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题库(958题)


第481题 沉井下沉时工人6h换班一次,沉井的标高、轴线位移至少(  )测量一次。


A.1h

B.2h

C.4h

D.6h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沉井下沉施工。

【选项分析】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1)下沉时高程、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

 2)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3)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4)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第482题 关于沉井刃脚垫木铺设的要求,正确的有(  )。


A.应使刃脚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符合设计起沉高程的要求

B.平面布置要均匀对称

C.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应与刃脚底面中心线重合

D.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应落在刃脚底面外圆周线上

E.定位垫木的布置应使沉井有对称的着力点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沉井垫层施工。

【选项分析】垫木铺设应使刃脚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符合设计起沉高程的要求;平面布置要均匀对称,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应与刃脚底面中心线重合,定位垫木的布置应使沉井有对称的着力点。


第483题 沉井下沉监控量测做法错误的是(  )。


A.下沉时高程、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

B.终沉时,每班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

C.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D.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选项分析】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1)下沉时高程、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

2)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3)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4)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第484题 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  )。


A.10mm/8h

B.15mm/8h

C.20mm/8h

D.25mm/8h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沉井下沉控制。

【选项分析】沉井下沉监控测量: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第485题 下列水池(构筑物)工程施工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的有(  )。


A.受地表水、地下动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结构工程

B.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C.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体重力不能平衡承压水水头的水池基坑工程

D.施作完抗浮结构的水池

E.正进行水下封底的沉井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选项分析】下列水池(构筑物)工程施工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1)受地表水、地下动水压力作用影响的地下结构工程。
(2)采用排水法下沉和封底的沉井工程。 
(3)基坑底部存在承压含水层,且经验算基底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土体重力不足以平衡承压水水头压力,需要减压降水的工程。 


第486题 无盖水池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  )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A.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前12h

B.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12h

C.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

D.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8h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水池蒸发量测定。

【选项分析】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应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第487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 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 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 1mm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满水试验水位观测。

【选项分析】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0.1mm。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第488题 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应掌握的要点有(  )、外观观察及蒸发量的测定。


A.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B.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C.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后24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E.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24h


参考答案:BD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水池满水试验要求。

【选项分析】满水试验时水池注水: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第489题 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B.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选项分析】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水位观测: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第490题 1.补全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的内容。2.请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补充完整。3.修正满水试验中存在的错误。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模板设计时还应考虑的内容:

(1)各部分模板的结构设计,各节点的构造,以及预埋件、止水片等固定方法;

(2)脱模剂的选用;

(3)模板的拆除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

2.混凝土浇筑的完整施工方案尚需补充以下内容: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外加剂的选择;

(2)搅拌车及泵送车停放位置;

(3)混凝土分仓布置;

(4)预留施工缝的位置及要求;

(5)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

(6)变形缝的施工技术措施;

(7)季节性施工的特殊措施;

(8)安全生产的措施;

(9)劳动组合。

3.满水试验中存在的错误以及修正。

(1)错误之处:一次充到设计水深。

正确做法: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2)错误之处:水位上升速度为5m/h。

正确做法: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

(3)错误之处: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正确做法: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错误之处: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正确做法: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不得超过2L/(㎡.d)才认定合格。

【点拨】此题考查了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要点和满水试验的过程及合格标准。


第491题 水池满水试验水池注水做法错误的有(  )。


A.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

B.每次注水为水池的1/3

C.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3m/d

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E.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参考答案:B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满水试验要求

【选项分析】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做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第492题 1.图20中基坑缺少哪些降排水设施?顶板支架缺少哪些重要杆件?2.指出图21、图22中A、B名称,简述本工程采用这种形式螺栓的原因。3.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为什么会制止现场施工员行为?取消细石混凝土?护面应履行什么手续。4.事件三中,现场的易燃易爆物体危险源还应包括哪些?5.事件四所造成的损失能否索赔?说明理由。6.配水井满水试验至少应分几次?分别列出每次充水高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缺少的降水设施:①井点或管井;②集水井;③排水泵;④排水管道;⑤排水沟。

顶板支架缺少的杆件:①斜撑;②水平撑;③剪刀撑。

2.A 为止水片或止水环;B 为防水砂浆。

采用对拉螺栓的原因:①是模板其支撑结构的支点,可平衡两侧模板的压力,②可调节内外侧模板的间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3.因为施工员违反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作业。

取消细石混凝土护面应重新组织专家论证,按照专家论证意见修改专项方案,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再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而后方可实施。

4.还有①木梁;②竹胶板;③密封材料;④预应力材料;⑤明火及气割气体;⑥模板;⑦机械油;⑧包装材料等。

5.不能。理由:未做功能性试验且施工措施不当,属于施工方自己的责任。

6.本配水井满水试验注水至少应分 3 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 1/3。

第一次:本配水井属于中型池体,第一次应先注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 ,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水深 3m,第二次:水深 6m,第三次:水深 9m。(注意每次和每天的区别,注水速度是每天两米,而不是每次两米。只要中间没有间歇时间,连续注多少天都算是一次。)

【点拨】此题考查了降水的施工要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要点,施工方案的变更程序及满水试验的流程。



第493题 1.清水池高度方向施工需设几道施工缝,应分别在什么位置?并简述其施工要求。2.指出图2中a、b材料的名称。3.简述清水池划分施工段的主要依据。4.将背景资料中工序按常规流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5.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湿面积有哪些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两道。

