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题库(335题)


第101题 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正前方及含水体方 向呈扇形布置,钻孔不得少于()个,其中含水体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解析:《煤矿防治水细则》第四十三条中规定,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 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正前方及含水体方向呈扇形布置,钻孔不得少 于3个,其中含水体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第102题 在预计水压大于0 . 1 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止水套管应当进行耐压试验,耐压值不得小于预计静水压值的1 . 5倍,兼作注浆钻孔的,应当综合注浆终压值确定,并稳定30 min以上;预计水压大于 ()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 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A.0 1

B.0 5

C.1 0

D.1 5


参考答案:D


解析:《煤矿防治水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在预计水压大于0 . 1 MPa 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止水套管应当进行耐压试验,耐 压值不得小于预计静水压值的1 . 5倍,兼作注浆钻孔的,应当综合注浆终压值 确定,并稳定30分钟以上;预计水压大于1 . 5 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 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第103题 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 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并满足矿井排水的需要。 除正在检修的水泵外,应当有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 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备用 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检修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 工作水泵的25%。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 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第104题 煤矿应当建立重点部位巡视检查制度。当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 后,对井田范围内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 全生产的河流、湖泊、水库、涵闸、堤防工程等实施()不间断巡查。


A.12小时

B.48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煤矿防治水细则》第六十一条规定,煤矿应当建立重点部位巡视检查制度。当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对井田范围内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河流、湖泊、水库、涵闸、 堤防工程等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矿区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当派专 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第105题 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解析:《煤矿防治水细则》第四十三条中规定,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 放水压高于1 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的,可 以先构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第106题 在地面无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时,应当在()采用物探、钻探或者化 探等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其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


A.采掘前

B.采掘时

C.采掘后

D.定期


参考答案:A


解析:《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三十八条中规定,在地面无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时,应当在采掘前采用物探、钻探或者化探等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其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


第107题 《煤矿防治水规定细则》提出,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A.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B.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C.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D.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参考答案:D


解析:煤矿防治水十六字原则是:“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


第108题 除敲帮问顶外,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还包括下列()方法。


A.爆破法

B.仪器探测法

C.测压法

D.对流法


参考答案:B


解析: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主要包括敲帮问顶法、仪器探测法、木楔探测法等。敲帮问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锤击判断声法和振动探测法两种。木楔探测法是指在工作面顶板(围岩)的裂缝中打人小木楔,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木楔松动或者掉渣,表明顶板(围岩)裂缝受矿压影响在逐渐增大,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大面积冒顶可以用微振仪、地音仪和超 声波地层应力仪等仪器探测法进行预测。


第109题 处理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时,对垮落巷道的处理方法中不包括()。


A.木垛法

B.撞楔法

C.搭凉棚法

D.掏梁窝法


参考答案:D


解析:处理垮落巷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木垛法。这是处理垮落巷道较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井”字木垛 和“井”字木垛与小棚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2)撞楔法。当顶板岩石很碎而且继续冒落、无法进行清理冒落物和架棚时,可采用撞楔法处理垮落巷道。 (3)搭凉棚法。冒顶处冒落的拱高度不超过lm,且顶板岩石不继续冒落,冒顶长度又不大时,可以用5一8根长料搭在冒落两头完好的支架上,这就是搭凉棚法。这种方法不宜用于高瓦斯矿井。 (4)打绕道法。当冒落巷道长度较小、不易处理、并且造成堵人的严重情况时,为了想办法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食物和水,迅速营救被困人员,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进行救援。


第110题 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大型 冒顶和()。


A.小型冒顶

B.中型冒顶

C.局部冒顶

D.区域冒顶


参考答案:C


解析: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两大类。当顶板破碎、节理发育时,不进行支护就会发生冒顶。在地质条件变化的区域,也易发生冒顶。有时尽管顶板比较稳定,但忽视支架规格质量,违反操作规程,也会引起局部冒顶。


第111题 采煤工作面的煤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发生自然塌落的现象叫片帮。下 列情形下,采煤工作面不容易发生片帮的是()。


