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41题 在斜坡面上挖土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好( ),坡面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必须先清除较大石块,在清除危石前应先设置拦截危石的措施。
A.安全帽
B.安全带
C.安全绳
D.安全锁
参考答案:B
解析:在斜坡面上挖土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坡面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必须先清除较大石块,在清除危石前应先设置拦截危石的措施。作业时,坡下严禁车辆行人通行。
第1442题
在电杆附近取土时,对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和杆身,应留出土台,边坡坡度应根据( )确定。
A.电杆结构
B.掩埋深度
C.土质
D.支撑结构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200页:
(13)在电杆附近挖土时,对于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及杆身,应留出土台。土台半径为:电杆1.0~1.5m,拉线1.5~2.5m,并视土质决定边坡坡度。土台周围应插标杆示警。
(14)在道路附近进行开挖土方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四周设置围栏和护板,设立警告标志牌,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陡坡等危险地段应设红灯标志,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第1443题 土由塑性状态变到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称为( )。
A.缩限
B.塑限
C.液限
D.塑性指数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95页:
黏性土可塑性指标包括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标、含水比等。其中,塑限是指土由固态变到塑性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液限是指土由塑性状态变到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塑性指数是指液限与塑限之差,液性指标是指土方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对塑性指数之比,含水比是指土方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
第1444题 土的液性指标是指土方( )与塑限只差对塑性指数之比。
A.天然含水量
B.饱和含水量
C.塑限含水量
D.液限含水量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95页:
黏性土可塑性指标包括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标、含水比等。其中,塑限是指土由固态变到塑性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液限是指土由塑性状态变到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塑性指数是指液限与塑限之差,液性指标是指土方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对塑性指数之比,含水比是指土方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
第1445题 土方工程施工中,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其中五至八类为( )。
A.砂土
B.土
C.岩石
D.黏性土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96页:
土方工程施工中,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在选择施工挖土机械和套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时要依据土的工程类别
第1447题 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透过土体而运动,这种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称为土的( )。
A.渗透性
B.可松性
C.碎散性
D.三相性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97页:
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会透过土体而运动,这种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称为土的渗透性。
第1448题 现场发现某砂土约有一半的颗粒粒径超过0.5mm,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颗粒胶结在一起,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这种砂土可称为( )。
A.砾砂
B.粗砂
C.中砂
D.细砂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98页:
(1)砾砂:1/4以上的颗粒粒径超过2mm,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
(2)粗砂:约有一半的颗粒粒径超过0.5mm,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颗粒胶结在一起,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
(3)中砂:约有一半的颗粒粒径超过0.25mm,干燥时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就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偶有水印,无黏着感觉。
(4)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黏着感觉。
(5)粉砂;大部分颗粒与细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部分胶结,稍有压力可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黏着感觉。
第1449题 现场发现湿土捻条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条,手持一端不易断裂,该土可称为( )。
A.粉质黏土
B.砂质黏土
C.黏土
D.饱和黏土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98页:
(1)黏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光滑,有黏刀阻力。湿土用手捻摸时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很黏手。干土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湿土易黏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湿土捻条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条,手持一端不易断裂。
(2)粉质黏土: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平整、稍有光滑。湿土用手捻摸时稍有滑腻感,感觉到有少量砂粒,有黏滞感。干土土块用力可压碎;湿土易黏着物体,干燥后易剥去。湿土捻条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2~3mm的土条。
