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81题 (中)“倒铺法”保温的构造层次依次是保温层、防水层、结构层。
参考答案:对
解析: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这种做法又称为“倒置式保温屋面”,对保温材料有特殊要求,应当使用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作为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上加设钢筋混凝土、卵石、砖等较重的覆盖层。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3。
第682题 (中)“倒铺法”保温的构造层次依次是( )
A.保温层 防水层 结构层
B.防水层 结构层 保温层
C.防水层 保温层 结构层
D.保温层 结构层 防水层
参考答案:A
解析: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这种做法又称为“倒置式保温屋面”,对保温材料有特殊要求,应当使用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作为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上加设钢筋混凝土、卵石、砖等较重的覆盖层。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3。
第683题 (易)隔汽层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渗入到( )。
A.防水层
B.保护层
C.保温层
D.结构层
参考答案:C
解析:为了防止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随热气流上升侵入保温层,应在保温层下面设置隔汽层。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3。
第684题 (中)下列材料中( )不能做保温材料。
A.炉渣
B.珍珠岩
C.苯板
D.油毡
参考答案:D
解析:保温材料通常可分为散料、现场浇筑的拌合物和板块料三种。散料式保温材料主要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炉渣等。板块式保温材料主要有聚苯板、加气混凝土板、泡沫塑料板、膨胀珍珠岩板、膨胀蛭石板等。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3。
第685题 (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温层的位置只能设置在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
B.隔汽层应设置在保温层上面
C.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当使用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作为保温层
D.可以把保温层与结构层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构件
E.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这种做法又称为“倒置式保温屋面”
参考答案:CDE
解析:保温层最为常见的位置是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为了防止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随热气流上升侵入保温层,应在保温层下面设置隔汽层;也可以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面,这种做法又称为“倒置式保温屋面”,对保温材料有特殊要求,应当使用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作为保温层,并在保温层上加设钢筋混凝土、卵石、砖等较重的覆盖层;还可以把保温层与结构层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构件,这种保温做法比较少见。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3。
第686题 (中)分仓缝不宜设在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
参考答案:错
解析:分仓缝应设置在预期变形较大的部位(如装配式结构面板的支撑端、预制板的纵向接缝处、屋面的转折处、屋面与墙的交界处),间距一般应控制在6m以内,严寒地区缝的间距应适当减小,分仓缝处的钢筋网片应断开。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5。
第687题 (易)泛水要具有足够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00mm。
参考答案:错
解析:泛水构造:凡是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的交界处,如女儿墙、山墙、通风道、楼梯间及电梯室出屋面等部位均要做泛水处理,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如条件允许时一般都做得稍高一些。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5。
第688题 (易)泛水的高度不能小于250mm。
参考答案:对
解析:泛水构造:凡是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的交界处,如女儿墙、山墙,通风道、楼梯间及电梯室出屋面等部位均要做泛水处理,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如条件允许时一般都做得稍高一些。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5。
第689题 (易)分仓缝一般设置在预制板的支承端、屋面的转折处、板与墙的交接处。
参考答案:对
解析:分仓缝应设置在预期变形较大的部位(如装配式结构面板的支撑端、预制板的纵向接缝处、屋面的转折处、屋面与墙的交界处),间距一般应控制在6m以内,严寒地区缝的间距应适当减小,分仓缝处的钢筋网片应断开。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5。
