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火的“所不胜”是
A.水
B.土
C.木
D.火
E.金
参考答案:A
解析:
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42题 肝病及心所属的五行规律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传变
C.相侮传变
D.相克
E.子病犯母
参考答案:A
解析:
母病及子,是指母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子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顺序和方向与正常调节中的相生关系一致,如木发生异常时影响并波及火,即属于母及于子。
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第44题 五脏的生理特点是
A.虚实交替,泻而不藏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参考答案:D
解析: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形态上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功能特点是化生、贮藏人体精气。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等,均贮藏于五脏,这些精微物质应经常保持充满而不能过度耗散,故称“藏而不泻”。
第45题
“气虚便秘”描述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与大肠亦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肺主肃降,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病理上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可见大便干结难下。若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大肠传导无力,可见大便困难。中医称之为“气虚便秘”。反之,若大肠腑气不通,传导不利,则肺气壅塞而不能下降,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是谓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下窍不利则上窍为之闭塞。故中医常通过通腑泻热治疗肺热咳喘,用宣降肺气治疗大肠腑气不通。
第46题
“水不涵木”描述哪两个脏器的关系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与肾在生理上,肝能藏血,肾能藏精。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故又有“肝肾同源”之说。病理上由于肝肾同源,肾阴不足常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则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导致相火上亢。
第47题 心与肺的关系实际表现在
A.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B.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C.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D.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E.气机的调节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
第48题 被称为“水火既济”的两脏为
A.肝与肾
B.心与肝
C.脾与肝
D.肺与肾
E.心与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心肾阴阳水火的互制互济,二是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生理上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使心阳不亢。这种关系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心、脾、冲脉、任脉、带脉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是肾中精气对女子胞及生殖机能维持有关键的作用。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月经的来潮及生殖能力;生殖器官发育异常而患不孕症、肾精虚衰引起的月经紊乱,均可用填补肾精的方法治疗。
二是冲脉和任脉,同起于胞中。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与月经来潮相关,故言“冲为血海”;任脉调节全身阴经,为“阴脉之海”,主胎儿的孕育,故言“任主胞胎”。冲、任气血旺盛,注入胞宫而发生月经。冲、任二脉气血衰少,则可出现月经不调或绝经,影响生殖机能,所以常把女性生殖功能障碍诊为“冲任不调”。
三是女子胞的功能还与心、肝、脾的关系密切。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月经来潮,胎儿孕育,均依赖于血液,故肝失疏泄,可见月经不调、痛经等症;若肝血亏虚或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可见经少、经闭、不孕等病证;脾不统血或肝不藏血,可引起月经过多或崩漏等病证。
第50题 三焦的功能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素问》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足水液升降出入之道路。
第52题
上焦如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若雾露之溉”,《灵枢》也因此而概括为“上焦如雾”,即指上焦宣发卫气、布散精微的作用。
第54题 下焦如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下焦的部位,一般是将脐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归属于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在《黄帝内经》中指出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如《灵抠》概括为“下焦如渎”,即指肾、膀胱和大小肠等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
第56题 膀胱储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E.三焦气化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尿液为津液多化,水液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生清降浊,清者回升体内,浊者变成尿液,下属于膀胱而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