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由(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
A.行业主管部门
B.国家质量监督部门
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
参考答案:D
第12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A.生产、经营、检验单位
B.生产、使用、监督单位
C.生产、使用、检测单位
D.生产、经营、使用单位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第12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B.锅炉改造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将改造方案等资料归档保存
C.进口大型起重机应当向进口地的安全监管部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D.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参考答案:D
A.7
B.15
C.20
D.30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12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 )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五十一条: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考核,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资格,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13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用人单位
B.使用单位
C.经营单位
D.单位工会
参考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13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用人单位
B.医疗卫生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工会
参考答案:A
第13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事业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C.企业、政府单位
D.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单位
参考答案:B
第13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 )的罚款。
A.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D
第13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 )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规划阶段
C.设计准备阶段
D.设计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135题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自( )年4月1日起施行。
A.2017
B.2018
C.2019
D.2020
参考答案:C
解析:2019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第708号),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A.三
B.二
C.一
D.半
参考答案:D
解析: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A.《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参考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未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导致发生严重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生产安全事故危害扩大,或者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未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4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未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送备案、未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或者配备应急值班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A.0.5万元以上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C.1.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未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送备案、未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或者配备应急值班人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