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题库(2063题)


第1821题 货运合同的法律特征有(  )。


A.货运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B.货运合同的标的是获取货物

C.货运合同的标的是运输行为

D.货运合同是诺成合同

E.货运合同的收货人和托运人可以是同一人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货运合同的法律特征

【选项分析】货运合同的法律特征货运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一)货运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二)货运合同的标的是运输行为(三)货运合同是诺成合同(四)货运合同当事人的特殊性。货运合同的收货人和托运人可以是同一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同一人。故“货运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货运合同的标的是运输行为”“货运合同是诺成合同”“货运合同的收货人和托运人可以是同一人”正确。


第1822题 某化工责任有限公司与某运输集团就化工原料运输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合同中承运人的权利有(    )。


A.任意变更运输线路权

B.拒绝支付运费权

C.特殊情况下的货物留置权

D.对货物的处置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货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选项分析】在运输合同中,承运人未按照约定路线或者通常路线运输增加运输费用的,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可以拒绝支付增加部分的运输费用。

托运人违反包装规定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承运人无权处置托运人的货物。

故“特殊情况下的货物留置权”正确。


第1823题 托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包装货物,托运人违反包装的约定的,承运人可以行使(  )。


A.拒绝支付运费权

B.求偿权

C.留置权

D.拒运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货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选项分析】托运人违反包装的规定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


第1824题 甲建筑公司与乙运输公司签订了一份材料运输合同,在乙公司将该材料交付甲指定的收货人之前,甲公司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要求乙公司(  )。


A.返还货物

B.中止运输

C.变更收货人

D.变更到达地

E.赔偿运输途中材料损毁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货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选项分析】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应当赔偿承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故“返还货物”、“中止运输”、“变更收货人”、“变更到达地”正确。

至于运输途中材料损毁,如果是因不可抗力、材料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过错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第1825题 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主要义务包括(  )。


A.按指示处理委托事务的义务

B.亲自处理委托事务

C.披露第三人的义务

D.只需转交财产

E.承担赔偿义务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委托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选项分析】受托人的主要义务是按指示处理委托事务、亲自处理委托事务、委托事务报告和转交财产、披露委托人或第三人以及承担赔偿。

故“按指示处理委托事务的义务”、“亲自处理委托事务”、“披露第三人的义务”、“承担赔偿义务”正确。


第1826题 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有(  )。


A.委托合同等同于民事代理

B.委托的事务可以是法律行为

C.委托合同可以是无偿合同

D.委托的事务可以是事实行为

E.委托合同是提供劳务的合同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

【选项分析】委托合同的目的是为他人处理或管理事务,委托合同的订立以双方相互信任为前提,但委托合同未必是有偿合同。

委托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提供劳务的合同。合同订立后,受托人在委托的权限内所实施的行为,等同于委托人自己的行为;委托的事务可以是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它不同于民事代理,后者委托的只能是法律行为。它也不同于行纪合同,后者委托的仅是商事贸易行为。

如果没有双方的相互信任和了解,委托合同关系难以成立,即使是建立了委托关系,也难以巩固。因此,在委托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后,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了不信任,可随时终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 也可以是无偿合同。

故“委托的事务可以是法律行为”“委托合同可以是无偿合同”“委托的事务可以是事实行为”“委托合同是提供劳务的合同”正确。

 


第182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委托合同终止的情况有( )。


A.受托人死亡

B.委托人死亡

C.受托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D.委托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E.委托人终止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委托合同的终止

【选项分析】委托人死亡、终止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终止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第1828题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有(    )的意见。


A.地方政府主管部门

B.噪声污染防治监管部门

C.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选项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第1829题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 dB(A)。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


A.15dB(A)

B.20dB(A)

C.25dB(A)

D.30dB(A)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选项分析】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限值。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 dB(A)。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第1830题 《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千米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    )以上。


A.50%

B.60%

C.70%

D.80%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节能的规定

【选项分析】《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千米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第1831题 《绿色施工导则》对施工用电及照明的规定,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    )。


A.15%

B.20%

C.25%

D.30%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节能的规定

【选项分析】《绿色施工导则》对施工用电及照明的规定,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第1832题 施工单位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民用建筑项目合同价款(  )的罚款。


A.2%以下

B.2%以上4%以下

C.3%以上4%以下

D.4%以上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违反建筑节能标准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选项分析】施工单位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民用建筑项目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正确选项是“2%以上4%以下”。


第1833题 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环保是指环境保护,四节是指(    )。


A.节能

B.节地

C.节水

D.节材

E.节电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一般规定。

【选项分析】《绿色施工导则》规定,“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第1834题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注册执业人员未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  ),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格证书的部门吊销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注册。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违反建筑节能标准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选项分析】《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注册执业人员未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3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格证书的部门吊销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


第1835题 按照《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下列关于施工企业节能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优先采用自来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

B.鼓励使用黏土砖,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

C.照明设计的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D.必须采购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节能的规定

【选项分析】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故选项“优先采用自来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错误;

《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黏土砖。故排除选项“鼓励使用黏土砖,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

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施工用电及照明:(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故选项“照明设计的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正确;

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故选项“必须采购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错误。



第1836题 《文物保护法》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    )文物保护单位。


A.全国重点

B.省级

C.市、县级

D.村级

E.乡级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分级。

【选项分析】 《文物保护法》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837题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水下文物不包括(    )以后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以及著名人物无关的水下遗存。


A.1900年

B.1910年

C.1911年

D.1920年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水下文物的保护范围。

【选项分析】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水下文物是指遗存于下列水域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1)遗存于中国内水、领海内的一切起源于中国的、起源国不明的和起源于外国的文物;(2)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和起源国不明的文物;(3)遗存于外国领海以外的其他管辖海域以及公海区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文物。以上规定内容不包括1911年以后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以及著名人物无关的水下遗存。



第1838题 下列文物中,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


A.祖传文物

B.我国邻海毗邻海域中遗存的文物

C.民营企业家捐赠给国家的文物

D.遗存于公海的起源于中国的文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范围。

【选项分析】 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1)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2)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3)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5)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第1839题 某项目既有桥梁也有道路,施工现场大都处于人口密集区。运进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包括石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砂子等,经常出现粉尘四处弥漫的情形。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施工不允许使用此类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物质

B.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C.只要交纳罚款,可以不采取防护措施

D.由于企业本身从事公益事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不违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

【选项分析】“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正确,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贮存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应当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第1840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    )划定并公布。


A.文物保护单位

B.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C.文物核定单位

D.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选项分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