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521题 属于相反配伍关系的药组是( )
A.黄芪配茯苓
B.石膏配知母
C.生姜配半夏
D.人参配莱菔子
E.乌头配川贝母
参考答案:E
解析:
E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第2522题 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药组是 ( )
A.黄芪配茯苓
B.石膏配知母
C.生姜配半夏
D.人参配莱菔子
E.乌头配川贝母
参考答案:A
解析:
A
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第2523题 属于对因功效的内容是( )
A.化湿
B.止痢
C.散寒
D.化淤
E.排脓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A,C,D,E
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具体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其中,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然而,因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往往相互关联,故上述划分又是相对的。如泻下,既有祛除病邪的作用,又有消除病理产物及调理脏腑功效的作用。活血化瘀,既指改善血行不畅、血脉瘀滞的病理状态,又指消除瘀血的病理产物。再则,活血与化瘀的涵义也有区别,前者重在调理脏腑功效,后者重在消除病理产物,等等。
第2524题 中药配伍的目的是( )
A.增强疗效
B.改变药材性状
C.降低毒副作用
D.改变药性药味
E.扩大适应范围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A,C,D,E
中药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第2525题 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 )
A.相使
B.相恶
C.相畏
D.相反
E.相杀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A,B,C,E
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第2526题 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药对有
A.半夏配乌头
B.天南星配生姜
C.黄芪配茯苓
D.枸杞子配菊花
E.黄连配木香
参考答案:CDE
解析:
C,D,E
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第2527题 能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称( )
A.引经药
B.佐制药
C.调和药
D.臣药
E.佐助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A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使药的药力小于臣药,用量亦轻。
第2528题 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 )
A.使药
B.佐助药
C.臣药
D.君药
E.佐制药
参考答案:C
解析:
C
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第2529题 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反佐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A
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其用量也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
第2531题 八法中,临床常用的治法不包括( )
A.汗法
B.清法
C.吐法
D.消法
E.下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C
常用“八法”的内容如下。(一)汗法(二)吐法(三)下法聽 聽 聽 聽(四)和法(五)温法(六)清法(七)消法(八)补法上述八种治法,除吐法外,都是临床常用的。历代医家各随其学术见解的不同,在总结归纳治法分类中,虽不尽相同,但究其实质,总不出八法范围。
第2532题 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的治法是( )
A.汗法
B.清法
C.吐法
D.消法
E.下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C
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凡是痰涎壅塞在咽喉,或顽痰蓄积在胸膈,或宿食停滞在胃脘,或误食毒物尚留在胃中未下等,都可及时用吐法使之涌吐而出。由于吐法能引邪上越,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出有形实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病邪随之而解。然而,吐法毕竟是劫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易损胃气,所以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第2533题 属于八法包含的内容有( )
A.汗法
B.清法
C.吐法
D.消法
E.下法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常用“八法”的内容如下。(一)汗法(二)吐法(三)下法(四)和法(五)温法(六)清法(七)消法聽 (八)补法
第2534题 临床应当避忌的配伍关系有( )
A.相须
B.相反
C.相恶
D.相畏
E.相杀
参考答案:BC
解析:
B,C
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第2535题 具有升浮与沉降二向性的药是
A.蔓荆子
B.天花粉
C.马齿苋
D.胖大海
E.鹤草芽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胖大海即具有升浮之性而清宣肺气,化痰利咽,又具有沉降之性而清泄火热,润肠通便。
第2536题 属于对病证治疗的功效
A.助阳
B.滋阴
C.清热
D.泻火
E.蚀疣
参考答案:E
解析:
E
对病证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疟疾、赘疣、痹证、鼻渊、黄疸、肺痈、绦虫证等病证,具有明显优于其他药的疗效,如蚀疣、截虐、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祛杀绦虫。
第2537题 上述实验研究中,甘遴与甘草合用所表现出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体现了甘遂与甘草的什么配伍关系( )
A.单行
B.相杀
C.相须
D.相反
E.相使
参考答案:D
解析:
D
甘草可以抑制乌头的毒性反应,是甘草杀乌头,表现相杀的配伍关系。甘遂与甘草配伍增加对人体的伤害,体现了增毒的特性,属于相反的配伍关系。
第2538题 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E.反佐药
参考答案:E
解析:
E
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第2540题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中华本草》
参考答案:A
解析:
A
《神农本草经》1、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2、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聽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