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下列属于事故间接原因的是()。
A.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
B.事故报告与救援不及时
C.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D.未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参考答案:A
解析: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其他。
A.可由国务院授权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可由A铁矿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其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C.由全国总工会组织调查
D.事故调查应有铁矿员工代表或铁矿工会参加
参考答案:A
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123题 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是()。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一是“四不放过”的原则;二是出自《安全生产法》的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第124题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不包括()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D.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C
解析: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A.N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B.N省人民政府
C.B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D.B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参考答案:B
解析:
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50+260+3800+120+322+1150+200=6302万元。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事故调查。
第126题 2017年5月,某煤焦化民营企业发生苯蒸气爆炸事故,备煤工崔某一人在事故中遇难。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关于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企业所在地县级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企业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127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内,将事故信息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7天
参考答案:A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128题 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着火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为()。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D
解析: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补报的规定,事故发生30日内有伤亡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造成共计3人死亡。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火灾、道路运输事故补报为7天。
A.调查组应制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负责相关调查取证工作。进行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的人数不得少于1人
B.事故调查组应由市人民政府、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委,市监察委、市公安局以及市工会派人组成。邀请市检察院派人参加,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C.事故调查组可以根据事故调查的需要设立管理,技术、综合等专门小组,分别承担管理原因调查、技术原因调查、综合协调等工作
D.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工作,可由甲市人民政府指定,也可由甲市人民政府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的市应急管理局指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调查组应制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负责相关调查取证工作。进行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的人数不得少于2人
第131题 人机系统组成串联系统,若人的操作可靠度为0.80,机器设备可靠度为0.90,人机系统可靠度为()。
A.0.72
B.0.8
C.0.9
D.0.98
参考答案:A
解析:人机系统可靠度=人的操作可靠度×机器设备可靠度。
第132题 下列工作中,不适合机器完成的有()。
A.快速、高可靠性、高精度的工作
B.单调、操作复杂、简单决策的工作
C.持久、笨重的工作
D.环境条件差、规律性、输出功率大的工作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机功能分配原则:(1)适合机器的工作: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2)适合人的工作: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
第133题 人机系统的任何活动实质上是信息及能量的传递和交换,人机之间在进行信息及能量传递和交换中,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A.传感功能、记忆功能、操纵功能
B.传感功能、记忆功能、检测功能
C.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检测功能
D.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操纵功能
参考答案:D
解析: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①传感功能;②信息处理功能;③操纵功能。
第134题 空气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湿热感有重大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
A.25%~50%
B.30%~70%
C.35%~75%
D.40%~80%
参考答案:B
解析: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空气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高气湿对人体的作用就更明显。高温高湿时,人体散热更加困难;低温高湿下人会感到更加阴冷。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在30%一70%时感到舒适。
第135题 某市市政自来水管网某段流量异常,疑似泄露,施工人员决定使用故障检测技术探明管道缺陷位置后再做处理,针对该起事故,应使用()。
A.光谱油液分析
B.红外线监测
C.超声探伤技术
D.渗透探伤技术
参考答案:C
解析:利用超声波可以对所有固体材料进行探伤和检测。它常用来检查内部结构的裂纹、搭接、夹杂物、焊接不良的焊缝、锻造裂纹、腐蚀坑以及加工不适当的塑料压层等。还可用于检查管道中流体的流量、流速以及泄漏等。
第136题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采用智能设计手段,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保证误操作时机器和人身均安全。上述概念较完整地反应了现代机械安全原理关于机械安全特性中的()。
A.系统性
B.防护性
C.友善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B
解析:防护性是指通过针对机械危险的智能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机器和人身均安全,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保障得到不断改善。
第137题 造成劳动者疲劳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条件和作业者本身两方面的因素。下列情况中,属于作业者本身因素的是()。
A.生产组织不合理
B.技术熟练程度
C.机器设备条件差
D.工作环境照明欠佳
参考答案:B
解析:作业者本身的因素包括作业者的熟练程度、操作技15、身体素质及对工作的适应性,营养、年龄、休息、生活条件以及劳动情绪等。这里,大多数影响因素都会带来生理疲劳,但是机体疲劳与主观疲劳感未必同时发生,有时机体尚未进入疲劳状态,却出现了主观疲劳感。如对工作缺乏兴趣时常常如此。有时机体早已疲劳却无疲劳感,如出于对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特殊爱好或急中生智的情境之中时。
第138题 下列造成疲劳的原因中,不属于工作条件因素的是()。
A.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过长
B.劳动者的心理压力过大
C.作业环境噪声过大
D.显示器不便观察
参考答案:B
解析:工作条件因素泛指一切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产生影响的工作环境。(l)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如作业时间过久、强度过大、速度过快、体位欠佳等。(2)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如控制器、显示器不适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3)工作环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声太强,振动、高温、高湿以及空气污染等。
第139题 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不属于影响能力的因素是()。
A.观察力
B.注意力
C.克制力
D.思维想象力
参考答案:C
解析: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一定任务的本领,或者说,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特征。能力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影响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
第140题 因视觉环境的特点,使作业人员的瞳孔短时间缩小,从而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导致视觉模糊,视物不清楚。这种现象称为()。
A.视错觉
B.眩光效应
C.明适应
D.暗适应
参考答案:B
解析: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面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眩光可使人眼感到不舒服,使可见度下降,并引起视力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