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3日
B.2日
C.7日
D.10日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六十四条 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
第302题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下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符合规定的是( )
A.食品加工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达到20学时
B.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达到20学时
C.烟花爆竹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达到48学时
D.金属冶炼企业的从业人员,每年安全再培训时间达到16学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303题 我国安全生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程序的不同之处是()
A.国家标准无备案阶段,行业标准有备案阶段
B.国家标准有备案阶段,行业标准无备案阶段
C.国家标准有复审要求,行业标准无复审要求
D.国家标准无复审要求,行业标准有复审要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标准制定、修订程序。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一样,不同之处是,行业标准有一个备案阶段,需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304题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下列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B.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
C.具备3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
D.年满16周岁并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参考答案:A
解析: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二)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五)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和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305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做法,正确的是()
A.某化工企业因厂房紧张,在外租用一处独橦三层楼房存放电石半成品,一楼用作仓库,二楼用作仓库管理人员宿舍,三楼用作员工活动室
B.某肉类加工企业生产车间设有四个安全出口,为方便职工考勤管理,只保留一个出口作为职工上下班使用,其他三个出口长期锁闭
C.某KTV酒吧重新进行装修,改变了内部格局,同时设置了若干疏散标志和两个紧急安全出口
D.某煤矿企业根据矿井设计要求建设了一处地面炸药库,该炸药库远离该矿职工自盖简易生活用房,但紧邻煤矿地面主要生产经营场所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
“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地面炸药库的建设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紧邻生产经营场所不符合外部距离的规定。
第306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说法,是()
A.监督检查人员忘记带执法证件,可以口头告知被检查单位来意
B.涉及被检查单位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的,监督检查人员不得进行检查
C.监督检查人员将检查出来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
D.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D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六十五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307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上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批准
B.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C.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事故告后,应当立即采取警戒、疏散措施
D.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地方人民政府必须立即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评估
参考答案:B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第八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据此可知,选项C错误,选项A、选项D无依据,选项B正确。
第308题
甲企业为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乙企业为大型建筑施工单位,丙企业为地铁运营单位,丁企业为大型机械加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B.乙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C.丙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D.丁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参考答案:B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据此可知,甲企业、乙企业、丙企业均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D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因此,选项B正确。
第309题
根据《消防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是()
A.大型电子企业
B.大型别墅区管理单位
C.大型发电厂
D.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管理单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消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由此分析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大型发电厂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第310题
某医院年轻女职工较多,并且处于生育和哺乳高峰期,该医院安排()的女职工值夜班或者加班工作,违反了《劳动法》。
A.怀孕3个月
B.怀孕6个月
C.哺乳出生未满9个月婴儿
D.哺乳出生未满15个月婴儿
参考答案:C
解析:
《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三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1个月内2次发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B.1个月内3次发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C.3个月内1次发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D.3个月内2次发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参考答案:B
解析: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监督检查中,1个月内3次或者3次以上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该煤矿予以关闭。
第312题
某金属冶炼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当场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事故发生3天后,重伤者因救治无效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厂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内补报该事故伤亡情况。
A.45日
B.30日
C.15日
D.7日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这是火灾事故。
第313题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下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符合规定的是()
A.食品加工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达到20学时
B.烟花爆竹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达到48学时
C.金属冶炼企业的从业人员,每年安全再培训时间达到16学时
D.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每年安全再培训时间达到20学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314题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下列建设工程中,必须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是()。
A.建设总面积10000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建设工程
B.建筑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建设工程
C.国家标准规定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D.国家机关办公楼、电信楼、邮政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建设工程
参考答案:D
解析: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三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二)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三)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四)建筑总面积大于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五)建筑总面积大于一千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六)建筑总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第十四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一)设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二)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五十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四)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五)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由以上两条判断得出,选项D正确。
第315题
某市安全监管部门在安全检查中发现一公司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责令其停产停业。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该公司开展隐患治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B.应当适时对治理情况进行安全评估
C.必须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D.安全评估合格后,再提交恢复生产的申请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解析:
②错误,应改为“乙公司应当对乙公司的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④甲公司的拆除作业资质正在审核中,在此期间甲公司“不可以”进行作业的。
第317题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做法,正确的是()
A.某煤矿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B.某化工企业被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毕后,将治理情况报有关部门备案后恢复生产
C.某建筑施工公司将排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并申请整改验收
D.某冶金厂在定期排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 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规定,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第二十三条规定,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第318题
为了加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某建筑工程施工公司计划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关于该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公司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属于专项应急预案
B.该公司应当针对不同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C.该公司应当根据多种事故风险,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D.该公司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小组,且必须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九条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四条规定,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第319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除因病重、出国或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等原因外,必须迅速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组织事故抢救
B.除尚未查清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原因外,必须立即将事故报告当地安全监管部门
C.除尚未核实事故起因和伤亡人数等原因外,不得迟报事故
D.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和毁灭有关证据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八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无ABC选项中说的例外情况。
第320题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部门在紧急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应当随后补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
B.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部门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要求对已经依法在其他地方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新取得许可
C.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由3名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
D.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监制特种设备.
参考答案:A
解析: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违反本法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紧急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应当随后补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
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不得要求已经依照本法规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复取得许可,不得要求对已经依照本法规定在其他地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重复进行检验。
第六十五条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二名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特种设备安全行政执法证件。
第六十七条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对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