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关于井塔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根据井筒十字中线基点及时在井塔基础预埋的铁桩上标设十字中线点
B.利用十字中线点用拉线法交出井塔中心,按照井塔设计半径组立滑动模板
C.在滑模操作平台上用全站仪在千斤顶爬杆上标出等高的水平标志
D.滑升过程中经常用小钢尺测量千斤顶至水平标志距离, 大于 30mm 就应调整
E.定期进行井塔沉降观测
参考答案:ABCE
解析:井塔浇筑通常采用滑模施工,滑模施工时在操作平台上安置全站仪(经纬仪),在千斤顶爬杆上标出等高的水平标志。滑升过程中经常用小钢尺量取千斤顶至水平标志的 距离,如其高差大于 20mm 时就应进行调整,使操作平台保持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 答案选项应是 A、B、C、E。
第22题 关于巷道贯通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一井贯通与两井贯通测量方法精确度一致
B.纵向贯通误差对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C.横向贯通误差对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D.高程贯通误差对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E.平面位置的误差影响立井贯通质量
参考答案:CDE
解析:一井贯通测量指由井下一条起算边开始,敷设井下导线到达贯通巷道两端的贯通 测量;两井贯通测量,是指在巷道贯通前不能由井下的一条起算边向贯通巷道的两端敷 设井下导线的贯通测量。这种贯通测量,要求两井通过各自的联系测量,使贯通巷道的 测量数据统一在同一个测量坐标系统上。为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产生过大的误差积累,两 井贯通要求测量方法更精确,检查措施更严格。因此选项 A 错误。纵向贯通误差只对 贯通距离有影响,对巷道质量没有影响,故选项 B 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 应是 C、D、E。
A.通常井壁竖直度检查采用井筒中心线完成
B.井筒掘进不允许采用激光指向
C.井壁砌筑采用激光指向时的偏差不得超过 5mm
D.井壁掘进到装载硐室时应重新测量井深
E.井筒到底后的巷道掘进,有重新定向的测量要求
参考答案:CDE
解析:检查井壁竖直程度,通常采用挂边垂线来测定(A),但是垂线点固定后,应对 边垂线定期进行检查,每段砌壁前亦应检查。井筒掘进可以采用激光测量(B),但是 应该按规定及时进行校正,并应符合限差规定的要求,该限差即为 5mm(C)。井筒 掘进到有联结水平硐室或是到井底车场水平时,均应重新进行井深测量以及对水平硐 室(D)以及井底车场(E)进行定位和定向工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应是 C、 D、E。
第24题 以下关于巷道掘砌施工的测量工作,做法正确的有()。
A.巷道新开口后,应采用罗盘仪对其中、腰线重新标定
B.同一矿井的巷道腰线距巷道底板(或轨面)的高度宜保持一致
C.离工作面最近的中、腰线点位置,规程有最远距离要求
D.巷道的测量中线应成组设置,组内各点间的距离越近越好
E.激光仪的安设应根据经纬仪和水准仪标定的点确定
参考答案:BCE
解析:按照相关要求,新开巷道应先用经纬仪或罗盘仪标定,掘进一定距离后用经纬仪 重新标定中线、腰线,或另采用水准仪等仪器标定腰线,不宜用罗盘仪进行重新标定(A)。同一矿井的巷道腰线距巷道底板(或轨面)的高度宜设为定值(B)。为保证中、 腰线的有效性,要求其离工作面最近点的距离一般应不超过 30~40m(C)。成组设置 的中线,组内各点的距离不能小于 2m,间距越近越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有最小距离的 规定(D)。激光仪由于安设、投射等方面影响,存在投点位置、方向、可靠性等的局 限,因此要求其根据经纬仪和水准仪标定的点确定(E)。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B、C、E。
第25题 关于岩石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岩类沉积岩有不同的溶解性
B.喷出岩比侵入岩强度高
C.只要含有变质矿物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D.碎屑岩类沉积岩性质主要取决于胶结成分
参考答案:B
解析:岩浆岩是指岩浆在向地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 而成的岩石。喷出地表冷凝的称喷出岩,在地表下冷凝的称侵入岩。侵入岩又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岩浆岩通常具有均质且各向同性的特性,力学性能指标通常也比较高,其 中以深成岩的强度和抗风化能力最高,然后依次是浅成岩、火山喷出岩。所以本题的正 确答案选项是 B。
第26题 关于岩石水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的吸水率大则其强度受水作用的影响就越显著
B.软化系数小于 0.75 的岩石抗水性差
C.软化系数小于 0.75 的岩石为抗冻岩石
D.软化系数小于 0.75 的岩石抗风化较差
参考答案:C
