第357题 某二级耐火等级的金属冶炼厂房,建筑高度为28m,地上6层,厂房内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该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m。
A.40
B.50
C.60
D.不限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表3.7.4,二级丁类高层厂房,疏散距离应≤50m。
第358题 下列关于疏散门的设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樟脑油提取车间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可向内开启
B.重油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吊门
C.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外部易于打开
D.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6.4.11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A错误)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 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B错误。
3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4 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C错误)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5.5.19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D正确。
第359题 某二级耐火等级五层商业建筑,其中四层分别设有录像厅、展览厅和KTV,其中录像厅200㎡,展览厅400㎡,KTV厅室面积200㎡。该建筑四层安全出口的最小总净宽度为( )m。
A.5
B.4
C.7
D.6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规》5.5.21-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²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²计算。(录像厅200人,KTV100人)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²。(展览厅300人)
(300+200+100)×1/100=6m
第360题 某耐火等级二级的多层高锰酸钾厂房,厂房内设置了符合规范要求的自动灭火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则该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m。
A.25
B.50
C.75
D.80
参考答案:B
解析:
《建规》表3.7.4,二级乙类多层厂房,疏散距离应≤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