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61题 《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 )。
A.再利用量大于20%
B.再利用量大于30%
C.节约量大于20%
D.节约量大于30%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97页:
《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第1162题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 )面积设计。
A.最低
B.平均偏下
C.平均
D.最高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98页:
(1)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第1163题 工地临时设施的布置,要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 ).
A.60%
B.70%
C.80%
D.90%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98页:
(1)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第1164题 ( )共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框架体系、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等11个方面,重点是环境保护和节约、合理利用资源。
A.《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C.《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98页: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共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框架体系、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节地和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组织和程序11个方面,绿色施工评价对其中5个评价指标逐一进行评价,每个评价要素由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组成。
第1165题
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的分项评价指标是( )。
A.实施内容评分项
B.项目集成平台评分项
C.数据对接评分项
D.数据看板评分项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材P200页:
针对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人员信息动态管理、扬尘防治在线管控、临边洞口防护监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测等实施项目的智慧安监,设定了五个分项评价指标,分别为实施内容评分项、项目集成平台评分项、数据对接评分项、数据看板评分项、覆盖率要求评分项。
第1166题
关于《江苏建设工程智慧安监技术标准》(DB3/T475)中关于智慧安监评价指标的四个规定的相关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
A.项目应建立必要的智慧安监实施团队,由企业负责人总负责
B.智慧安监实施过程应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C.项目应依法依规取得施工安全许可证
D.项目实施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依照本标准要求与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智慧安监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支持数据动态考核,并持续稳定运行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0页:
智慧安监评价指标包括四个规定项:
一是项目应建立必要的智慧安监实施团队,由项目经理总负责;二是智慧安监实施过程应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三是项目应依法依规取得施工安全许可证;四是项目实施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依照本标准要求与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智慧安监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支持数据动态考核,并持续稳定运行。
第1167题 各项目部的智慧安监平台应按照要求提供数据动态考核接口,各级主管部门的智慧安监平台通过该接口实现数据动态考核。数据动态考核共( )个接口。
A.12
B.15
C.25
D.30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1页:
各项目部的智慧安监平台应按照要求提供数据动态考核接口,各级主管部门的智慧安监平台通过该接口实现数据动态考核。数据动态考核共25个接口,每个接口4分,总分100分
第1169题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范》(DGJ32/J),安全生产评价结果分为( )。
A.I、II、II三个等级
B.I、II、III、VI四个等级
C.I、II、III、IV、V五个等级
D.I、II、II、VI、V、VI六个等级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67页:
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分为I、Ⅱ、Ⅲ、IV、V五个等级。
第1170题
关于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以不小于35mm为佳
B.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5mm之间,以不小于32mm为佳
C.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32~50mm之间,以不小于32mm为佳
D.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以不小于32mm为佳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材P187页:
戴安全帽前,应先将帽后调节系统按自己头型调整到适合的尺寸位置,再将帽下颏带系牢。缓冲衬垫的松紧出厂时已调节好。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以不小于32mm为佳。如此,既能保证当遭受到冲击时帽体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缓冲,也有利于头和帽体间的通风透气。
第1172题 安全技术文件档案存期不应少于( )。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93页:
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有关安全技术活动结束后30天内,施工现场应将安全技术文件及安全管理资料交本单位有关责任部门归档,安全技术文件档案存期不应少于1年。
第1173题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mm的管并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
A.300
B.400
C.200
D.500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75页: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4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m搭设一道硬质隔断,每两层水平硬质隔断之间应增设一道安全平网。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1174题 关于安全带系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随意系挂
D.打结使用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87页:
坠落距离同安全带挂点与佩戴者的相应位置密切相关,其挂点与佩戴者位置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能选择高挂、低挂或同人体平齐。发生坠落时,高挂对人体的威胁最小,低挂对人体的威胁最大。故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第1175题 电梯井道内应()搭设一道硬质隔断,每两层水平硬质隔新之间应增设一道安全平网。
A.每隔一层且不超过10m
B.每隔两层且不超过6m
C.每隔一层且不超过6m
D.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m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75页: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400mm的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应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m搭设一道硬质隔断,每两层水平硬质隔断之间应增设一道安全平网。禁止将井道水平防护用作施工平台或堆料。
第1176题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 )的过程。
A.状态
B.位置
C.来源
D.引发条件
E.机理
参考答案:BDE
解析:教材P164页: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引发条件和机理的过程。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找出所有作业、活动和场所中存在的危害根源。作为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危险源辨识,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危险源辨识,可确认施工企业(项目)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第1177题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 )4大类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经济因素
D.环境因素
E.管理因素
参考答案:ABDE
解析:教材P164页: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大类。
第1178题 属于建筑行业最常见的“五大伤害”的是( )。
A.高处坠落
B.坍塌
C.物体打击
D.触电
E.车辆伤害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164页:
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包括起重伤害)为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称为“五大伤害”。
第1179题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 )。
A.作业危害分析法
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D.直观经验分析法
E.系统安全分析法
参考答案:DE
解析:
教材P165页: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性质、特点、不同施工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等确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1)直观经验分析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系统安全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第1180题 按《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要求,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应按( )等内容进行考核。
A.安全生产管理
B.安全技术管理
C.设备和设施管理
D.企业市场行为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E.环境管理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166页: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应按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企业市场行为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5项内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