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试题题库(523题)


第161题 设计安全防护罩必须全面考虑各项技术要求。下列技术要求中,错误的是()。


A.只有防护罩闭合后,传动部件才会运转

B.对于固定安装的防护罩,操作人员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触及运动部件

C.防护罩与运动部件之间有足够的间隙

D.为了便于调整,应安装开启防护罩的按键式机构


参考答案:D


解析: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l)只要操作人员可能触及的传动部件,在防护罩没闭合前,传动部件就不能运转。(2)采用固定防护罩时,操作人员触及不到运转中的活动部件。(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之间的任何接触。(4)防护罩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5)开启式防护罩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6)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7)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维护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8)防护罩必须坚固可靠,以避免与活动部件接触造成损坏和工件飞脱造成的伤害。(9)防护罩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平台或阶梯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第162题 安全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设置安全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

B.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C.作业的可视性

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参考答案:D


解析:在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除危险,应使用安全装置。设置安全装置,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1)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例如固定的安全装置有可能使机器过热。(3)可视性(从操作及安全的角度来看,需要机器的危险部位有良好的可见性)。(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例如选择特殊的材料来控制噪声的强度。


第163题 某企业对厂内一桥式起重机进行大修。大修结束试运行过程中,一把扳手从桥式起重机桥架的工艺孔中掉落,正好砸中起重机下方行走的一名员工的头部,致其头部受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该起事故的事故类型属于()。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起重伤害

D.其他伤害


参考答案:C


解析: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第164题 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中,下列属于机械性危险的是()


A.锋利的刀刃或锐边

B.电击与电伤

C.电离辐射

D.灼烫伤害


参考答案:A


解析:

机械伤害包括:

1)形状或表面特性。如锋利刀刃、锐边、尖角形等零部件、粗糙或光滑表面;

2)相对位置。如由于机器零部件运动可能产生挤压、剪切、缠绕区域的相对位置;

3)动能。具有运动(速度、加速、减速)以及运动方式(平动、交错运动或旋转运动)的机器零部件与人体接触,零部件由于松动、松脱、掉落或折断、碎裂、甩出;

4)势能。人或物距离地面有落差在重力影响下的势能,高空作业人员跌落危险、弹性元件的势能释放、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势能、高压流体(液压和气动)压力超过系统元器件额定安全工作压力等;

5)质量和稳定性。机器抗倾翻性或移动机器防风抗滑的稳定性;

6)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或破裂

7)料堆(垛)坍塌、土岩滑动造成淹埋所致的窒息危险等。

非机械伤害;主要包括电气危险(如电击、电伤)、温度危险(如灼烫、冷冻)、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未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等。

其中BCD属于非机械伤害。


第165题 在转动轴(无凸起部分):一般是通过在光轴的暴露部位安装一个松散的和轴有()mm的净距护套对其进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A.8

B.10

C.12

D.15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于旋转部件中的转动轴(无凸起部分):一般是通过在光轴的暴露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和轴有12mm净距的护套来对其进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第166题 皮带传动的危险出现在皮带接头及皮带进入到皮带轮的部位,通常采用金属焊接的防护网进行防护。下列皮带传动系统的防护措施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皮带传动安装了金属焊接的防护网,金属网与皮带的距离为55mm

B.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采用金属焊接的防护网进行防护

C.皮带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皮带回转速度在9m/min以上,未设防护

D.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上,皮带轮中心距在3m以下,未设防护


参考答案:C


解析:

皮带传动:危险出现在皮带接头及皮带进入到皮带轮的部位。可使用焊接的金属网作为防护。

 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离地面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375px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第167题 机械设备安全应考虑机械产品安全和机械使用安全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来消除或减小机械设备风险。下列机械设备安全措施中,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的是()。


A.机械零、构件连接紧固可靠

B.设计时避免出现锐边、尖角

C.机械产品材料具有抗腐蚀功能

D.制定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质安全技术是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D选项属于管理的因素。



