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21题 (难)按照施工工艺不同,顶棚装饰可分为( )。
A.抹灰类顶棚
B.石膏板顶棚
C.裱糊类顶棚
D.木质板顶棚
E.贴面类顶棚
参考答案:ACE
解析:顶棚装饰的分类:按照施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抹灰类顶棚、贴面类顶棚、裱糊类顶棚和装配式顶棚。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1。
第723题 (中)当厂房跨度大于( )m不宜采用砖混结构单层厂房。
A.5
B.9
C.10
D.15
参考答案:D
解析:砖混结构单层厂房:当厂房跨度大于15m,厂房的高度大于9m,吊车起重量达到5t时就不宜采用。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3。
第724题 (难)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类型有( )。
A.混凝土结构
B.砖混结构
C.排架结构
D.钢架结构
E.简易结构
参考答案:BCD
解析:单层工业厂房在结构和构造方面与民用建筑区别较大,目前主要有砖混结构、排架结构和钢架结构三种形式。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3。
第726题 (难)基础梁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室内地面一定距离,以便在该处设置墙身防潮层。
参考答案:对
解析:基础梁顶面的标高一般为-0.050~-0.060m,以便于在其上设置防潮层。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7。
第727题 (中)无檩体系的特点是( )。
A.构件尺寸小
B.质量轻
C.施工周期长
D.构件型号少
参考答案:D
解析:无檩体系是把屋面板直接搁置在屋架(屋面梁)上,构件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屋面板的规格较大,属于重型屋面。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6。
第728题 (难)为承受较大水平风荷载,单层厂房的自承重山墙处需设置( )以增加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A.连系梁
B.圈梁
C.抗风柱
D.支撑
参考答案:C
解析:设置抗风柱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山墙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8。
第729题 (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厂房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再用现浇施工时,一般采用独立杯形基础
B.屋盖系统主要包括屋架(屋面梁)、屋面板、屋盖支撑体系等
C.连系梁主要作用是保证厂房横向刚度
D.钢制吊车梁多采用“工”形截面
E.侧窗主要解决中间跨或跨中的采光问题
参考答案:BD
解析:排架结构单层厂房的基本构造:基础:通常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当厂房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再用现浇施工时,基础和柱子是整浇在一起的;如果厂房采用预制柱时,一般采用独立杯形基础。屋盖系统:主要包括屋架(屋面梁)、屋面板、屋盖支撑体系等。连系梁:是设置在厂房排架柱之间的水平联系构件,长度与柱距相同,主要作用是保证厂房纵向刚度。吊车梁:钢筋混凝土吊车梁的断面多采用“T”、“工”形或变截面的鱼腹梁;钢制吊车梁多采用“工”形截面。天窗:是单层厂房常见的采光和通风的设施之一,主要解决中间跨或跨中的采光问题,当厂房有较高的通风要求时,往往也要通过设置天窗来解决。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34~241。
第730题 (易)轻钢结构具有建筑自重轻、结构和构造简单等优点。
参考答案:对
解析:轻钢结构具有建筑自重轻、结构和构造简单、标准化和装配程度高、施工进度快、构件互换和可重复利用程度高等优点。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41。
第731题 (中)机电类成产车间多采用( )。
A.砖混结构单层厂房
B.排架结构单层厂房
C.钢架结构单层厂房
D.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
参考答案:C
解析:轻钢结构单层厂房:目前在现代工业企业中广泛应用,多用与机电类成产车间和仓储建筑。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41。
第732题 (难)轻钢结构单层厂房的基本组成( )。
A.檩条系统
B.轻钢骨架
C.金属柱
D.金属墙板
E.门窗
参考答案:ABDE
解析:轻钢结构单层厂房主体结构是钢架,钢架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厂房的空间进行选择。轻钢结构单层厂房一般由轻钢骨架、连接骨架的檩条系统、支撑墙板和屋面的檩条系统、金属墙板、金属屋面板、门窗、天窗等组成。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41。
第736题 (中)刚性基础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
A.挠曲变形
B.弯曲变形
C.剪切变形
D.轴向拉压变形
参考答案:A
解析:为保证基础的安全,必须限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计算值。由于此类基础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俗称为刚性基础。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P245。
第738题 (中)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
A.C15
B.C20
C.C30
D.C45
参考答案:B
解析: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P245。
第739题 (难)下列关于扩展基础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锥形基础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00~500mm
C.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90mm
D.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
E.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间距宜为100~200mm
参考答案:ADE
解析:锥形基础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P245。
第740题 (易)桩基础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外力通过承台由桩传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
参考答案:对
解析:桩基础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外力通过承台由桩传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承台将各桩连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并将荷载较均匀地传递给各个桩基。见教材第七章第二节P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