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改善岩土力学性质,增强抗剪强度
B.改善岩土力学性质,增强抗拉强度
C.改善岩土力学性质,增强抗压强度
D.改善岩土力学性质,增强抗弯强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处理的方法。
【选项分析】锚固改善岩土力学性质,增强抗剪强度,对地基与结构物起到加固作用的技术。
拱坝的坝基开挖深度与施工要求,除与重力坝基本相同外,还应做到开挖后的整个坝基面应平顺且无突变,岩基面起伏差应小于( )m,不宜挖成台阶状。
A.0.5
B.0.7
C.0.8
D.0.6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拱坝的地基处理。
【选项分析】拱坝的坝基开挖深度与施工要求,除与重力坝基本相同外,还应做到开挖后的整个坝基面应平顺且无突变,岩基面起伏差应小于0.5m,不宜挖成台阶状。
A.开挖
B.灌浆
C.防渗墙
D.爆破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处理的方法。
【选项分析】地基处理基本方法:开挖、灌浆、防渗墙、桩基础、锚固,还有置换法、排水法以及挤实法等。
A.承载能力差
B.空隙大
C.压缩性大
D.渗透性强
E.触变性强
参考答案:B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基础的要求。
【选项分析】与软土地基相比砂砾石地基空隙大,孔隙率高,因而渗透性强。
以机械旋转方法搅动地层,同时注入水泥基质浆液,在松散细颗粒地层内形成柱体的基础处理形式为( )。
A.深层搅拌桩
B.打入桩
C.灌注桩
D.旋喷桩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处理的方法。
【选项分析】深层搅拌桩。以机械旋转方法搅动地层,同时注入水泥基质浆液或喷入水泥干粉,在松散细颗粒地层内形成的桩体。
打入桩。将不同材料制作的桩,采用不同工艺打入、振人或插入地基。
灌注桩。向使用不同工艺钻出不同形式的钻孔内,灌注砂、砾石(碎石)或混凝土,建成砂桩、砾(碎)石桩或混凝土灌注桩。
旋喷桩。利用髙压旋喷射流,将地层与水泥基质浆液搅动混合而成的圆断面桩。
A.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应力
B.具有足够的整体性,能够防止基础的滑动
C.具有足够的抗渗性,能够避免发生严重的渗漏和渗透破坏
D.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防止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发生侵蚀破坏
E.具有足够的均一性,能够防止基础的沉陷超过设计要求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基础的要求。
【选项分析】“具有足够的均一性,能够防止基础的沉陷超过设计要求”错误,应是:具有足够的均一性,能够防止不均匀沉陷。
A.常压灌浆
B.高压灌浆
C.超高压灌浆
D.低压灌浆
E.超低压灌浆
参考答案:A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分类。
【选项分析】灌浆按灌浆压力分为常压灌浆和高压灌浆。
A.接缝灌浆
B.接触灌浆
C.固结灌浆
D.帷幕灌浆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分类。
【选项分析】帷幕灌浆是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防水幕,以减小渗流量或降低扬压力的灌浆。
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混凝土坝体的接缝,以改善传力条件增强坝体整体性的灌浆。
接触灌浆。通过浆液灌人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缝隙,以增加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固结灌浆。用浆液灌人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髙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的灌浆。
A.全孔一次灌浆法
B.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
C.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
D.综合灌浆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方式和灌浆方法。
【选项分析】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
A.帷幕灌浆
B.固结灌浆
C.接触灌浆
D.接缝灌浆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分类。
【选项分析】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混凝土坝体的接缝,以改善传力条件增强坝体整体性的灌浆。
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用浆液灌入岩律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防水幕,以减小渗流量或降低扬压力的灌浆。
固结灌浆。用浆液灌人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髙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的灌浆。
接触灌浆。通过浆液灌人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缝隙,以增加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A.灌浆泵
B.灌浆压力器
C.浆液搅拌机
D.灌浆记录仪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钻孔灌浆用的机械设备。
【选项分析】灌浆机械主要有:灌浆泵、制浆机、灌浆记录仪及灌浆管路等。
A.水泥灌浆
B.黏土灌浆
C.化学灌浆
D.物理灌浆
E.混凝土灌浆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分类。
【选项分析】灌浆按浆液材料分:水泥灌浆、黏土灌浆和化学灌浆等。
A.帷幕灌浆
B.固结灌浆
C.接触灌浆
D.回填灌浆
E.岩基灌浆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分类。
【选项分析】按灌浆目的分: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接缝灌浆、回填灌浆、预应力灌浆和补强灌浆等。
多用于吸浆量大,并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过15m的情况的是( )。
A.循环式灌浆
B.单一式灌浆
C.纯压式灌浆
D.双层灌浆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方式和灌浆方法。
【选项分析】纯压式灌浆多用于吸浆量大,并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过15m的情况。
A.分段分层灌浆
B.全孔一次灌浆法
C.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
D.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
E.综合灌浆法
参考答案:C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方式和灌浆方法。
【选项分析】分段钻灌浆方法分为: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和孔口封闭灌浆法等。
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中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的灌浆称为( )灌浆。
A.接缝
B.固结
C.接触
D.回填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分类。