第168题 实现本质安全,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治本之策,下列机械安全措施中,不属于机械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A.避免材料毒性

B.事故急停装置

C.采用安全电源

D.机器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B选项属于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属于间接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第169题 为了实现人在操作机械时不发生伤害,提出了诸多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步骤的顺序分别是()。


A.使用安全信息一提供安全防护一实现本质安全

B.提供安全防护一使用安全信息一实现本质安全

C.实现本质安全一使用安全信息一提供安全防护

D.实现本质安全一提供安全防护一使用安全信息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除或减小相关风险,应当按照下列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即“三步法”:本质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使用信息(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第170题 关于防护装置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式防护装置是通过机械方法(铁链、滑道等)与机器的构架或邻近的固定元件链接,并且不用工具就能打开的防护装置

B.连锁防护装置,只要防护装置不关闭,其被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才有可能执行;

C.防护装置的开闭状态直接与防护危险状态相连锁,只要防护装置不关闭,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就不能执行

D.给出停机指令信号,是在防护装置关闭之后


参考答案:C


解析:

防护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带或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装置结合使用。按使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固定式防护装置。保持在所需位置(关闭)不动的防护装置。不用工具不能将其打开或拆除。

(2)活动式防护装置。通过机械方法(如铁链、滑道等)与机器的构架或邻近的固定元件相连接,并且不用工具就可打开。

(3)联锁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开闭状态直接与防护的危险状态相联锁,只要防护装置不关闭,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就不能执行,只有当防护装置关闭时,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才有可能执行;在危险机器功能执行过程中,只要防护装置被打开,就给出停机指令。



第171题 .长期在采光照明不良的条件下作业,容易使操作者出现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可能由于误操作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合理的采光与照明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下列关于生产场所采光与照明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不应小于开间长度的1/3

B.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车间安全通道长度的90%

C.备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20%

D.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应用墙封死


参考答案:B


解析:

A选项: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不应小于开间长度的1/2C选项:备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D选项: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第172题 合理地做好毛坯、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工艺装备的投产批次和数量,限量存储。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倍。


A.2.5;1.5

B.1.5;1.5

C.1.5;2.5

D.2.5;2


参考答案:C


解析:

合理地做好毛坯、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工艺装备的投产批次和数量,限量存储。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2.5倍。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高处作业区堆放生产物料和工具,应严格控制数量。



第173题 砂轮机是用来刃磨各种刀具、工具的常用设备。砂轮机除了具有磨削机床的某些共性要求外,还具有转速高、结构简单、适用面广、一般为手工操作等特点。下列关于砂轮机的安全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A.端部螺纹应满足防松脱的紧固要求,旋转方向与砂轮工作方向相同,砂轮机应标明旋转方向

B.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切断用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4,卡盘各表面平滑无锐棱,夹紧装配后,与砂轮机接触的环形压紧面应平整、不得翘曲

C.防护罩的总开口角度不大于90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角度不超过65度

D.砂轮与工件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 mm


参考答案:A


解析:

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

(1)主轴:端部螺纹应满足防脱紧固要求,旋转方向与砂轮工作方向相反,砂轮机应标明旋转方向。端部螺纹应足够长,切实保证整个螺母旋入压紧,主轴螺纹部分须延伸到紧固螺母的压紧面内,但不得超过砂轮最小厚度内孔长度的1/2

(2)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切断用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4,卡盘各表面平滑无锐棱。夹紧装配后,与砂轮机接触的环形压紧面应平整、不得翘曲;卡盘与砂轮侧面的非接触部分应有不小于1.5mm的足够间隙。

