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698题)


第221题 按照振捣方式不同,混凝土振捣器分为()等。


A.插入式

B.外部式

C.表面式

D.振动台

E.注入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振捣器按照振捣方式不同,分为插入式、外部式、表面式以及振动台等。


第222题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等。


A.浇筑前的运输

B.浇筑前的准备作业

C.浇筑时入仓铺料

D.平仓振捣

E.混凝土的养护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浇筑前的准备作业,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和浇筑后的养护。



第223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包括()。


A.表面裂缝

B.贯穿裂缝

C.深层裂缝

D.细微裂缝

E.基础裂缝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混凝土裂缝情况:细微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第224题 混凝土铺料允许间隔时间,主要受混凝土()的限制。


A.终凝时间

B.初凝时间

C.温控要求

D.运输能力

E.浇筑能力


参考答案:BC


解析:

混凝土铺料允许间隔时间,指混凝土自拌合楼出机口到覆盖上层混凝土为止的时间,它主要受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温控要求的限制。



第225题 关于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碾压混凝土坝现场一般采用VC 值为2~12s 的干贫混凝土

B.卸料,平仓,碾压主要是保证层间结合良好

C.碾压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配合比

D.在碾压过程中,要对碾压层的均匀性进行控制

E.施工过程中,通过检测碾压混凝土的湿密度和压实度控制强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用核子密度仪测定碾压混凝土的湿密度和压实度,对碾压层的均匀性进行控制。

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是以监测密度进行控制的。


第226题 浇筑仓混凝土出现下列( )情况之一时,应于挖除。


A.低等级混凝土混入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

B.长时间不凝固的混凝土料

C.未及时平仓振捣且已初凝的混凝土料

D.混凝土初凝且超过允许面积

E.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内


参考答案:ABC


解析:

1.混凝土浇筑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且超过允许面积。

(2)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内。

2.浇筑仓混凝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于挖除:

(1) 拌和物出现不合格料的情形:

1)错用配料单配料。

2)混凝土任意一种组成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

3)出机口混凝土拌和物不均匀或夹带生料,或温度、含气量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

(2)低等级混凝土混入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

(3)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或对结构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混凝土料。

(4)未及时平仓振捣且已初凝的混凝土料。

(5)长时间不凝固的混凝土料。



第227题 根据《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规范》NB/T 35092-2017, 下列( )属于生产过程温度控制。


A.料仓设遮阳防雨棚

B.储水池至拌合楼水管包裹保温材料

C.常态混凝土粗集料采用喷淋冷水预冷

D.混凝土运输机具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E.拌合楼采取加冰.加制冷水拌合混凝土


参考答案:CE


解析:

“A料仓设遮阳防雨棚.B储水池至拌合楼水管包裹保温材料 ”属于原材料温度控制,“D. 混凝土运输机具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属于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温度控制,均为错误选项。“C常态混凝土粗集料采用喷淋冷水预冷.E拌合楼采取加冰.加制冷水拌合混凝土”属于生产过程温度控制,为本题的正确选项。



第228题

1.根据事件一,计算该工程需要的混凝土拌合系统小时生产能力,判断拟选用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指出影响混凝土拌合系统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2.事件二中,岩基基础面需要做哪些处理?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前除检查基础面处理外,还要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3.指出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

(1)P=KhQm/MN(或Qh=KhQm/MN)      

=1.5×25000/(25×20)=75m3/h    

判断:2×35m3/h=70 m3/h(1分)<75m3/h,不满足要求。

(2)影响混凝土拌合系统生产能力的因素有:设备容量、台数、生产率等。

2.

(1)岩石基础面需要做的处理有:用人工清除表面松软岩石、棱角和反坡,并用高压水枪冲洗,若粘有油污和杂物,可用金属丝刷洗,直至洁净为止,最后用高压风吹至岩面无积水。

(2)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前还要检查:模板、钢筋及止水安设(注:预埋件不给分)等内容。

3.

错误之处:

(1)混凝土初凝后4h开始保湿养护。

(2)连续养护14d后停止。

正确做法:

(1)常态混凝土应在初凝后3h开始保湿养护。

(2)混凝土宜养护至设计龄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第229题

1.根据事件一,指出横道图中施工进度计划的不妥之处(不考虑工作持续时间),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事件二,为确保工期,指出6节涵洞洞身适宜的施工顺序(用编号表示);说明浇筑止水部位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3.根据事件二,指出每节涵洞洞身适宜的混凝土浇筑仓数及相应部位。

4.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分析本工程混凝土拌合物可能出现不合格料的情况有哪几种?

5.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指出事件四中涵洞两侧回填土的施工技术要求。

6.根据事件五,评定该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

(1)④与⑤同时施工不妥,因④和⑤在非汛期施工中要互为导流;

(2)②比①提前完工不妥;因②中的道路重建完工时间必须在①完成之后。

(3)⑥比①开工迟不妥;应先开工⑥中的拆除部分后再开工①。

2.

先a、c、e,再b、d、f(或先b、d、f,再a、c、e)

注意事项:(1)止水片高程处不得设置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时,不得冲撞止水片;

(3)振捣器不得触及止水片;

(4)嵌固止水片的模板应适当推迟拆模时间。

3.

洞身分两仓浇筑

底板及侧墙下部(贴角部位)

侧墙上部及顶板

4.