设置位置:①池壁与底部相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底板上面不小于200mm处;底板与池壁连接有腋角时,宜留在腋角上面不小于200mm处。②池壁与顶部相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顶板下面不小于200mm处;有腋角时,宜留在腋角下部。

施工要求:施工缝内应设置止水带,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浇筑时,应凿毛和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先铺一层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宜为15~30mm;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a为聚氯乙烯胶泥嵌缝料或密封膏等填充防渗材料。

b为橡胶止水带。

3.主要依据:合同文件、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变形缝位置),国家省市地区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规定,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程、工程施工其他参考资料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

4.②—④—①—③—⑤

5.浸湿面积:设计水位(6米)以下池壁、底板浸湿面积,不含内隔墙。



第494题 沟槽开挖前编制的沟槽开挖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


A.沟槽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开挖断面图

B.沟槽形式、开挖方法及堆土要求

C.施工设备机具的型号、数量及作业要求

D.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沿线管线及构(建)筑物保护要求

E.安管方案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沟槽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选项分析】沟槽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1)沟槽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开挖断面图。
(2)沟槽形式、开挖方法及堆土要求。
(3)无支护沟槽的边坡要求;有支护沟槽的支撑形式、结构、支拆方法及安全措施。
(4)施工设备机具的型号、数量及作业要求。
(5)不良土质地段沟槽开挖时采取的护坡和防止沟槽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
(6)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沿线管线及构(建)筑物保护要求等。


第495题 设计无要求时可按经验公式B=D0+2×(b1+b2+b3)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其中D0为(  )。


A.管直径

B.管外径

C.管内径

D.管壁厚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槽底部开挖宽度计算。

【选项分析】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设计无要求,可按经验公式计算B=D0+2×(b1+b2+b3),

D0:管外径,mm;b1: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 mm;b2:管道一侧支撑厚度, mm;b3:管道一侧模板厚度, mm。



第496题 相同条件下放坡开挖沟槽,可采用最陡边坡的土层是(  )。


A.经井点降水后的软土

B.中密砂土

C.硬塑黏土

D.硬塑粉土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沟槽边坡坡度。

【选项分析】相同条件下放坡开挖沟槽,可采用最陡边坡的土层是硬塑黏土。



第497题 机械开挖沟槽应预留一定厚度土层,由人工开挖至槽底设计高程,其厚度为(  )。


A.50~100mm

B.100~150mm

C.150~200mm

D.200~30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沟槽开挖

【选项分析】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第498题 1.改正下管、安管方案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2.在本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下,挖土机和起重机安全施工应注意什么?3.改正项目部沟槽开挖和槽底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4.指出管座分层浇筑施工作法中的不妥当之处。5.改正项目部闭水试验做法中的错误之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管道开挖及安装宜自下游开始。

管道承口朝施工前进的方向。

2.挖土机应注意:①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②不得掩埋消防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③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1.0m处,严禁机械开挖。起重机应注意: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与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当地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

3.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超挖后,施工单位不应自行进行槽底处理,槽底处理时应通知监理人员。完毕后,经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4.不应对第一次施工平基压光、抹面。

管座二次浇筑应先将管座平基凿毛、冲净。 

5.①闭水试验应在填土之前进行;②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24小时后再进行;③管道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孔洞应封堵。

【点拨】此题考查了管道施工顺序,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地基处理规定,管座的施工,闭水试验的的要求。


第499题 1.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映出A公司和B公司分别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什么具体问题?2.B公司处理软弱土层基槽做法违反规范中的什么规定?3.法院是否应当受理B公司的诉讼?为什么?4.该分包合同是否有效?请说明法律依据。5.该分包合同是否应当继续履行?针对已完成工作量应当如何结算?6.发生事故后B公司是否应该支付合同总价的0.5%作为补偿?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映出A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A公司不应当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分包;应当审核批准分包商编制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应当提供或验证必要的安全物资、工具、设施、设备;应当确认分包商进场从业人员的资格。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映出B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要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认真贯彻执行工地的分部分项、分工种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在施工期间必须接受总包方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对各自所处的施工区域、作业环境、安全防护设施、操作设施设备、工具等必须认真管理,发生问题和隐患,立即停止施工,落实整改。

2.B公司处理软弱土层基槽做法违反规范中的支撑应随着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 m的规定,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深度0.4-0.8m。

3.法院不应当受理B公司的诉讼。

理由:分包合同中约定出现争议后通过仲裁解决。

4.该分包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A公司不应当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分包。

5.该分包合同不应当继续履行。

针对已完成工作量应当实际已经完成工程量来结算。

6.发生事故后B公司应该支付合同总价的0.5%作为补偿。

理由:无效合同有过错方应赔偿对方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根据过错大小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点拨】此题考查了施工安全管理,基坑开挖支护技术要点,争议处理,非法转包的判断,要求考生重点理解《建筑法》和《合同法》相关规定。



第500题 在旧路上开槽埋管时,沟槽挖掘计算深度通常是指(  )。


A.地表标高一管底设计标高

B.地表标高一管道土基标高

C.路基标高一管底设计标高

D.路基标高一管道土基标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点涉及沟槽挖掘计算深度的概念。

【选项分析】这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常识问题,但初入行的人常容易犯错。因为都漏算了管壁厚度、管座厚度和基础厚度。在计入管壁厚度时,尚应注意承插式管道的承口处厚度是否大于管壁厚度;大于时,应取承口处的厚度作为管壁厚度进行计算。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