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地下矿山发生火灾时,有多种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下列控制措施与救护 方法中,不符合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救护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
A.控制烟雾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B.防止火灾扩大,避免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
C.停止全矿通风,避免火灾蔓延造成灾害
D.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参考答案:C
解析:处理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原则:控制烟雾 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扩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 险人员;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第62题 在以下()情况下不可考虑停主通风机。
A.火源位于进风井口或进风井筒,不能进行反风
B.主通风机已成为通风阻力
C.独头掘进面发火已有较长的时间,瓦斯浓度已超过爆炸上限
D.火源位于矿井内部深处,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参考答案:D
解析: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停主通风机: ①火源位于进风井口或进风井筒,不能进行反风; ②独头掘进面发火已有较长的时间,瓦斯浓度已超过爆炸上限,这时不能 再送风(如若再送风,会将高浓度瓦斯带人火区); ③主通风机已成为通风阻力。 停主通风机时,应同时打开回风井的防爆门,使风流在火风压作用下自动 反风。采用这种通风措施应慎重。
第63题 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立即采取措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通知矿救护队
B.通知矿领导和总工程师
C.通知所有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撤出险区
D.等矿领导和总工程师到达现场后再汇报火源地点、范围及性质
参考答案:D
解析: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通知矿救护队。 (2)通知矿领导和总工程师。 (3)通知所有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撤出险区。 (4)向救护队和矿领导如实汇报火源地点、范围及性质。
第64题 组织救灾指挥部中,矿领导与救护队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人员一起研究救灾措施,不包括()。
A.派救护队员下井侦察火源性质、火区情况,侦察人员应注意顺新鲜风流 接近火源
B.组织险区人员自主救灾灭火
C.组织人力、设备器材,积极为救人灭火创造条件
D.确定控制风流的措施
参考答案:B
解析:矿领导与救护队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人员一起研究救灾措施,包括: (1)派救护队员下井侦察火源性质、火区情况,侦察人员应注意顺新鲜 风流接近火源。 (2)组织险区人员撤离(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3)组织人力、设备器材,积极为救人灭火创造条件。 (4)确定控制风流的措施。
A.碳酸氢钠
B.磷酸钱盐
C.氯化钱
D.嗅化氨
参考答案:B
解析:常用的干粉灭火剂有碳酸氢钠、硫酸按、嗅化氨、氯化钱、磷酸 钱盐等。其中以磷酸按盐用得最多。
第67题 关于密闭墙位置选择的具体要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墙的数量尽可能多,设置多重保障
B.密闭墙应尽量靠近火源,使火源尽早隔离
C.密闭墙与火源间应存在旁侧风路,以便灭火
D.密闭墙不用考虑周围岩体条件,安置墙体即可
参考答案:B
解析:密闭墙的位置选择,具体要求是: (1)密闭墙的数量尽可能少。 (2)密闭墙的位置不应离新鲜风流过远。为便于作业人员的工作,密闭 墙的位置不应离新鲜风流过远,一般不应超过10m,也不要小于5m,以便留有另筑建密闭墙的位置。 (3)密闭墙周围岩体条件要好。密闭墙前后5m范围内的围岩应稳定,没有裂缝,保证筑建密闭墙的严密性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否则应用喷浆或喷混凝 土将巷道围岩的裂缝封闭。 (4)密闭墙与火源间不应存在旁侧风路。为了防止火区封闭后引起火灾 气体和瓦斯爆炸,在密闭墙与火源之间不应有旁侧风路存在,以免火区封闭后 风流逆转,将有爆炸性的火灾气体和瓦斯带回火源而发生爆炸。 (5)施工地点必须通风良好,施工现场要吊挂瓦斯检测装置。 (6)密闭墙应尽量靠近火源。不管有无瓦斯,密闭墙的位置(特别是进风侧的密闭墙)应距火源尽可能近些。这是因为空间越小,爆炸性气体的体积越小,发生爆炸的威力越小;启封火区时也容易。
第68题 在通风封闭火区中,在保持火区通风的条件下,同时在进回风两侧构筑密 闭。这时火区中的氧气浓度(),封闭时存在着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A.低于失爆界限
B.高于失爆界限
C.等于失爆界限
D.与失爆界限无关
参考答案:B
解析:在通风封闭火区中,在保持火区通风的条件下,同时在进回风两 侧构筑密闭。这时火区中的氧气浓度高于失爆界限(02浓度>12%),封闭时 存在着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第69题 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时应注意()。
A.煤矿企业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地点
B.每个火区都要建立一份火区管理卡片,详细记录发火日期、原因、位 置、墙厚度、建筑材料、灭火处理过程、注浆量和火区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
C.每个密闭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人内,并悬挂说明牌。 每个密闭墙都要有编号,还应设记录板,记录密闭墙内外瓦斯浓度、温 度、压力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姓名
D.火区位置关系图所有测定和检查结果,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
参考答案:A
解析: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时应注意: (1)煤矿企业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 地点。 (2)火区位置关系图和火区管理卡片必须永久保存。
A.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B.气体温度和空气湿度
