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41题 有关涂膜剂的不正确表述是()
A.是一种可涂布成膜的外用胶体溶液制剂
B.使用方便
C.处方由药物、成膜材料和蒸馏水组成
D.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特殊机械设备
E.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缩丁醛和火棉胶等
参考答案:C
第1842题 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作矫味剂、助悬剂
B.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
C.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
D.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E.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为单糖浆
参考答案:C
解析:
C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口服浓蔗糖水溶液,为低分子溶液剂。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1)。64.7%(g/g)不含任何药物,除可供制备药用糖浆的原料外,还可作为矫味剂和助悬剂。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故答案为C。
第1843题 关于糖浆剂的错误表述是()
A.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B.糖浆剂稳定性较其他剂型好
C.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加防腐剂
D.高浓度的糖浆剂可不添加防腐剂
E.可作助悬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B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口服浓蔗糖水溶液,为低分子溶液剂。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1)。64.7%(g/g)不含任何药物,除可供制备药用糖浆的原料外,还可作为矫味剂和助悬剂。糖浆剂易被真菌、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是糖浆剂混浊或变质,故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故答案为B。
第1844题 药物以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体系属于()
A.溶液型
B.胶体溶液型
C.乳浊型
D.混悬型
E.固体分散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溶液型制剂的概念。溶液型制剂中药物是以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的,故答案为A。
第1845题 洗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的有关规定包括()
A.密闭储存
B.以水或稀乙醇为溶剂的洗剂一般应检查相对密度、pH
C.易变质的应于临用前配置
D.混悬液放置后的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分散
E.洗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本题考查洗剂相关知识点。洗剂均应无毒、无局部刺激性,冲洗剂应无菌。易变质的应于临用前配置。洗剂在贮藏时,如为乳状液若出现油相与水相分离,但经振摇易重新形成乳状液;如为混悬液放置后的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分散,并具足够稳定性,以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易变质的洗剂应于临用前配制。除另有规定外,洗剂应密闭贮存,以水或稀乙醇为溶剂的一般应检查相对密度,pH值;以乙醇为溶剂的应检查乙醇量;以油为溶剂的应无酸败等变质现象,并应检查折光率。故答案为ABCD。
第1846题 专供涂抹、敷于皮肤外用液体制剂是()
A.洗剂
B.搽剂
C.含漱剂
D.灌洗剂
E.涂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洗剂的概念。洗剂系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外用液体制剂。洗剂一般轻轻涂于皮肤或用纱布蘸取敷于皮肤上。故答案为A。
第1847题 搽剂的药用原材料包括()
A.乙醇
B.油
C.水
D.甘油
E.液状石蜡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本题考查搽剂相关知识点。搽剂是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专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的液体制剂。搽剂中常用的分散剂有乙醇、水、油、液体石蜡、甘油等。故答案为ABCDE。
第1848题 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称为()
A.合剂
B.乳剂
C.搽剂
D.涂剂
E.洗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搽剂的概念。搽剂是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专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的液体制剂。故答案为C。
第1849题 涂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
A.聚乙烯醇
B.聚乙烯吡咯烷酮
C.乙基纤维素
D.聚乙烯醇缩甲乙醛
E.三乙酸甘油酯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本题考查涂膜剂知识点。涂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缩甲乙醛、聚乙烯缩甲丁醛、乙基纤维素等。故答案为ABCD。
第1850题 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不正确表述是()
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剂形式应用时
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混悬剂相关知识点。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①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②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④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条件下,都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但为了安全起见,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故答案为D。
第1851题 关于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一定的长效作用
B.毒性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C..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
D.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E.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前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本题考查混悬剂相关知识点。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匀相的液体药剂。大多数混悬剂为液体制剂,但《中国药典》现行版二部收藏有干混悬剂,它是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用适宜方法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使用时加水即迅速分散成混悬剂。这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一定的长效作用。毒性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故答案为ABCDE。
第1853题 专供涂抹、敷于皮肤外用液体制剂是( )
A.洗剂
B.搽剂
C.涂膜剂
D.灌肠剂
E.涂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洗剂的概念。洗剂系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外用液体制剂。洗剂一般轻轻涂于皮肤或用纱布蘸取敷于皮肤上。故答案为A。
第1854题 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是()
A.洗剂
B.搽剂
C.涂膜剂
D.灌肠剂
E.涂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考查涂剂的概念。涂剂系涂于局部皮肤的外用澄清液体制剂,多为抗霉菌,腐蚀或软化角质药物的醇溶液,用于赘疣、灰指甲、癣症、脱色等,用时以棉签或软毛刷蘸取药液,涂于患处。仅用于局部患处,应勿沾染正常皮肤或粘膜。故答案为E。
第1855题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絮凝的原因是()
A.ζ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性质改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絮凝知识点。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絮凝的条件是乳滴的电荷减少,使ζ电位降低,乳滴聚集发生絮凝。故答案为A。
第1856题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酸败的原因是()
A.ζ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性质改变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乳剂酸败的原因。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发生变化引起的变质现象称为酸败。故答案为C。
第1857题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转相的原因是()
A.ζ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性质改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考查乳剂的相关知识点。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不稳定现象有分层、絮凝、转相,合并破裂和酸败,乳剂发生转相的原因主要是乳化剂的性质改变引起的,故答案为E。
第1858题 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分层的原因是()
A.ζ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性质改变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乳剂分层的原因。乳剂分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故答案为B。
第1859题 以下关于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F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B.β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C.混悬剂中微粒大小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
D.可用浊度仪测定混悬液的流变学
E.优良的混悬剂在贮存后再振摇,沉降物应能很快重新分散
参考答案:E
第1860题 下面对洗剂描述正确的是()。
A.系指含原料药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
B.涂抹、敷于皮肤外用液体制剂
C.腔道用的液体制剂
D.洗剂应密闭贮存
E.不易变质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洗剂一般系指含原料药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皮肤或者腔道涂抹或清洗用的液体制剂。洗剂易变质,故需密封保存,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