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题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有
A.增强药物生物碱类、苷类化学成分的溶出率
B.只能使药物化学成分发生一定的量变
C.降低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成分含量
D.改变药材中鞣质类成分的含量
E.破坏或抑制药材中酶的活性,保护有效成分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A,C,D,E
考查炮制与药物成分的关系,牢记:
(1)炮制对生物碱类的作用:①含生物碱的药材可通过炮制改变其结构,增强其溶解性,达到增效的目的,如延胡索乙素。②有的小分子生物碱易水解或溶于水而损失,炮制时应尽量避免与水接触,如小檗碱、槟榔碱。
(2)炮制对苷类的作用:①酒可提高含苷类药物的溶解度,增强疗效。②炮制时用水处理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损失,如大黄。
(3)炮制对挥发油类的作用:①通常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干燥时宜阴干,如薄荷、藿香等。②有些药物需要减少或除去挥发油,以达到医疗的需要,如苍术。
第1887题
其中有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的著作是
A.《雷公炮炙论》
B.《黄帝内经》
C.《本草纲目》
D.《修事指南》
E.《炮炙大法》
参考答案:C
第1889题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本草纲目》
C.《雷公炮炙论》
D.《神农本草经》
E.《修事指南》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中药炮制专著的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
《雷公炮炙论》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敫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撰,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第1891题
制清半夏 100kg ,所用辅料及其用量是( )
A.白矾 10kg
B.白矾 20kg
C.生姜 12.5kg
D.生姜 25kg
E.黑豆 10kg
参考答案:B
第1893题
欲降低藤黄的毒性,宜采用的炮制法是( )
A.水煮
B.甘草水煮
C.黑豆水煮
D.豆腐煮
E.姜汤煮
参考答案:D
第1895题
盐炙药物时,加水溶化食盐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 )
A.2-3倍
B.4-5倍
C.6-7倍
D.8-9倍
E.10倍
参考答案:B
第1896题
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 )
A.百部
B.马兜铃
C.白前
D.瓜蒌
E.款冬花
参考答案:B
第1897题
醋炙法中药物以 100kg 计算,米醋的常用量是( )
A.20 -30kg
B.10 -15kg
C.40 -50kg
D.10 -20kg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第1898题
麸炒药物辅料用量是每 100kg 药物用麦麸( )
A.10 -15kg
B.20 -30kg
C.5 -10kg
D.15 -25kg
E.6kg
参考答案:A
第1899题
山楂炒焦后对其中所含有机酸的影响是( )
A.有机酸含量增加产品品种
B.有机酸含量不变
C.有机酸含量减少
D.有机酸遇碱成盐城
E.有机酸全部被破坏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