第1450题 从基坑、基槽内向外抛土时,应抛出距离坑槽边沿至少( )m,堆土高度不得超过( )m。
A.1.5,1.5
B.1.5,2
C.1,1.5
D.1,2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99页:
从基坑、基槽内向外抛土时,应抛出离坑槽边沿至少1m,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第1451题 机械挖基坑时,如坑底无地下水且坑深在( )m之内,则两边可不加支撑。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0页:
机械设备运进现场,应进行维护检查。机械挖基坑时,如坑底无地下水且坑深在5m以内,则两边可不加支撑。
第1452题 土方开挖作业前哪些是正确的( )。
A.土方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各类管线的排列、深度及其他地质情况,并根据土方开挖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方案。
B.土方开挖前,应对基坑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认真检查,可在建筑物下作业
C.开挖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
D.降水过程中作业必须与坑外水位观测井的监测相互配合,以指导降水施工
E.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开挖机械离合器、钢丝绳等部件,经空车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参考答案:ACDE
解析:土方开挖前,应对基坑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认真检查,不得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作业。
第1453题 砂土密实度性质指标包括( )。
A.最大干密度
B.饱和密度
C.浮密度
D.最小干密度
E.相对密度
参考答案:AD
解析:教材P195页:
砂土密实度性质指标包括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其中,最大干密度是指土方在最紧密状态下的干质量,最小干密度是指土方在最松散状态下的干质量。
第1454题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有( )。
A.含水比
B.压缩系数
C.细度模数
D.压缩模量
E.抗剪强度
参考答案:BDE
解析:教材P195页: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1)压缩系数。
土的压缩性通常用压缩系数(或压缩模量)来表示,其值由原状土的压缩试验确定。
(2)压缩模量。
工程上也常用室内试验求压缩模量E,作为土的压缩性指标。
(3)抗剪强度。
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滑动的极限强度,一般用室内直剪、原位直剪、三轴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野外标准贯人、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它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重要指标。
第1455题 黏性土按塑性指数可分为( )。
A.软黏土
B.黏土
C.粉质黏土
D.红黏土
E.可塑黏土
参考答案:BC
解析:教材P195-196页:
按不同的性质指标,土方基本上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黏性土等几类。
(1)岩石。岩石按其坚硬程度可分为硬质岩(坚硬岩、较硬岩)、软质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2)碎石土。碎石土按颗粒形状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瓦、圆砾、角砾。碎石土按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3)砂土。砂土按颗粒级配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砂土按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4)黏性土。黏性土按塑性指数可分为黏土、粉质黏土;按液性指数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第1456题 土方工程性质包括( )。
A.土的可松性
B.土的弹塑性
C.土的休止角
D.土的渗透性
E.抗剪强度
参考答案:AD
解析:教材P197页:
土方工程性质包括:(1)土的可松性。(2)土的渗透性。
第1457题
下列关于土方作业的做法正确的有( )。
A.挖掘土方作业中,如遇有电缆、管道、地下埋藏物或辨识不清的物品,应立即停止作业,设专人看护并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
B.挖土机不得在与挖空的基坑平行线3m之内停、驶。
C.深基坑挖土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梯子或搭设斜道上下。
D.在斜坡面上挖土作业,作业时坡下严禁有车辆行人通行。
E.土方开挖作业不得在冬季和雨期进行。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教材P199页:
(4)开挖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基础上,如基础较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挖土机不得在与挖空的基坑平行线2m内停、驶。
(19)土方开挖应避免在雨期施工。如必须施工,也应特别注意:应全面检查原有排水系统,进行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依山、河流地区还应制定防汛措施;开挖基坑或管沟时,应在四周垒填土埂,并应特别注意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不宜靠近房屋墙壁和围墙堆土,防止发生倒塌事故;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可放缓边坡,或增设支撑。
(20)土方开挖应避免在冬季进行,如必须进行,则应专门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技术措施。雨季和冬季施工,应对现场的运输道路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安全运输。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第1458题
现场某砂土中约1/4以上的颗粒粒径超过2mm,则该砂土为粗砂。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教材P198页:
(1)砾砂:1/4以上的颗粒粒径超过2mm,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
(2)粗砂:约有一半的颗粒粒径超过0.5mm,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颗粒胶结在一起,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觉。
(3)中砂:约有一半的颗粒粒径超过0.25mm,干燥时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就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偶有水印,无黏着感觉。
(4)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黏着感觉。
(5)粉砂;大部分颗粒与细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部分胶结,稍有压力可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黏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