解析:岩石水理性质是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 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等。岩石的吸水率大,则水对岩石颗粒间结合物的浸湿、软化 作用就强,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就越显著(A);软化系数小于 0.75 的岩 石,其抗水、抗风化和抗冻性较差(B、D);吸水率、饱和系数和软化系数等指标可以 作为判定岩石抗冻性的间接指标。一般认为吸水率小于 0.5%,饱和系数 0.6~0.8,软 化系数大于 0.75 的岩石,为抗冻岩石(C)。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C。
第27题 关于岩石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条件同种岩石,重度大的强度低
B.孔隙率为岩石中孔隙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C.岩石随孔隙率的增大,强度降低
D.砾岩等沉积岩类岩石经常具有较大的孔隙率
参考答案:A
解析:重量是岩石最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一般用相对密度和重度两个指标表示。岩石重 度的大小,决定于岩石中矿物的相对密度、孔隙性及其含水情况。矿物的相对密度大或 孔隙性小,则重度就大。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种岩石,如重度大,说明岩石的结构致 密,孔隙性小,因而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也比较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A。
A.变形过程中有体积扩容现象
B.在断裂的瞬间能量会突然释放,造成岩爆和冲击荷载
C.围压提高,岩石的脆性减小、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降低
D.充分利用岩石的承载能力是地下岩石工程的重要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岩石压缩变形伴随有裂隙开裂的过程,并最终形成断裂,由于有裂隙张开,变形 过程中有体积膨胀现象,称为扩容(A)。岩石在断裂的瞬间,其压缩过程中所积蓄 的能量会突然释放,造成岩石爆裂和冲击荷载,是地下岩爆等突发性灾害的基本原因(B)。围压与岩石破坏后剩下的残余强度的高低有重要关系,随围压的提高,岩石的脆 性减小,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提高而不是降低(C)。在较高围压作用下,岩石甚至 还出现软化现象。对破坏面(或节理面)的约束,可以保持岩体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因此充分利用岩石的承载能力是地下岩石工程的重要原则(D)。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 选项是 C。
A.注浆法
B.跨越法
C.垫层法
D.夯实法
参考答案:A
解析:岩溶对建(构)筑物及井巷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施工时应根据岩溶 发育特征和地表水径流、地下水赋存条件制定截流、防渗、堵漏或疏排措施。对塌陷或 浅埋溶洞宜采用挖填夯实法、跨越法、充填法、垫层法进行处理;对深埋溶洞宜采用注 浆法、桩基法、充填法进行处理;对于井巷工程穿过溶洞,因埋藏较深,应加强巷道支 护,提前做好探放水工作,宜采用注浆法处理。
第30题 关于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水在松散破碎岩体中运动时对岩体可产生溶蚀作用
B.孔隙静水压力减小岩体的有效应力而降低岩体的强度
C.孔隙动水压力可对岩体产生潜蚀作用
D.孔隙动水压力可降低岩体的抗压强度
参考答案:D
解析:地下水对岩体的力学作用主要通过孔隙静水压力和孔隙动水压力作用对岩体的力 学性质施加影响。前者减小岩体的有效应力而降低岩体的强度(B),后者对岩体产生 切向的推力以降低岩体的抗剪强度(D)。地下水在松散破碎岩体及软弱夹层中运动时 对土颗粒增加体积力,可将岩石中可溶物质溶解带走,在孔隙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可使岩 体的细颗粒物质产生移动,甚至被携出岩体之外,从而使岩石强度大为降低,变形加 大,前者称为溶蚀作用(A),后者称为潜蚀作用(C)。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D。
第31题 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法中的围岩稳定时间主要与()有关。
A.硐室或巷道的跨度
B.围岩的开挖时间
C.硐室或巷道支护方法
D.施工措施或施工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围岩的稳定时间主要与井巷断面大小或者说井巷跨度有关,因此跨度大小的因素 被考虑在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法中(A);围岩的开挖时间(B)和围岩稳定时间不是一种 性质,属于施工因素,故不是合理选项;影响围岩稳定性还有其他因素,但是井巷施工 方法(D)的选择由围岩稳定性决定而非相反,选项 C 与 D 是一个性质,故都不是合理 选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A。
