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规定,排土场卸土时,汽车垂直 于排土工作线,汽车倒车速度小于()km/h。
A.4
B.5
C.6
D.8
参考答案:B
解析:卸土时,汽车垂直于排土工作线;汽车倒车速度小于sk耐h,不 应高速倒车,以免冲撞安全车挡。
第182题 崩塌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A.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B.清除危险岩体,加固浮石
C.对危岩崩塌区采取刚性防护
D.拆除建(构)筑物
参考答案:A
解析:崩塌防治措施包括: (l)削坡清除。采取合理坡率放坡,设落石平台,清除危岩体、松散浮 石等措施。 (2)支撑加固。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3)坡面防护。直接对危岩崩塌区采取柔性防护,挂网喷混凝土等措施, 也可采取对裂隙灌浆填缝的措施。 (4)被动拦挡。在下方采取拦挡墙(堤)、网等被动防护措施,以便拦截 崩塌落石。 (5)遮挡建(构)筑物。采取明洞、棚洞等措施,直接保护建(构) 施物。 (6)截排水措施。截水排水措施是为了减小或防止地表水渗人至裂隙的 有效措施。
第183题 滑坡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A.改进工艺
B.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C.处理基底
D.疏干排水
参考答案:B
解析:滑坡事故防治技术包括合理确定边坡参数、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第184题 露天矿边坡滑坡是指边坡体在较大的范围内沿某一特定的剪切面滑动,从而引起滑坡灾害。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控制滑坡事故的主要控制措施之一。 下列技术方法中属于采矿方法控制滑坡事故的是()。
A.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
B.采用打锚杆孔、混合料转运、拌料和上料、喷射混凝土等生产工序和 设备
C.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矿山,必须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并采取长锚杆、锚索、抗滑桩等加固措施
D.露天边坡滑坡灾害采用位移监测和声发射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
参考答案:A
解析:滑坡事故防治技术: (1)合理确定边坡参数。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合理的台阶高 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平台的宽度不但影 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 (2)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在生产过 程中必须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应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合 理进行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3)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必须建立、健全 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
第185题 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不包含()。
A.基底承载能力低
B.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C.地形陡峻和较大的沟床纵坡
D.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参考答案:A
解析:形成泥石流有3个基本条件: (1)泥石流区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2)地形陡峻、有较大的沟床纵坡。 (3)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第186题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不包括()。
A.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B.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C.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D.电闪雷鸣,出现台风
参考答案:D
解析:(1)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 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2)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 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 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 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 枯;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 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3)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 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人睡,老鼠乱窜, 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 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A.特大型
B.大型
C.中型
D.小型
参考答案:B
解析:地质灾害按照伤亡及经济损失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地质灾害 等级划分标准: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第188题 矿山地质灾害是()。
A.由人为采矿活动直接引起或诱发的
B.不可抗力直接引起的
C.火山及板块活动引起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解析: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当地的地质环 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 质灾害。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 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 是地质灾害研究的分支。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 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第189题 对采场工作帮应每()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 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A.年
B.季度
C.月
D.周
参考答案:B
解析:对采场工作帮应每季度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 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第191题 根据上述事实,露天开采应遵循()的开采顺序。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中间向两边
D.自两边向中间
参考答案:B
解析:
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第192题 通过对事故损失判断,该事故等级为()。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l)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本条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193题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条件。
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
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
参考答案:AB
解析:
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①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②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事故调查的公正性。
第194题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C.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E.受害群众未得到赔偿不放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这4条原则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成为一个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防范系统。
第195题 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A.丧葬抚恤费
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C.停产减产损失
D.抢救费
E.医疗费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l)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②丧葬及抚恤费用。③补助及救济费用。④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②现场抢救费用。③清理现场费用。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l)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第196题 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
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
C.违反劳动纪律
D.违反相关法律
E.违规建设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安全生产领域“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第19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权利。
A.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B.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D.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时获得赔偿
E.参与事故调查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二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三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198题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A.A企业
B.甲所在班组
C.调度室
D.铲装车维修班
E.1150工作面所在工区值班班组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事故责任主体是指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事故责任主体包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第199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D
解析: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200题 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甲的铲装车出现故障
B.甲使用乙的铲装车
C.甲将乙的铲装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
D.乙的铲装车油管漏油,甲再次启动时引燃发动机周围的可燃气体
E.丁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
参考答案:D
解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有: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为。本案例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乙的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车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