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01题 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的含铜量应小于( )。
A.50%
B.60%
C.70%
D.80%
参考答案:C
解析:严禁铜、银、汞金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中的含铜量应低于70%。
第1802题 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 )瓶。
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A
解析: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其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隔成单独的储存间;超过20瓶时,应设置乙炔瓶库。
第1803题 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 )。
A.40℃
B.45℃
C.50℃
D.60℃
参考答案:A
解析:乙炔瓶在运输、使用及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禁止敲击、碰撞。
第1804题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点有( )。
A.远离热源
B.瓶内氧气全部用尽后再补充
C.瓶体要装防震圈
D.不得颠倒放置
E.瓶阀冻结时,可用火焰加热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点:
(1)严禁接触和靠近油品及其他易燃品,严禁与乙炔等可燃气体的气瓶混放在一起或者同车运输,必须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
(2)夏季使用时要放在阴凉地点或采取防晒措施,不得靠近热源。
(3)瓶内气体不得用尽,瓶内至少应留有0.2~0.3 MPa 以上的剩余压力。
(4)瓶体要装防震圈,应轻装轻卸,避免受到剧烈震动和撞击,以防止因气体膨胀而发生爆炸。
(5)储运时,瓶阀应戴安全帽,防止损坏瓶阀而发生事故。
(6)不得手掌满握手柄开启瓶阀,且开启速度要缓慢,开启瓶阀时,人应站在瓶体一侧 且人体和面部应避开出气口及减压器的表盘。
(7)瓶阀冻结时,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敲击和火焰加热。
(8)现场使用的氧气瓶(及其他钢瓶)应直立或置于专用的瓶架上,或放在比较安全的 地方,并固定好,防止倾倒。
(9)氧气瓶要加强检查、检测,防止发生错装事故。
第1807题 储存乙炔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通畅,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和四氯化碳灭火器。
参考答案:错
解析: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通畅,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和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1808题 氧气、液化石油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50℃。( )
参考答案:错
解析:液化石油气瓶的储存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严禁受日光暴晒或靠近高温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40℃
第1809题 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和贮存气瓶的库房,应通风良好,并加强低处通风。(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液化石油气瓶的储存安全注意事项:
(1)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严禁受日光暴晒或靠近高温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
(2)液化石油气瓶的使用环境温度以20℃为宜,冬期使用时,为保证气化速度,宜将气瓶放在有保温设备的房间内,或用40℃的温水加热,也可以将几个气瓶并联以保证用气量。
(3)点火时必须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启气阀,不得颠倒次序。
(4)气瓶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立,严禁卧放、倒置。气瓶上须安装专用减压器,使用耐油性强的橡胶导管和衬垫,防止因腐蚀作用而引起漏气。
(5)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0.1MPa以上的剩余压力。瓶内残液严禁倾倒,防止大量挥发,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6)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和贮存气瓶的库房,其室内地面应平整,严禁有与外界相通的地沟、电缆沟和管道孔洞,以防石油气窜人,地面集水口须有水封措施。
(7)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和贮存气瓶的库房,应通风良好,并加强低处通风。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气瓶放置应整齐,应保持直立放置,妥善固定,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8)一旦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严禁一切明火并避免可能的金属碰撞和电器火花,须立即打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并且要密切注意低洼处是否仍有石油气聚集。
第1810题 氧气瓶的运输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拴挂氧气瓶。( )
参考答案:错
解析:氧气瓶的运输
(1)氧气瓶在运输前,需检查喷气嘴阀安全橡胶圈是否齐全。
(2)汽车装运应横向码放,妥善固定,不得与易燃物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同车装运。
(3)强烈阳光下运输时,应采取遮盖防晒措施。
(4)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碰撞。
(5)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拴挂氧气瓶。
第1811题
吊装搬运乙炔瓶时,应使用电磁起重机搬运,严禁使用链绳吊装搬运。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教材P243页:
乙炔瓶的运输:
(1)乙炔瓶在运输、使用及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禁止敲击、碰撞。
(2)吊装搬运乙炔瓶时,应使用专用夹具,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装运乙炔气瓶的车辆禁止烟火。
第1812题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应根据( )的特性,分组多点布置灭火器。
A.仓坪结构
B.周围环境
C.灭火对象
D.粉尘成分
参考答案:C
解析:仓库或堆料场内,应根据灭火对象的特性分组布置酸碱、泡沫、清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m。
第1813题 施工现场仓库成堆料场内,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m。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C
解析:仓库或堆料场内,应根据灭火对象的特性分组布置酸碱、泡沫、清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4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m。
第1814题
在建工程防火管理要求包括( )。
A.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 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B.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建造,并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也可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
C.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D.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1/3
E.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
参考答案:BCE
解析:
在建工程防火:
(1)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建造,并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也可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
(2)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进行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h 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2)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4)施工单位应向居住者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疏散演练。
5)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1/2。
(3)下列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
1)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2)既有建筑外墙改造时,其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
3)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
第1815题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参考答案:错
解析: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第1816题 可燃材料堆料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
参考答案:错
解析: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第1817题
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临时用房防火:
(1)办公用房、宿舍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B₁级:难燃性建筑材料;B₂级:可燃性建筑材料;B₃级:易燃性建筑材料)。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2)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²。
3)当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² 时,应至少设置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 m,
4)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m; 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 m。
5)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², 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²。
7)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 m, 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的建筑面积大于50m² 时,房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8)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第1818题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 ),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
A.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B.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C.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D.新工艺、新材料
参考答案:A
解析: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1819题
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 )负责的高温日常监测。
A.项目负责人
B.专人
C.技术员
D.工班长
参考答案:B
解析: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施工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高温日常监测,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第1820题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在夏季施工时,日最高气温达到( )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A.30℃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B
解析: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施工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h,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h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