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试题题库(3263题)


第3001题 下列关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仓库的防爆措施正确的是( )。


A.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其地面采用绝缘材料地面

B.甲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C.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没有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D.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其管、沟应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


参考答案:B


解析:(1)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其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当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下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严密,并采用不燃烧材料紧密填实;地沟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不燃烧防火材料密封; (2)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平整、光滑,并易


第3002题 下列关于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合理的是( )。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多层厂房首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

B.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邻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C.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与楼梯间的门正对

D.办公室、休息室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级


参考答案:B


解析:(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2)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3)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4)办公室、休息室不得布置在


第3003题 电气防爆时,为避免过载、防止短路把电线烧坏或过热形成火源,绝缘电线和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 )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


A.1.0

B.1.25

C.1.5

D.2.0


参考答案:B


解析:为避免过载、防止短路把电线烧坏或过热形成火源,绝缘电线和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综合教材第二篇第五章第二节。


第3004题 导线或电缆的连接方式不正确的是( )。


A.压接

B.钎焊

C.绕接

D.熔焊


参考答案:C


解析:导线和电缆的连接,采用有防松措施的螺栓固定,或压接、钎焊、熔焊,但不得绕接。铝芯与电气设备的连接,采用可靠的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综合教材第二篇第五章第二节。


第3005题 下列线路的敷设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时,电气线路应敷设在高处或埋入地下

B.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填充沙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C.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时,电气线路应敷设在高处或埋入地下

D.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


参考答案:A


解析:(1)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时,电气线路应敷设在高处或埋入地下。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填充沙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2)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时,电气线路敷设在较低处或用电缆沟敷设。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钢管或电缆,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时,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或蒸气沿沟道、电缆管道流动。综合教材


第3006题 有关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

B.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

C.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75h

D.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25h


参考答案:C


解析: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一、二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5h;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25h。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二节。


第3007题 下列有关疏散走道的宽度的设置要求正确的是( )。


A.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

B.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

C.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50m

D.单、多层住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10m

E.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00m


参考答案:BDE


解析: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计算确定。检查要求为:(1)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2)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50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第3008题 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小于( ),并直通宽敞地带。


A.2.00m

B.2.50m

C.3.00m

D.5.00m


参考答案:C


解析: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小于3.00m,并直通宽敞地带。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二节。


第3009题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 )。


A.0.55m

B.1.00m

C.1.10m

D.1.40m


参考答案:B


解析: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0.80m。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二节。


第3010题 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需要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计算确定。其中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 )m。


A.1.10

B.1.20

C.1.30

D.1.40


参考答案:D


解析: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需要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计算确定。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二节。


第3011题 建筑防火检查中,要对疏散门的形式、间距和畅通性进行检查,下列检查中的情况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是( )。


A.厂房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B.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火灾时需要专人使用钥匙打开

C.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为6m

D.人员密集场所紧靠疏散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得设置踏步


参考答案:B


解析:B错误,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要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2题 对于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其净宽度不得小于( )m。


A.0.9

B.1.1

C.1.4

D.1.5


参考答案:C


解析: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其净宽度不小于0.9m;对于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4m。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3题 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 )。


A.转门

B.推拉门

C.卷帘门

D.折叠门

E.平开门


参考答案:BCE


解析:仓库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4题 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m。


A.3

B.5

C.6

D.8


参考答案:B


解析: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5题 体育馆建筑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依据容量的不同,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一般不超过( )人。


A.250~400

B.300~500

C.400~700

D.400~800


参考答案:C


解析:体育馆建筑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依据容量的不同,人员从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一般按3min~4min 控制,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一般不超过400~700 人。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6题 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除面积满足一定条件外,其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人时可设置一个疏散门。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C


解析:公共建筑内房间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一个疏散门: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的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15-3。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7题 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敞开式外廊教学楼,位于两个敞开楼梯间之间的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教室,其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最大允许距离为( )。


A.30m

B.35m

C.40m

D.45m


参考答案:B


解析:该建筑属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教学建筑,查表可知最大安全疏散距离为35m。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表5.5.17的规定增加5m;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5.17的规定减少5m,即35 5-5=35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5.5.17。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8题 安全疏散距离的长短与( )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疏散所需要的时间。


A.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B.应急疏散预案

C.人员密集程度

D.人员自身活动能力

E.消防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ACD


解析:安全疏散距离的长短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人员自身活动能力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疏散所需要的时间。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


第3019题 分隔后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其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m。


A.9

B.11

C.13

D.15


参考答案:C


解析:分隔后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其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3m。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四节。


第3020题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采用( )楼梯间。


A.防烟

B.封闭

C.敞开

D.室外


参考答案:A


解析: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综合教材第二篇第四章第三节。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