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桑白皮与葶苈子均有的功效是
A.泻肺平喘,化瘀消肿
B.清热化痰,息风止痉
C.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D.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E.清肺化痰,清肠疗痔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桑白皮和葶苈子的功效。
桑白皮【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第602题
紫菀与款冬花均有的功效是
A.清肺化痰,润肠通便
B.消痰行水,降逆止呕
C.纳气平喘,固精止带
D.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E.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紫菀和款冬花的功效。
紫菀【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第607题
胖大海的功效是
A.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B.敛肺平喘,止带缩尿
C.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D.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E.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胖大海的功效。
胖大海【功效】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第608题
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的中药是
A.远志
B.磁石
C.琥珀
D.龙骨
E.朱砂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朱砂的性能特点。
朱砂【性能特点】善重镇安神。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无论虚实皆宜;能清热解毒,为治热毒疮肿、咽痛、口疮所常用。
第609题
朱砂的使用注意是
A.忌火煅
B.不宜过量服
C.不宜久服
D.心经有热者慎用
E.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朱砂的使用注意。
朱砂【使用注意】有毒,内服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汞中毒;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服。火煅能析出水银而有大毒,忌火煅。
第611题
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朱砂的性能特点。
朱砂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清解,质重镇怯,力强有毒,专入心经。善重镇安神,为治心火亢盛诸证之要药;能清热解毒,为治热毒疮肿、咽痛、口疮所常用。
【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第612题
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酸枣仁的性能特点。
酸枣仁
【性能特点】本品甘酸补敛,性平不偏,入心、肝、胆经。善养心补肝益胆而安神,为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兼能敛汗,治体虚多汗可选。
【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第613题
朱砂内服入丸散的用量是
A.1-3g
B.1.5-3g
C.0.1-0.5g
D.0.5-1.5g
E.6-10g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朱砂的用法用量。
朱砂【用法用量】内服:研末冲,或入丸散,0.1-0.5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干掺,或调敷,或喷喉。
第614题
下列哪味药火煅毒大增,应忌火煅
A.龙骨
B.琥珀
C.磁石
D.朱砂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朱砂的使用注意。
朱砂【使用注意】本品有毒,故内服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汞中毒;孕妇及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服。火煅能析出水银而有大毒,故忌火煅。
第615题
治疗肾虚喘促可用的中药是
A.柏子仁
B.酸枣仁
C.磁石
D.琥珀
E.龙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磁石的主治病证。
磁石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主治】(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3)耳鸣,耳聋,目昏;(4)肾虚喘促。
【考点延展】纳气平喘3药:磁石、补骨脂、沉香。巧记:尸骨香
第616题
为增强重镇安神作用,常与磁石配伍的药物是
A.蒺藜
B.琥珀
C.朱砂
D.远志
E.夜交藤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磁石的配伍。
磁石配朱砂:磁石咸寒,功能潜阳安神;朱砂甘寒,功能镇心安神。两药相配,重镇安神力增,善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
第617题
既镇惊安神,又聪耳明目的药物是
A.磁石
B.龙骨
C.朱砂
D.琥珀
E.礞石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磁石的功效。
磁石【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考点延展】纳气平喘3药:磁石、补骨脂、沉香。巧记:尸骨香
第618题
某女,78岁。素体虚弱,患高血压病20年。刻下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耳鸣如蝉、目昏、喘促。证属肝阳上亢、心神不宁、肾不纳气,宜选用的药是
A.磁石
B.赭石
C.朱砂
D.龙骨
E.珍珠母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磁石的主治病证。
磁石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主治】(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2)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3)耳鸣,耳聋,目昏。(4)肾虚喘促。
第620题
龙骨的主治有
A.心神不宁
B.头晕目眩
C.自汗盗汗
D.湿疮湿疹
E.耳鸣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龙骨的主治病证。
龙骨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主治】(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2)肝阳上亢之烦躁易怒、头晕目眩。(3)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崩漏。(4)湿疮湿疹,疮疡溃后不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