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题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做了明确的规定。下列储存方式中, 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储存规定的是()。
A.隔离储存
B.隔开储存
C.分离储存
D.混合储存
参考答案:D
解析: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第43题 火灾探测器中,适用于监视有易燃物质区域火灾发生的是()。
A.感光式火灾探测器
B.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C.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D.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参考答案:A
解析:
感光探测器适用于监视有易燃物质区域的火灾发生,如仓库、燃料库、变电所、计算机房等场所,特别适用于没有阴燃阶段的燃料火灾(如醇类、汽油、煤气等易燃液、气体火灾)的早期检测报警。
第44题 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下列排出气体的净化方法中,属于利用化学反应达到无害物排放的是()。
A.燃烧法
B.吸附法
C.静电法
D.袋滤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燃烧法是将有害气体中的可燃成分与氧结合,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CO_2:和H_2O,达到气体净化与无害物排放的方法。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其中直接燃烧法 是在一般方法难以处理,且危害性极大,必须采取燃烧处理时采用,如净化沥青烟、炼油厂尾气等;催化燃烧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苯、醇、酯、醚、醛、酮、烷和酚类等有机蒸气。
第45题 检修作业时,对待检设备的电源必须切断,并经启动复查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箱处挂上“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并()。
A.派人职守
B.加设锁头
C.摆放路障
D.划定禁区
参考答案:B
解析:
检修作业时,要做到:①清理检修现场和通道。②切断待检设备的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并加锁。③及时与公用工程系统(水、电、气、汽)联系并妥善处置。④安全交接。
第46题 油品罐区火灾爆炸风险非常高,进入油品罐区的车辆尾气排放管必须装设的安全装置是()。
A.阻火装置
B.防爆装置
C.泄压装置
D.隔离装置
参考答案:A
解析:
阻火装置:防止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第47题 广义地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量释放或转化的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
A.爆炸过程持续进行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发生振动
D.温度显著升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第48题 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 , 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A.1个
B.2个
C.3个
D.3个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2个。
第49题 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险源是普遍存在的,危险源在外界触发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易转化为隐患,隐患若不控制则发展成为事故。
A.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B.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C.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参考答案:B
解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危险程度计算方法为D=L XEXC,根据题目可知, L=6 , E=6, C=7 , D=6x6x7=252,所以危险程度为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第51题 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B.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C.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
D.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E.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相同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车间内存在事故危险性并不代表就是重大危险源,故A、B选项错误。因一个厂房只能划分为一个重大危险源评价单元,故不论如何装,危险度都是一致的。
第53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指出E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E公司下列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1)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察员。
(2)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第54题 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应采取的措施有:
(1)司机乙将车辆立即熄火并关闭汽车电源总开关。
(2)押运员甲立即告知前后车辆的司机熄火和关闭自己车辆的电源,要求司机和乘客禁止烟火和打手机,要求其他车辆司机和乘客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协助警戒,阻止其他车辆和人员进入危险地带(原则:向上风向转移)。
(3)司机乙在事故车辆前后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后面车辆停车熄火、关闭电源开关。
(4)押运员甲远离泄漏位置拨打110、119报警。
(5)如果车上配有防护眼镜、自给式呼吸器、消防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甲和乙佩戴好劳保用品后,尝试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如无法关闭,利用车上防爆堵漏工具进行堵漏。如果没有劳保用品和堵漏工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利用车上的水雾型灭火器喷水雾减少蒸发,用砂土覆盖泄漏的甲醇,处理过程中,必须禁止明火、防静电、不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6)如果没有任何劳保用品和处理工具,撤离现场,在安全处等待消防等部门前来处理,做好配合工作。
第55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甲醇罐车隶属E公司,该公司自2014年6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E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2014年12月20日9时许,66号公路Y路段M隧道内距人口20m处,一辆以60 km/h速度自西向东行驶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追尾事故。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押运员甲意图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甲让驾驶员乙重新启动车辆,向前移动,结果起火。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12辆,造成25人死亡,6人受伤, 隧道受损严重。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有: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导致追尾,甲醇泄漏;押运员甲和驾驶员乙违规操作,重启汽车,导致起火;甲醇车辆系轻型货车改装,超载,司机乙和押运员甲未经危化品安全培训,司机乙无危化品运输驾驶员证;E公司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无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没有参加再教育。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驾驶员乙、丙,押运员甲是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E公司实际控制人丁是造成事故的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根据《安全生产法》《刑法》等法规对E公司进行罚款,对E公司领导撤职。押运员甲,驾驶员乙、丙,控制人丁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给予刑事责任处理。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要求E公司办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使用合格车辆运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负责人按时参加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押运员、司机等进行危化品安全教育,并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第56题 指出E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E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有:
(1)违反危化品安全法规。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并且超载。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2.76t,核定载货量2.24t,实际装载甲醇3.7t。 (2)违反安全培训法律法规。公司实际控制人丁没有每年参加安全再教育。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年12月。相关员工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导致驾驶员乙和押运员甲缺乏安全应急知识,违规操作。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没有参加危险品运输培训,取得相应证书。
(3)违反《安全生产法》,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名,由公司出纳兼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
(1)事故隐患Ⅰ:1号、2号除臭风机及自控自吸泵电源控制箱同在1号除臭风机间内。
整改措施:设置独立的配电室或电气间,将1号、2号除臭风机及自控自吸泵电源控制箱装设于配电室或电气间内。
(1)事故隐患Ⅱ:采用普通电气开关手动控制。
整改措施:采用防爆型电气开关,控制方式应采用现场手动控制、监控操作室远程控制、监测预警系统联动控制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第58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说明甲对1号除臭风机隐患治理应履行的职责,根据《工贸企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指出F企业和G公司对渗滤液收集池作业项目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安全责任有: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3)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4)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F企业对其发包的渗滤液收集池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G公司对其承包的渗滤液收集池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第59题 简述G公司员工进入渗滤液收集池清理作业前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实施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
(2)作业前培训,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3)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4)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5)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6)作业前后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7)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信联络。
(8)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9)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第60题 简述G公司在此次隐患整改过程中,负责人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职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G企业负责人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职责有: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