(3)防护罩:总开口角度不大于90度,如果使用砂轮安装轴水平面以下砂轮部分加工时,防护罩开口角度可以增加125度,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65度。防护罩任何部位不得与砂轮装置运动部件接触,砂轮卡盘外侧面与砂轮防护罩开口边缘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大于15 mm。防护罩的圆周防护部分应能调节或配有可调护板,以便补偿砂轮的磨损,当砂轮磨损时,砂轮的圆周表面与防护罩可调护板之间距离应不大于1.6m。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 mm,但砂轮有磨损时,应随时调节工件托架以补偿砂轮的磨损,使工件托架和砂轮间的距离不大于2 mm

A选项中:端部螺纹应满足放松脱紧固要求,旋转方向与砂轮工作方向相反,砂轮机应标明旋转方向


第174题 木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不包括()。


A.机械危险

B.木粉尘危害

C.噪声和振动危害

D.苯中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木工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1)机械危险;(2)生物效应;(3)化学危害;(4)木粉尘危害;(5)火灾和爆炸危险;(6)噪声和振动危害;其中D选项的苯中毒属于喷漆作业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



第175题 带锯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锯条的锯齿应锋利,齿深不得超过锯宽的1/3,锯条厚度应与匹配的带锯轮相适应

B.锯条焊接应牢固平整,接头不超过3个

C.上锯轮处于最高位置时,其上端与防护罩内衬表面应有不小于200mm的足够间距

D.在空运转条件下,机床噪声最大声压级不得超过85dB(A)


参考答案:B


解析:

A选项:带锯条的锯齿应锋利,齿深不得超过锯宽的1/4,锯条厚度应与匹配的带锯轮相适应.避免小轮选用大厚度锯条,造成断裂伤人;C选项:上锯轮处于最高位置时,其上端与防护罩内衬表面应有不小于100mm的足够间距;D选项:在空运转条件下,机床噪声最大声压级不得超过90dB(A)



第176题 圆锯片连续断裂()齿或出现裂纹时停止使用,圆锯片有裂纹不允许修复使用。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A


解析:

圆锯片连续断裂2齿或出现裂纹时应停止使用,圆锯片有裂纹不允许修复使用。若更换锯片时必须锁定主轴,应提供主轴锁定装置。



第177题 铸造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不包括()。


A.火灾与爆炸

B.尘毒危害

C.高温和热辐射

D.电离辐射


参考答案:D


解析:

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多种危害,其中包括: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及高温和热辐射。没有D选项中的电离辐射。



第178题 常见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与该作业人体代谢率密切相关,根据作业人体的能耗量、氧耗量、心率相对代谢率等指标,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关于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属于I级(轻劳动)

B.臂或和躯干工作,如操作风动工具,属于Ⅲ级(重劳动)

C.臂和躯干的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等工作,属于Ⅲ级(重劳动)

D.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属于IV级(极重劳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I级(轻劳动)—为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

II级(中等劳动)为手和臂持续动作,臂和躯干的工作

III级(重劳动)为臂和躯干负荷工作。

IV级(极重劳动)为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



第179题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并起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障作用。分析研究人和机器的特性有助于建构和优化人机系统,关于机器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理柔软物体比人强

B.调重复作业能力强

C.正计算错误能力强

D.形识别能力比人强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B,机器可进行单调的重复性作业而不会疲劳和厌烦,属于机器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的特性;选项A,机器处理柔软物体的能力不如人;选项C,机器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但难以修正错误;选项D,机器图形识别能力弱;此三项均属于机器在信息处理上的特性。



第180题 在触电引发的伤亡事故中,85%以上的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击可分为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下列人员的行为中,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的是()。


A.甲站在泥地里,左手和右脚同时接触带电体

B.乙左右手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两个导体

C.丙在打雷下雨时跑向大树下面避雨

D.丁站在水泥地面上,身体某一部位触及带电体


参考答案:C


解析:

跨步电压电击是人体进入地面带电的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跨步电压造成的电击。

故障接地点附近(特别是高压故障接地点附近),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以及可能落雷的高大树木或高大设施所在的地面均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