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章节练习题库(282题)


第1题 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要纳入变更管理.下列不属于设备设施变更内容的是()。


A.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B.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

C.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

D.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变更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管理变更。


第2题 某危险化学品单位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该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时,应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A.6个月

B.1年

C.3年

D.5年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3年的;(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3)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4)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6)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第3题 操作规程是为保证本部门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列关于操作规程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规程应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

B.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C.企业要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D.企业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


参考答案:B


解析: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选项B表述不完整。


第4题 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三查四定”,其中不属于“三查”的内容的是()。


A.查设计漏项

B.查作业现场

C.查工程质量

D.查工程隐患


参考答案:B


解析:“三查四定”中“三查”是指: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是指: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


第5题 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严格变更管理的要求.变更可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下列属于设备设施变更的是()。


A.原辅材料、介质、电气设备的改变

B.布局、备件材料、测量仪表的变更

C.管理机构、布局、监控系统的改变

D.工艺路线、计算机、管理责任的变更


参考答案:B


解析: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第6题 某化工厂甲主要生产涂漆,其中一台压力容器使用年限超过20年,已达报废年限,甲企业申请报废后,联系原厂家订购相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则该变更属于()。


A.不属于变更

B.管理变更

C.工艺技术变更

D.设备设施变更


参考答案:A


解析:原厂、原型号不属于变更。


第7题 化工生产的条件和环境较为苛刻,不同的生产工艺对于压力、温度的要求不尽相同。下列关于工艺的生产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烃类裂解、裂解炉出口的温度高达950℃

B.石油烃类裂解产物气的分离需要在零下50℃进行

C.氨的合成要在10~30MPa、30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

D.乙烯聚合生产聚乙烯是在压力为130~300MPa、温度150~300℃的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B


解析:化工生产涉及多种反应类型,反应特性及工艺条件相差悬殊,影响因素多而易变,工艺条件要求严格,甚至苛刻。有的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的则需要在低温、高真空等条件下进行。例如,石油烃类裂解,裂解炉出口的温度高达950℃,而裂解产物气的分离需要在96℃下进行;氨的合成要在10~30MPa、30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乙烯聚合生产聚乙烯是在压力为130~300MPa、温度为150~300℃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苛刻的工艺参数条件一方面增加了工艺的本身危害性,同时也对化工工艺的控制和化工设备的维护都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选项B应为96℃。


第8题 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严格变更管理的要求.变更可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下列属于工艺技术变更的是()。


A.生产能力的改变

B.备件、材料的改变

C.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改变

D.监控、测量仪表的改变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B、D属于设备设施的变更;选项C属于管理变更。


第9题 对“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其中“两重点一重大”指的是()。


A.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B.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岗位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

C.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场所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D.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岗位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


参考答案:A


解析:“两重点一重大”是指: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第10题 化工企业需要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按照规定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主要是采用()技术。


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B.安全检查表

C.预危险性分析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参考答案:A


解析: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


第11题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种类分为()三大类。


A.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

B.爆炸危险、中毒危害、污染危害

C.理化危险、中毒危害、环境危害

D.爆炸危险、中毒危害、环境危害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种类分为:(1)物理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剂。(2)健康危害,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或皮肤过敏、生殖细胞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吸入危险。(3)环境危害,包括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水生毒性和慢性水生毒性。


第12题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将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下列物质中,属于物理危险的是()。


A.急性毒性

B.易燃气体

C.致癌性

D.皮肤腐蚀


参考答案:B


解析:易燃气体属于物理性危险,选项B正确。选项A、C、D属于健康危害。


第13题 某种物质经吞食、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损害人类健康,物质的这种危险特性属于()。


A.化学性

B.腐蚀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有毒物质经吞食、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损害人类健康,这种危险特性属于毒害性。


第14题 大部分危险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氟化氢,人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刺激或灼伤。氟化氢的这种特性属于危险化学品的()。


A.腐蚀性

B.毒害性

C.致癌性

D.放射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腐蚀性物质是指经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输工具的物质。人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氟化氢可引起刺激或灼伤,氟化氢的这种特性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腐蚀性。


第15题 下列关于环境危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急性Ⅱ对水中生物有毒性

B.急性Ⅰ对水中生物有剧毒

C.物质的急性类别是根据急性毒性数据和环境灾难数据来确定的

D.急性Ⅲ对水中生物有害


参考答案:C


解析:物质的慢性类别是根据急性毒性数据和环境灾难数据来确定的,选项C错误。


第16题 氧化反应中的氧化剂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遇到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易引起燃烧或者爆炸.下列物质中,属于强氧化剂的是()。


A.一氧化碳

B.高锰酸钾

C.丙烷

D.甲醇


参考答案:B


解析:氧化工艺危险特点:(1)反应原料及产品具有燃爆危险性。(2)反应气相组成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具有闪爆危险。(3)部分氧化剂具有燃爆危险性,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铬酸酐等都属于强氧化剂,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火灾爆炸。(4)产物中易生成过氧化物,化学稳定性差,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作用易分解、燃烧或爆炸。


第17题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进行了统一,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及环境危害三大类,28小类.下列不属于健康危害的是()。


A.呼吸道或皮肤致敏

B.有机过氧化物

C.致癌性

D.皮肤腐蚀/刺激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及环境危害三大类,其中健康危害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道或皮肤致敏、生殖细胞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吸入危险。其中B选项有机过氧化物属于物理危险。


第18题 急性毒性是在单剂量或在()h内多剂量口服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吸入接触4h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


A.12

B.24

C.48

D.72


参考答案:B


解析:急性毒性是指在单剂量或在24h内多剂量口服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吸入接触4h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


第19题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进行了统一,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及环境危害三大类,28小类。下列属于物理危险的是()。


A.吸入危险

B.危害臭氧层

C.气溶胶

D.急性毒性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及环境危害三大类,其中物理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体、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物。选项A吸入危险和选项D急性毒性属于健康危害;选项B危害臭氧层属于环境危害


第20题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进行了统一,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及环境危害三大类,28小类。下列不属于物理危险的是()。


A.有机过氧化物

B.金属腐蚀物

C.易燃液体

D.皮肤腐蚀/刺激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皮肤腐蚀/刺激属于健康危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