第690题 (易)泛水要具有足够的高度,一般不小于( )mm。
A.100
B.200
C.250
D.300
参考答案:C
解析:泛水构造:凡是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的交界处,如女儿墙、山墙、通风道、楼梯间及电梯室出屋面等部位均要做泛水处理,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如条件允许时一般都做得稍高一些。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5。
第691题 (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女儿墙要做泛水处理
B.泛水高度一般不大于250mm
C.预制板的纵向接缝处应设置分仓缝
D.分仓缝间距一般应控制在10m以内
E.严寒地区缝的间距应适当减小,分仓缝处的钢筋网片应断开
参考答案:ACE
解析:泛水构造:凡是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的交接处,如女儿墙、山墙,通风道、楼梯间及电梯室出屋面等部位均要做泛水处理,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如条件允许时一般都做得稍高一些。分仓缝应设置在预期变形较大的部位(如装配式结构面板的支撑端、预制板的纵向接缝处、屋面的转折处、屋面与墙的交接处),间距一般应控制在6m以内,严寒地区缝的间距应适当减小,分仓缝处的钢筋网片应断开。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5。
第693题 (中)悬山通常是把檩条挑出山墙,用( ) 水泥石灰麻刀砂浆做披水线,将瓦封住。
A.1:1
B.1:2
C.1:3
D.1:4
参考答案:B
解析:悬山通常是把檩条挑出山墙,用木封檐板将檩条封住,用1:2水泥石灰麻刀砂浆做披水线,将瓦封住。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9。
第694题 (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挑檐也可用于降水量小的地区低层建筑的有组织排水
B.当檐口挑出较大时可以用屋面板处挑檐口(长度不宜大于500mm)
C.悬山通常是把檐板挑出山墙,用1:2水泥石灰麻刀砂浆做披水线,将瓦封住
D.硬山是把山墙升起后包住檐口,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应做泛水处理
E.硬山通常用砂浆粘贴小青瓦做成泛水或用铁皮进行处理
参考答案:ADE
解析:挑檐:常用于自由排水,有时也用于降水量小的地区低层建筑的有组织排水。当檐口出挑较小时,可用砖在檐口处逐皮外挑,外伸长度不大于墙厚1/2。当檐口挑出较大时可以用屋面板出挑檐口(长度不宜大于300mm),或在檐口墙外加一檩条(檐檩),也可以利用已有椽子直接挑出。包檐:包檐是在檐口外墙上部砌出压檐墙或女儿墙,将檐口包住,在包檐内设天沟,天沟内先用镀锌铁皮放在木底板上,铁皮一边伸入油毡层下,以便在靠墙处做泛水。悬山:悬山通常是把檩条挑出山墙,用木封檐板将檩条封住,用1:2水泥石灰麻刀砂浆做披水线,将瓦封住。硬山:硬山是把山墙升起后包住檐口,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应做泛水处理,通常用砂浆粘贴小青瓦做成泛水或用铁皮进行处理,也可用水泥石灰麻刀砂浆抹成泛水。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18~219。
第695题 (易)为了避免因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相互影响,沉降缝的基础应断开。
参考答案:对
解析:沉降缝把建筑分成在结构上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若干个单元。除了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在结构与构造上要完全独立之外,基础也要完全独立。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23。
第696题 (难)沉降缝与伸缩缝的主要区别在于墙体是否断开。
参考答案:错
解析:伸缩缝在结构和构造上要完全独立,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要成为独立的结构与构造单元。由于基础埋至在地下,基本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仍然可以连在一起。沉降缝把建筑分成在结构上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若干个单元。除了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在结构与构造上要完全独立之外,基础也要完全独立。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23。
第697题 (难)沉降缝与伸缩缝的主要区别在于基础是否断开。
参考答案:对
解析:伸缩缝在结构和构造上要完全独立,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要成为独立的结构与构造单元。由于基础埋至在地下,基本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仍然可以连在一起。沉降缝把建筑分成在结构上和构造上完全独立的若干个单元。除了屋顶、楼板、墙体和梁柱在结构与构造上要完全独立之外,基础也要完全独立。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23。
第698题 (中)沉降缝是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带来的破坏作用而设置的,其缝宽应大于100mm。
参考答案:错
解析:设置沉降缝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不均匀沉降带来的破坏作用。缝的宽度与地基的性质、建筑预期沉降量的大小以及建筑高低分界处的共同高度有关,一般不小于30mm。见教材第七章第一节P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