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试题(2392题)


第2221题 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垄断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无域外效力

B.对于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C.对于知识产权领域,即使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也不适用反垄断法,而适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D.《反垄断法》只调整境内的经济垄断行为,不针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参考答案:B


解析:

《反垄断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所以选项A错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不可排除反垄断法的适用,因此选项C错误;《反垄断法》规定了“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禁止制度,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垄断行为,但同样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因此,也是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选项D错误。


第2222题 下列各项中,不受《反垄断法》规制的是(    )。


A.中国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实施对境内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垄断行为

B.外国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垄断行为

C.经营者依法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

D.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企业达成价格协同协议的行为


参考答案:C


解析:

(1)选项A: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2)选项B: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不论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实施),适用《反垄断法》;(3)选项C: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4)选项D:属于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行为,行业协会也是《反垄断法》的适用主体。


第2223题 下列关于《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B.农业生产中的协同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C.国家机关的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D.电信、石油等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的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A: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不适用《反垄断法》,但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依然受《反垄断法》的规制;(2)选项C: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从事行政垄断行为,受《反垄断法》规制;(3)选项D:特殊行业、国有企业拥有合法的垄断经营权,但如果滥用该垄断经营权从事垄断行为,仍受《反垄断法》的规制。


第2224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时,可以采取必要的调查措施。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类措施的是(    )。


A.进入被调查经营者的营业场所进行检查

B.查阅、复制被调查者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等文件和资料

C.查封、扣押相关证据

D.冻结被调查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①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②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③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和资料;④查封、扣押相关证据;⑤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第2225题 在“唐山人人诉百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人民法院将该案的相关市场界定为“中国搜索引擎服务市场”。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搜索引擎服务”属于(    )。


A.相关商品市场

B.相关技术市场

C.相关创新市场

D.相关时间市场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唐山人人诉百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法院将相关市场界定为“中国搜索引擎服务市场”,其中商品维度就是“搜索引擎服务”,地域维度是“中国”。


第2226题 在“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审理中,人们对是否应当将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界定为相关市场,社交网站、微博服务、手机短信、电子邮箱等是否属于本案相关市场发生了争议。上述争议实际上围绕(    )展开。


A.相关商品市场

B.相关创新市场

C.相关地域市场

D.相关时间市场


参考答案:A


解析:

案件争议实际上围绕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社交网站、微博服务、手机短信、电子邮箱等产品是否具有可替代性展开,是对相关商品市场的探讨和争议。


第2227题 在“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审理中,人们对将相关市场界定为中国大陆地区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发生了争议,该争议实际上围绕(    )展开。


A.相关商品市场

B.相关创新市场

C.相关地域市场

D.相关时间市场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国大陆地区”“全球”,明显属于地域维度。


第2228题 下列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表述中,符合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只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才需要界定相关市场

B.界定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是商品间“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

C.任何反垄断案件的分析中,相关市场均应从商品、地域和时间三个维度界定

D.供给替代是界定相关市场的主要分析视角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A: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案件中,均可能涉及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2)选项C:大部分反垄断分析中,相关市场只需从商品和地域两个维度进行界定,只有在时间因素可以影响商品之间的竞争关系的特定情形下,才会用到时间维度;(3)选项D:界定相关市场的分析视角,包括需求替代和供给替代两个方面,需求替代是界定相关市场的主要分析视角。


第2229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界定相关市场基本标准的是(    )。


A.商品的外形、特性、质量和技术特点等总体特征和用途

B.商品的运输成本和运输特征

C.商品间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

D.商品的使用期限和季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界定相关市场的意义在于:明确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哪些地域范围内的哪些商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判断商品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是否在同一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是商品间的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


第2230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相关市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垄断协议的反垄断审查案件涉及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其他反垄断审查案件不需要界定相关市场

B.大部分反垄断分析中,相关市场只需从商品和地域两个维度进行界定

C.判断商品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是否在同一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是商品间的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