A.采高大

B.煤质松软

C.顶板破碎

D.薄煤层


参考答案:D


解析:通常来说,在采高大、煤质松软、顶板破碎、矿山压力大的工作面容易发生片帮,而薄煤层和煤质坚硬的工作面一般不容易发生片帮。


第112题 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 防倒措施。严禁在浮煤或者浮研上架设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00 mm的不得小于()kN,柱径为80 mm的不得小于 ()kN。


A.90、60

B.80、50

C.100、80

D.90、70


参考答案:A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措施。严禁在浮煤或者浮研上架设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00 mm的不得小于90 kN,柱径为80 mm的不得小于60 kN。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的条件下,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严禁在控顶区域内提 前摘柱。碰倒或者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者更换。移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支架。


第113题 采煤工作面必须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下列材料可以用来支护的是()。


A.花边型钢梁

B.折损的坑木

C.损坏的金属顶梁

D.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


参考答案:A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中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


第114题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采用()回采时,下一分层的采煤工作面 必须在上一分层顶板垮落的稳定区域内进行回采。


A.充填法

B.缓慢下沉法

C.煤柱支撑法

D.分层垮落法


参考答案:D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采用分层垮落法回采时, 下一分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上一分层顶板垮落的稳定区域内进行回采。


第115题 下列煤层顶板事故中不属于按照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进行分类的选项是()。


A.压垮型冒顶

B.漏垮型冒顶

C.大型冒顶

D.推垮型冒顶


参考答案:C


解析:按力源划分的采场顶板事故有: (1)压垮型冒顶:①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②厚层难冒顶板大面 积冒落;③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 (2)漏冒型冒顶:①大面积漏垮型冒顶;②局部漏冒型冒顶。 (3)推垮型冒顶:①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②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 ③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④采空区冒研冲人采场的推垮型冒顶;⑤冲击推垮型冒顶。 (4)综合类型冒顶


第116题 回采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工作面冒顶事故,通常按() 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


A.冒顶事故发生地点

B.冒顶事故发生时间

C.冒顶事故发生原因

D.冒顶范围和伤亡人数多少


参考答案:D


解析: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两类 大型冒顶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3人以上)的冒顶。 局部冒顶指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一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一2 人)的冒顶。 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多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总 的危害比较大。常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采场两端、放顶线附近以及地质破坏带附近。


第117题 一般情况下,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 标,将其稳定性分为四类。下列稳定性分类中,正确的是()。


A.不稳定、较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

B.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

C.不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和稳定

D.不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和非常稳定


参考答案:B


解析: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 定、稳定和非常稳定四类。


第118题 矿(地)压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井巷支护及维护、采场地压事故防治技术、 地质调查工作等方法。下列方法中,适于煤矿采场压力控制的是()。


A.直接顶稳定性和老顶来压强度控制

B.空场采矿法地压控制

C.崩落采矿法地压控制

D.全面采矿法地压控制


参考答案:A


解析:煤矿采场矿山压力控制主要根据直接顶稳定性和老顶来压强度来 选择合理支护方式和支护强度。


第119题 ()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极易脱落的页岩,随落煤而掉,具有较大 的支护难度,且厚度不大,一般约0 . 2一0 . 4m。


A.伪顶

B.直接顶

C.基本顶

D.老顶


参考答案:B


解析:伪顶是指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在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之间、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随采随冒,一般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第120题 在个体防尘口罩的使用与维护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领取的口罩整体及零部件应齐全、良好

B.佩戴时,口罩要包住口鼻与面部接触良好

C.使用后应清洗干净,特别是简易型防尘口罩

D.带换气阀的专用防尘口罩只要换气阀滤料完好,就不需再次更换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个体防尘口罩的使用与维护中应做到: (1)使用前,领取的口罩整体及零部件应齐全、良好。 (2)佩戴时,口罩要包住口鼻与面部接触良好。 (3)使用后应清洗干净,特别是简易型防尘口罩。 (4)带换气阀的专用防尘口罩再次使用前应更换滤料,常检查口罩是否完好。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