(1)错用配料单,质量不满足要求;

(2)配料时任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

(3)拌合不均匀(或夹生料);

(4)出机口混凝土坍落度超过最大允许值。

5.

(1)填筑前,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及其上附着物必须清除干净。

(2)应先洒水湿润混凝土表面,并边涂浓泥浆、边铺土、边压实。

(3)泥浆土与水的质量比宜为1︰2.5~1︰3.0。

(4)泥浆涂刷高度必须与铺土厚度一致,并应与下部涂层相衔接,严禁泥浆干涸后铺土和压实。

(5)压实机具应采用振动夯、蛙夯或小型振动碾等。

(6)填土面与涵洞侧壁混凝土表面脱开时必须予以清除重填。

(7)涵洞两侧填土应保持均衡上升。

6.

合格。

主要单元、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10/12=83.3%<90%。


第230题

1.改正事件一中三排帷幕孔的灌浆施工顺序。简述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过程)。

2.指出事件二Qh的计算公式中Kh、S、D、t1、t2的含义。

3.说明事件三中“混凝土浇筑温度”这一规范术语的含义。指出在混凝土拌合、运输过程中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具体措施。

4.说明事件四中混凝土强度评定为不合格的理由。指出对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5.除事件五中列出的参加会议的单位外,还有哪些单位代表应参加自查工作和列席自查工作会议?工程主管部门的要求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1)三排帷幕施工顺序:C→A→B

(2)帷幕灌浆施工工艺:钻孔、裂隙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和灌浆质量检查

2.Kh—小时不均匀系数;S—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

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

t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2—混凝土出机后到入仓所经历时间。

3.(1)混凝土浇筑温度,是指在混凝土平仓振捣后,覆盖上层混凝土前,距混凝土表面下250px处的混凝土温度。

(2)混凝土拌合、运输过程中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措施有:

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时间,减少运输途中和仓面温度回升。

在混凝土拌合时,加冷水、加冰和骨料预冷(骨料水冷、骨料风冷)

4.(1)不合格原因:

① 任一组试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低强度合格要求,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而试件中有三组试样仅为设计强度的80%。

② 试样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合格要求不低于80%,而实际只有78%。

(2)检测方法有:钻孔取芯和无损检测。

5.应参加自查工作的单位代表还有:主要设备(供应)商和运行管理单位代表;

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机构代表应列席自查工作会议。

工程主管部门要求不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工程质量结论进行核备,而不是核定。


第231题

1.写出图3中∑A、∑B、∑C、∑D分别对应的荷载名称。

2.事件一中,混凝土重力坝坝段分段长度一般为多少米?每个坝段的混凝土浇筑除采用竖缝分块以外,通常还可采用哪些分缝分块形式?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混凝土重力坝基础面处理措施和程序是否完善?请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除出机口温度、表面保护外,主要温度控制指标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四中,混凝土重力坝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能否评定为优良?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解析:

1.

∑A:自重∑B:扬压力∑C:水压力∑D:摩擦力

2.

混凝土重力坝分段长度一般为15~24米。

每个坝段的混凝土浇筑除采用竖缝分块以外,通常还可采用通仓浇筑、斜缝分块、错缝分块等分缝分块形式。

3.

不完善。混凝土重力坝基础面开挖至设计高程,应对基础面表面松软岩石、棱角和反坡进行清除,之后用高压水枪冲洗,若有油污可用金属丝清洗油污,再用高压枪吹至岩面无积水,经质检合格并按程序验收后,才能开仓浇筑。

4.

主要温度控制指标还应包括:浇筑温度、浇筑层厚度、间歇期、表面冷却、通水冷却等。

5.

不能评定为优良等级。

理由:本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12个,其中优良11个,未达到全部优良的标准。



第232题 某水利水电工程受弯构件,受压区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接头,则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最大百分率为( )。


A.25%

B.30%

C.50%

D.70%


参考答案:C


解析:

绑扎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宜超过25%;受压区不宜超过50%。



第233题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为()。


A.95%~106%

B.96%~105%

C.97%~104%

D.98%~103%


参考答案:D


解析: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第234题 钢筋焊接与绑扎接头距离钢筋弯头起点不小于()。


A.5d

B.6d

C.8d

D.10d


参考答案:D


解析:

焊接与绑扎接头距钢筋弯起点不小于10d,也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处。



第235题 对于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mm的非轴心受拉构件等的接头,可采用绑扎接头。


A.20

B.22

C.25

D.32


参考答案:B


解析:

受拉钢筋小于或等于22mm,受压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32mm,其他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可采用绑扎连接。



第236题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绑扎不少于()。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解析: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绑扎不少于3道。



第237题 下列受弯构件的钢筋接头方式中,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A.闪光对焊,受拉区42%

B.绑扎,受拉区20%

C.绑扎,受压区55%

D.机械连接,受拉区38%


参考答案:C


解析:

绑扎,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第238题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代换应遵循( )原则。


A.强度相等

B.面积相等

C.钢号相同

D.挠度相等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可按钢筋的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第239题 下列关于钢筋代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B.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C.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D.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

E.主筋采取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第240题 下列钢筋中,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的有(  )。


A.直径为22mm的受拉钢筋

B.直径为32mm的受拉钢筋

C.直径为22mm的受压钢筋

D.直径为32mm的受压钢筋

E.直径为22mm的构造钢筋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受拉钢筋小于或等于22mm,受压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32mm,其他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可采用绑扎连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