D.需求替代是界定相关市场的主要分析视角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案件中,均可能涉及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


第2231题 有关反垄断执法授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市场监管总局授权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的全部涉嫌垄断案件

B.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反垄断执法工作时,以本机关名义依法作出处理

C.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查,受委托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委托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调查

D.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委托其他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查,受委托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再委托其下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调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A:经营者集中审查案件的执法权未对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授权,仍全部保留于中央;(2)选项CD: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委托其他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或者下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调查,受委托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调查,不得再委托其他行政机关、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调查。


第2232题 (2018年)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界定相关商品市场的基本标准的是(    )。


A.商品的外形、特性、质量和技术特点等总体特征和用途

B.商品的运输成本和运输特征

C.商品间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

D.商品的使用期限和季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判断商品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是否在同一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是商品间的“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选项A属于从需求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选项B属于从需求角度界定相关地域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选项D属于界定相关时间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2233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此类说明是(    )。


A.鉴定意见

B.当事人陈述

C.证人证言

D.法官判案的参考依据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专家在法庭上提供的意见不属于证据形式,而是作为法官判案的参考依据。


第2234题 下列垄断行为中,行为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A.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搭售商品

B.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转售价格协议

C.经营者未经执法机构批准,擅自实施集中

D.经营者之间串通投标


参考答案:D


解析:

(1)《反垄断法》未对垄断行为规定刑事责任;(2)我国《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及《刑法》均对情节严重的串通招投标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


第2235题 下列关于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的表述中,符合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作为间接购买人的消费者,不能作为垄断民事案件的原告

B.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已经持续超过3年,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3年计算

C.原告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须以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相关垄断行为违法为前提

D.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专门性问题所作说明,属于《民事诉讼法》上的证人证言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A:作为间接购买人的消费者,只要因垄断行为受损,也可以作为垄断民事案件的原告;(2)选项C:人民法院受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不以执法机构已对相关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为前提条件;(3)选项D:参考下表。


第2236题 下列有关专家参与反垄断诉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原被告双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专家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

B.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的专家,由人民法院指定

C.就案件专门性问题作出市场调查或者经济分析报告的专家应当由人民法院指定

D.就案件专门性问题作出市场调查或者经济分析报告的专家,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单方聘请


参考答案:A


解析:

(1)选项B: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的专家由申请方自行聘请。(2)选项CD:经人民法院同意,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第2237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仍然持续,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    )。


A.自被诉垄断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3年

B.自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3年

C.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3年计算

D.自人民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之日起计算3年


参考答案:C


解析:

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超过3年,如果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仍然持续,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3年计算”。


第2238题 下列关于违反《反垄断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且情节严重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撤销其登记

B.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经营者违法实施集中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D.行政机关滥用权力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责令其改正


参考答案:BC


解析:

(1)选项A: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2)选项D: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


第2239题 一般来说,商品之间的可替代性越高,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就越强,就越可能属于同一相关市场。从需求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一般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B.需求者因商品价格或其他竞争因素变化,转向或考虑转向购买其他商品的证据

C.商品外形、特性、质量和技术特点等总体特征和用途

D.商品的销售渠道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从需求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一般应考虑的因素包括:①需求者因商品价格或其他竞争因素变化,转向或考虑转向购买其他商品的证据;②商品的外形、特征、质量和技术特点等总体特征和用途;③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④商品的销售渠道;⑤其他重要因素。


第2240题 下列关于《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只要是在我国境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垄断行为,适用我国《反垄断法》

B.只要是我国公民或者境内企业实施的垄断行为,适用我国《反垄断法》

C.境外的垄断行为,不论对境内市场竞争是否产生排除、限制影响,不适用我国《反垄断法》

D.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我国《反垄断法》


参考答案:BC


解析:

我国《反垄断法》实行“属地原则”(选项A正确)和“效果原则”(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不实行属人管辖,选项B错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