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01题 下列建筑起重机械不必报废的情形是( )。
A.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B.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
C.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D.没有完整技术档案的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80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起重机械,不得出租、使用:
1)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2)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3)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4)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
5)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5)应当报废的情形。
建筑起重机械有第(4)条第1)、2)、3)项情形之一的,出租单位或者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并向原备案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402题 出租单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 )档案。
A.安全技术
B.技术
C.安全
D.施工方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80页:
出租单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第403题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
A.安全协议书
B.安装、拆卸合同
C.安全保证书
D.事故后果责任书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81页: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第404题 安装单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起重机械性能要求,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 )技术负责人签字。
A.总承包单位
B.使用单位
C.本单位
D.监测单位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81页:
安装单位应当履行的安全职责。
1)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2)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及现场施工条件。
3)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4)制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拆卸人员名单,安装、拆卸时间等材料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第405题 使用单位应当自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 )日内,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机械使用登记。
A.15
B.20
C.25
D.30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82页:
使用单位应当自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资料、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等,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406题 未按照规定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出租单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 )罚款。
A.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C.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D.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83页:
违反本规定,出租单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1)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的。
2)未按照规定办理注销手续的。
3)未按照规定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
第407题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未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 )罚款。
A.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D.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84页:
违反本规定,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对建筑起重机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的。
2)未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3)未设置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的。
4)建筑起重机械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未立即停止使用,未消除故障和事故隐患即重新投入使用的。
5)未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的。
6)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的。
第408题 生产经营单位( )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A.安全管理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分管安全副总
D.安全总监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5页: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409题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 )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A.应急处置
B.风险评估
C.应急资源调查
D.资料收集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85页: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410题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 ),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A.政府人员
B.对周边有影响的单位
C.对周边有影响的人员
D.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85页: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411题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应当组织编制( )。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和
C.现场处置方案
D.重大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86页:
1)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2)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412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 )。
A.专项应急预案
B.应急处置卡
C.综合应急预案
D.现场处置方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6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第413题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A.3
B.7
C.20
D.30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87页: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第414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 )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年,每年
B.每年,每半年
C.每半年,每年
D.每半年,每半年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7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415题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每( )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88页: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第416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 ),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应急预案
B.应急救援
C.上报程序
D.应急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88页: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第417题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是( )。
A.全体职工
B.生产经营单位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应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9页: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418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 )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职责。
A.项目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管理人员
D.监理单位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9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419题 下列关于隐患排查治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C.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D.建筑施工企业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可以要求工程项目边施工边整改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89页: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420题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 )和劳务作业分包。
A.专业工程分包
B.专业分包
C.工程分包
D.专业施工分包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91页:
施工分包,是指建筑业企业将其所承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