【选项分析】固结灌浆是指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的灌浆。
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混凝土坝体的接缝,以改善传力条件增强坝体整体性的灌浆。
接触灌浆。通过浆液灌人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缝隙,以增加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回填灌浆。用浆液填充混凝土与围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空隙和孔洞,以增强围岩或结构的密实性的灌浆。
A.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B.由浓到稀,逐级变换
C.由稀到浓,随意变换
D.由浓到稀,随意变换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帷幕灌浆。
【选项分析】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某大(2)型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电站及输水洞组成。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大坝坝基采用帷幕灌浆防渗体,帷幕由二排灌浆孔组成,分别为上游排孔、下游排孔,各排孔均按三序进行灌浆施工。如图所示:
1.指出事件1主坝两排帷幕灌浆孔施工的先后顺序。若图中“3”号孔为Ⅰ序孔,则“2”、“5”号孔分别为几序孔?
2.根据事件1中,指出岩基灌浆时固结灌浆、帷幕灌浆的顺序以及采取该施工顺序的目的。
4.根据《水利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指出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哪几级以及事件2中的事故等级。该事故采取快报报告至监督司的时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1)先下游排孔,后上游排孔。
(2)“2”号孔为Ⅲ序孔;“5”号孔为Ⅱ序孔。
2.(1)岩基灌浆时,先进行固结灌浆,后进行帷幕灌浆;
(2)采取该施工顺序的目的:可以抑制帷幕灌浆时地表抬动和冒浆。
3.(1)输水洞两端相向进行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25m,乙组爆破时,甲组在进行出渣作业不妥;地下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m以内时,装炮前应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
(2)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10m,甲组爆破时,导致乙组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死亡不妥;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m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头贯通。
4.(1)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事件2中的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
(2)事故采取快报报告至监督司的时限为1小时。
在帷幕灌浆施工中,当某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上时,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时,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 )。
A.将浓度改稀一级
B.将浓度改浓一级
C.将浓度改浓两级
D.保持不变,继续灌浆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帷幕灌浆
【选项分析】当某级浆液注人量已达300上时,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时,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水胶比。
事件1:碾压土石坝的施工作业,包括准备作业、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和附加作业。
事件2: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了灌浆孔注入量大而难以结束的情况,施工单位及时采取了措施。
事件3:大坝灌浆结束14天后,为检测灌浆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进行了检查孔压水实验。
1.指出事件1基本作业中的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哪些内容?坝面作业中质量控制具体项目以及当含水量偏高时采取的措施。
2.事件2中,发生了灌浆孔注入量大而难以结束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取哪些措施。
5.根据《水利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生产安全事故共分为哪几级?事件4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级?应急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1)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铺料、整平、洒水、压实、质检等。
(2)坝面作业中质量控制具体项目:铺土厚度、土块大小、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密度。
(3)含水量偏高时采取的措施:改善料场的排水条件和采取防雨措施,进行翻晒处理,采取轮换掌子面的办法。
2. 灌浆段注入量大而难以结束时,应首先结合地勘或先导孔资料查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2)灌注速凝浆液。
(3)灌注混合浆液或膏状浆液。
3.经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查,坝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的透水率的合格率为100% ,其余各段的合格率不小于 90% ,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的150% ,且不合格试段的分布不集中;其他施工或测试资料基本合理,灌浆质量可评为合格。
4.(1)输水洞两端相向进行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25m,乙组爆破时,甲组在进行出渣作业不妥;地下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m以内时,装炮前应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
(2)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10m,甲组爆破时,导致乙组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死亡不妥;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m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头贯通。
5.(1)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2)事件4中1名工人死亡,属于一般事故。
(3)应急保障措施包括:信息与通信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应急经费保障;物资与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