C.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D.气体温度和空气湿度
参考答案:A
解析:矿井要进行大的风量调整时,应测定密闭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第71题 加强火区的检查工作中,必须定期检查密闭墙外的()、密闭墙内外空气压差以及密闭墙墙体,发现封闭不严或有其他缺陷或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A.空气温度、氧气浓度
B.空气湿度、氧气浓度
C.空气温度、瓦斯浓度
D.空气湿度、瓦斯浓度
参考答案:C
解析:强火区的检查工作中,须定期检查密闭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密闭墙内外空气压差以及密闭墙墙体,发现封闭不严或有其他缺陷或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A.火区内温度下降到50℃以下,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
B.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20%以下
C.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 稳定在0 001%以下
D.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60℃,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参考答案:C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 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 . 0%以下。(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 . 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1个月以上。
第74题 锁风启封火区中,在火区进风密闭墙外()的地方构筑一道带风门的临时密闭,形成一个过渡空间。
A.3 — 4m
B.5一6m
C.7一8m
D.9一10m
参考答案:B
解析:
锁风启封火区具体做法是: (1)先在火区进风密闭墙外5一6m的地方构筑一道带风门的临时密闭, 形成一个过渡空间,并在这两道密闭之间储备足够的水泥、砂石和木板等材料。 (2)救护队员佩戴呼吸器进人两道密闭之间,将临时密闭墙的风门关好, 形成一个不通风的封闭空间。
第75题 “三E”’对策的全称为()。
A.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
B.灾前对策、灾后对策、教育对策
C.灾前对策、灾后对策、工程技术对策
D.灾前对策、灾后对策、管理对策
参考答案:A
解析:(1)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①灾前对策:防止起火、防止火灾扩大;②灾后对策:报警、控制、灭火、避难。(2)教育(Education)对策:知识、技术、态度。 (3)管理(法制Enforcement)对策:制定各种法规和标准,且强制性 执行。 这3种对策简称“三E”对策。前两者是防火的基础,后者是防火的保证。
第76题 关于灭火基本原理中的窒息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布或衣物捂盖燃烧物,使已燃烧的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B.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如CO2、N2)来降低燃烧区内的氧气浓度
C.密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和硐室
D.用泡沫覆盖在燃烧物上使之得不到新鲜空气而窒息
参考答案:A
解析:窒息法的具体措施: (1)用砂、石棉布、湿棉被、帆布等不燃或难燃物捂盖燃烧物,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已燃烧的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2)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如CO2、N2)来降低燃烧区内氧浓度。 (3)密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和硐室。 (4)用泡沫覆盖在燃烧物上使之得不到新鲜空气而窒息。
A.开放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
B.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C.设法阻挡流散的液体
D.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构)筑物,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参考答案:A
解析:隔离法的具体措施: (1)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人燃 烧区。 (2)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3)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 (4)设法阻挡流散的液体。 (5)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构)筑物,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第78题 关于防火的基本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设置密闭空间,减少通风
B.使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和可燃材料
C.使用惰性气体保护
D.阻止火势蔓延
参考答案:A
解析:防火的基本原理: (1)控制可燃物。使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和可燃材料;加强通风; 防止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泄漏。 (2)隔绝助燃物。实行密闭操作,防止空气接触;使用惰性气体保护。 (3)消除热源。 (4)阻止火势蔓延。
第79题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一2008),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A类火灾
B.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
C.气体火灾:C类火灾
D.带电火灾:D类火灾
参考答案:C
解析: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第80题 内因火灾的主要特点有()。
A.一般都有预兆
B.火源明显
C.持续燃烧的时间较短
D.内因火灾频率较低
参考答案:A
解析:内因火灾的主要特点:①一般都有预兆;②火源隐蔽;③持续燃 烧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大,难于扑灭;④内因火灾频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