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1题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综合资质的人员要求应满足:()
A.技术人员不少于 150 人
B.具有3 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的工程类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60人
C.技术人员不少于 150 人,其中具有3 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的工程类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30 人。
D.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类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类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均具有5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
参考答案:ABC
第422题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检测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A.同时受聘于两家或者两家以上检测机构;
B.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
C.出具虚假的检测数据;
D.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结论判定或者出具虚假判定结论。
参考答案:ABCD
第423题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申请检测机构资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A.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B.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C.检测场所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租赁合同;
D.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
E.检测机构管理制度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ABCDE
第424题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
A.由资质许可机关予以撤销;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C.检测机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BCD
第425题 采用重型动力触探N63.5修正后锤击数,评价碎石土密实度正确的是( )。
A.N63.5≤5松散
B.5<N63.5≤10稍密
C.10<N63.5≤20中密
D.N63.5>20密实
参考答案:ABCD
第427题 关于地基检测标准贯入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判定砂土、粉土、黏性土、天然地基密实度,并估测承载力、变形参数
B.可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
C.可对粗颗粒土及碎石桩进行密实度检验
D.可以用于砂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桩等竖向增强体的施工质量评价
参考答案:ABD
第428题 单位工程的土(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较小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原因,结合工程实际判别,可增加试验点数量
参考答案:AD
第431题 下列关于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备安装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只可以使用圆形荷板
B.当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C.应牢固设置基准桩,基准桩和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基准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
D.百分表根据需要可以安装1~3块
参考答案:BC
第434题 强夯地基验收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承载力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验,载荷板面积不应小于2.0m2
B.每个建筑地基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C.强夯置换地基单墩载荷试验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少于3点
D.对饱和粉土地基,当处理后墩间土能形成2.0m以上厚度的硬层时,其地基承载力可通过现场单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检验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每个建筑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
参考答案:ABCD
第436题 边坡锚杆抗拔试验中可终止试验的情况有( )
A.锚杆拔升值持续增长,且在1h内未出现稳定的迹象
B.在检测值下,锚杆位移不收敛
C.锚杆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D.锚杆周围岩土层有裂缝
参考答案:BC
第437题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
A.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出现拐点
B.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C.承压版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边长(直径)的6%或大于等于150mm
D.加载至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且承压板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参考答案:BCD
第438题 关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正确的是()。
A.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制定施工方案
B.应采用经质检检验合格的材料、构件和设备,
C.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D.进行工程监测
参考答案:ABCD
第439题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A.应采取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B.应采取保证周边环境安全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C.应采取保证劳动防护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D.应采取保证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E.应采取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参考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