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03题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的八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的步骤包括()。
A.资料收集、能力评估、评审发布
B.前期准备、编制阶段、演练评估
C.前期准备、能力评估、实施预案
D.资料收集、编制阶段、评审发布
参考答案:B
第505题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Ⅲ级针对的是()。
A.企业级
B.县、市级
C.市、地级
D.省级
参考答案:C
解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V级(国家级)、Ⅳ级(省级)、Ⅲ级(地区、市级)、Ⅱ级(区(县)/社区级)等四个级别。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第508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3
C.12
D.24
参考答案:A
解析:(必会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章第九条
第509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第511题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
A.咨询有关专家,制定应急预案
B.向上级领导报告,请求指示
C.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D.处罚相关责任人
参考答案:C
第514题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的监督。
A.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
B.工会和职工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第515题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参考答案:A
解析: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516题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立即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参考答案:A
第517题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5、10
B.10、20
C.20、30
D.30、50
参考答案:B
解析:(必会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
第518题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30
B.20、50
C.30、50
D.50、100
参考答案:B
解析:(必会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