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安全员考核培训教材

目录 /绪论

三、安全术语


26.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的作业。


27.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作业。


28.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人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29.个人防护用品: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

同义词:劳动防护用品。


30.安全认证: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的活动。


31.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义词:劳动安全。


32.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义词:劳动卫生。


33.女职工劳动保护: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34.未成年工劳动保护:针对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生理特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35.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36.职业禁忌:某些疾病(或某些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性禁忌。


37.重大事故:会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同义词:恶性事故。


38.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39.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40.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41.工作条件: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

同义词:劳动条件。


42.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


43.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44.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


45.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46.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47.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8.重伤:指相当于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分享: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