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2题 ( )是法律责任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政治上、领导上的责任。
A.违宪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民事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1页:
违宪责任是法律责任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政治上、领导上的责任。追究和实现责任的形式也是特殊的,包括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等。
第123题 下列不属于行政处分形式的是( )。
A.警告
B.记过
C.开除
D.管制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1页:
行政处分,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授权或委托的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中因违法失职、滥用职权或行政不当而产生的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第124题 下列属于刑事法律责任中主刑的是( )。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拘役
D.没收财产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1页: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125题 下列不属于刑事法律责任中附加刑的是( )。
A.罚金
B.夺政治权利
C.管制
D.驱逐出境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1页: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第126题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 )。
A.违宪责任
B.行政处罚
C.违约责任
D.侵权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2页: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127题 下列关于法津责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违宪责任的追究和实现责任的形式,包括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等
B.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为刑事惩罚
C.行政处分,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授权或委托的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中因违法失职、滥用职权或行政不当而产生的行政法律责任
D.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行政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2页: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因侵权、违约或者基于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第128题
民事制裁的实施主体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行政机关
D.仲裁机构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材P12页:
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行政处罚权是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配置的,并不是所有的行政主体都具有行政处罚权,因此行政处罚主体只能是具有法定处罚权的行政主体。行政处罚的这一主体特点使其区别于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
第129题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 )。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以上三者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2页: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一特点明确了行政处罚对象的范围及其成为行政处罚对象的原因。
第130题 行政处罚在惩罚性质上属于( )。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以惩罚犯罪行为为目的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2页:
行政处罚在惩罚性质上属于行政制裁。这使其有别于其他法律制裁的程度和方式。从程度上讲,行政处罚针对的往往是轻于犯罪的一般违法行为,因此它的惩罚性轻于刑事处罚,如限制人身自由的最高期限只有20日,最轻的处罚仅为警告;在方式上,它有许多与行政管理活动有关联的方式,如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这些都是不同于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的方式。
第131题 ( )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通过书面形式实施的告诫和谴责。
A.训诫
B.申诫
C.警告
D.罚款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2页:
警告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通过书面形式实施的告诫和谴责。它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制裁性质,目的是向违法者发出警戒,声明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违法,避免其再犯。警告一般适用于情节轻微或未构成实际危害结果的违法行为。
第132题 以下关于警告和通报批评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
A.警告在实践中是公开进行的,行政机关有将当事人违法事实向社会公布的义务
B.通报批评是行政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对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予以公布,可能对违法行为人的声誉、信誉造成损害,并导致违法行为人其他更为重要的利益受到损害
C.通报批评处罚适用范围广泛
D.警告一般只适用于法人或其他组织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3页:
警告和通报批评的区别主要在于:警告在实践中虽是公开进行的,但行政机关没有将当事人违法事实向社会公布的义务;而通报批评是行政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对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予以公布,可能对违法行为人的声誉、信誉造成损害,并导致违法行为人其他更为重要的利益受到损害。此外,警告处罚适用范围广泛,既可以适用于自然人,也可以适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通报批评一般只适用于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133题 下列不属于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的是( )。
A.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
B.违禁物品
C.民事赔偿
D.非法金钱收入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3页:
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主体剥夺违法行为人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如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违禁物品以及其他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等。
第134题 ( ),就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限制或禁止违法行为人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
A.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B.责令停产停业
C.限制从业
D.责令关闭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3页:
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限制或禁止违法行为人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
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主体对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限制或者取消其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处罚。
责令关闭,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当事人责令停止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
限制从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其从事一定职业、职位的行政处罚。
第135题 行政处罚中的“责令停产停业”是指( )
A.行政主体对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人
B.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限制违法从事生产经营的相对人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处罚
C.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取消违法从事生产经营的相对人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处罚
D.以上三者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3页:
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主体对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限制或者取消其生产经营活动资格的处罚。
第136题 下列行为罚中,不需要组织听证的是( )。
A.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B.责令停产停业
C.限制从业
D.责令关闭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材P14页:
“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都属于行为罚,惩罚程度逐级递增。相比罚款,这类限制行为的处罚比较重,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大,体现了维护经济秩序的需要。《行政处罚法》明确了对于“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应当组织听证。
第137题 行政拘留只能由( )实施。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C.法院
D.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4页:
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行政拘留的时间,最少1日,最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不超过20日。行政拘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第138题 行政拘留最多为( )天。
A.1
B.10
C.20
D.30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页:
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行政拘留的时间,最少1日,最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不超过20日。行政拘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第139题 当场实施处罚的,属于行政处罚的( )程序。
A.普通
B.简易
C.听证
D.执行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4页:
简易程序是当场实施处罚的一种简便程序。这种程序手续简单、时间快、效率较高,但只能针对案情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违法案件。《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140题 ( )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行政处罚程序,而只是普通程序中的一道环节。
A.简易程序
B.普通程序
C.听证程序
D.处罚程序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页:
听证程序不是一种与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并列的独立、完整的行政处罚程序,而只是普通程序中的一环。它是指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前,违法案件调查承办人员和当事人双方均参加的,由行政机关专门人员主持听取当事人申辩、质证和意见,进一步核实证据和查清事实,以保证处理结果合法、公正的一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