第33题 关于褶皱构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褶皱核部容易产生冒顶及涌水现象
B.褶皱核部在石灰岩地区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C.向斜的核部不易存留地下水
D.井巷工程从褶皱翼部通过一般比较有利
参考答案:C
解析: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岩体的完整性和强 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B)。由于褶皱核部是岩层受构造应力最为强 烈、最为集中的部位,位于核部的岩体比较破碎,其中,背斜的核部不易存留地下水,而向斜的核部更易存留地下水(C)。因此,矿山工程在褶皱核部容易遇到的工程地质 问题主要是由于岩层破碎产生的岩体稳定问题和向斜核部地下水的问题,这在地下工程 中往往显得更为突出,容易产生冒顶及涌水现象(A)。对于井巷工程,从褶皱的翼部 通过一般是比较有利的(D),但在褶皱翼部掘进巷道时,应重点观察岩层的倾角及大 小变化、是否存在软弱夹层等现场,及时加强支护。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C。
第34题 常见矿图的比例尺一般不采用()。
A.1∶10000
B.1∶5000
C.1∶500
D.1∶50
参考答案:C
解析:矿图常用的比例为 1∶10000,1∶5000,1∶2000,1∶50。
第35题 报废的井巷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在()上标明,归档备查。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上、下对照图
C.井田地形地质图
D.矿井充水性图
参考答案:B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2022 年版)规定:报废的井巷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在井 上、下对照图上标明,归档备查。
A.走向改变
B.倾向有变化
C.倾角变陡
D.坡度变小
参考答案:C
解析:通过矿图可判断岩(矿)层的分布以及构造情况,这是地质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 正确判断地层分布及构造情况,对于确定岩(矿)层位置、预判井巷会遇到的地质条件 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以矿图中的岩层等高线能给予的信息最多。岩层连续, 等高线也应该是连续的。当岩层有断裂时,岩层就可能出现断失或重叠的情况,于是就 会引起等高线缺失或者重叠;当岩层面坡度发生改变时,岩层面的等高线密度就会发生 变化,坡度变陡时,也即层面的同样距离的落差变大,或者说同样落差的等高线密度就 变大,反之密度会变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项应为 C。
A.松散砂层含水层
B.基岩裂隙带(水)
C.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D.岩溶含水层
参考答案:B
解析:开采古近纪和埋藏浅的侏罗纪及石炭二叠纪煤层的露天矿,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 松散砂层、砂砾石层和半胶结砂砾岩孔隙含水层;开采侏罗纪煤层的矿井,主要充水 含水层为基岩裂隙带(水);开采石炭二叠纪煤层的矿井,主要充水水源除煤层顶板砂 岩含水层外,更重要的是岩溶含水层,如我国南方许多矿区顶板长兴灰岩和底板茅口 灰岩、北方许多矿区的底部石炭、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 是 B。
第38题 下列属于人为产生的矿井通水通道是()。
A.压力裂隙
B.导水陷落柱
C.岩溶塌陷
D.封闭不良的钻孔
参考答案:D
解析:人为因素产生的矿井通道主要有未封闭或封闭不良的钻孔、矿井长期排水导致形 成的通道及采掘活动导致形成的通道。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D。
A.水文地质比拟法
B.地下水动力学法
C.堰测法
D.涌水量与水位降深曲线法
参考答案:C
解析:矿井涌水量常用实测方法有浮标法、堰测法、容积法和观测水仓水位法。矿井涌 水量预测基本方法为地下水动力法(大井法)、水文地质比拟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曲 线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是 C。
第40题 沉积岩的结构形式有()。
A.碎屑结构
B.碎裂结构
C.晶粒结构
D.变余结构
E.生物结构
参考答案:ACE
解析:沉积岩主要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含生物遗体组成)四种结构类型。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有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 选项是 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